金属材料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线性表达

2024-04-25 18:29郭鑫
天工 2024年6期
关键词:纤维艺术

[摘 要]纤维艺术主要运用线性材料,通过一定的工艺手法进行创作的过程。现代的大型软雕塑、柔性的空间作品等通过艺术展览的方式被观赏和浏览,传统的编织、刺绣工艺等通过日用品的方式被人们广泛使用,这些都是纤维艺术。线材是纤维艺术的最小构成单元。线性语言的多样化表达则是整个纤维艺术作品的精髓和灵魂。主要讨论的是金属线材的纤维造型艺术语言问题。首先,考察纤维艺术材质的变化,分析金属线材为纤维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次,介绍了金属线材目前主要的创作手法、所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及发展进程。

[关键词]金属线材;纤维艺术;线性语言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6-0027-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郭鑫.金属材料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线性表达[J].天工,2024(6):27-2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金属饰品以及线性装置与当代工艺美术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线性材料成型的相关研究和创作能更加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艺术家常常使用金属线材来创造各种形态丰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如雕塑、装置艺术、绘画等。首先,以纤维材料的演变为切入点,探寻纤维艺术材质的变化。以金属线材介入纤维艺术创作是本篇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思路。对金属线材介入纤维艺术创作中的材质以及工艺进行论证、分析,梳理、研究金属线材在纤维艺术应用创作中的具体工艺、流程。通过研究和探索如何以金属线材表现纤维艺术美感,使大众不再局限于传统纤维材料。笔者试图通过以金属线材为媒介进行纤维作品的创作,以捕捉手工的温度,探索情感的表现,激发观众对纤维艺术的新理解,从而使观众对金属线材以及相关工艺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一、纤维艺术概述及其材料的演变和发展

(一)纤维艺术概述

“纤维”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纺织纤维”的简称。“纤”就是“细”,“维”为“连结”。纤维艺术最初起源于西方壁毯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理念相结合,吸收了现代艺术创作观念以及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在传统壁挂的艺术形式上衍生出软雕塑、纤维装置等许多新形式。虽然学术界并没有对纤维艺术做出一个非常清晰的界定,但一般可以理解为:以广义的纤维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的艺术创作活动都可以称为纤维艺术,既包括运用传统方法如编织、刺绣等创作而成的壁挂式织物,也包括运用各种现代纤维材料和方法创作的软性雕塑以及在空间内通过纤维材料表达观念的装置。而纤维艺术发展到现在,其表达形式和功能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就出现了现代纤维艺术的概念。龚建培先生在《论纤维艺术的称谓及概念界定》一文中对“纤维艺术”的理解是:“艺术家以广义的纤维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以传统纺织技术为依托,以现代艺术思潮为主导,具有较强观念性、创造性、实验性、综合性和现代审美特征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是现代艺术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工艺相结合的视觉传达方式。”

现代纤维艺术是相对传统纤维艺术而言的。传统纤维艺术主要是以壁毯、地毯等功能性的具有一定工艺的纤维艺术形式,而现代纤维艺术不仅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广泛,更多的是表达观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纤维艺术可采用的材料越来越多元化,表达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成为一种包容性极强的艺术形式。现代纤维艺术很大程度上从实用价值中解放出来,相对纯粹地表达艺术家所追求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因此,它更加关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等,更丰富了纤维艺术的呈现方式以及传达方式,如行为艺术、公共艺术等。

(二)纤维材料的演变及发展

传统观念认为,纤维材料是长度远超直径的纤细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如自然纤维材料棉、麻、羊毛等。而在现代纤维艺术创作中,无论是粗的、坚硬的还是细的、柔软的,只要呈现线状的以及给人线性感的材料,都属于现代纤维材料的范畴。传统纤维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毛、丝等动物纤维为主,另一类是以棉、麻、柳、竹、木为主的植物纤维。广义的纤维材料既包括可用于纺织领域的天然纤维材料,如棉、丝、麻、毛,以及各种人造纤维,如涤纶、丙纶,又包括非纺织领域的一些材料,如纸、皮革、金属丝等。这些纤维材料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和特性,有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如动物纤维细软而又具有弹性,植物纤维中的麻类纤维具有强度高、不易腐烂的特性,现代纤维材料中的金属纤维则具有韧性、不易变形的特征。

人类使用纤维材料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一开始的日用品到现在表达观念和形式的现代纤维艺术。纤维作品的功能不断变化,这与纤维材料的变化息息相关。纤维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差异在于它是以柔软而细长的材料为基本素材,结合相关工艺进行创作,借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纤维艺术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古资料证实,在5 000多年前,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了纺织生产活动。在我国,新石器时期出现养蚕、缫丝、织帛,到周代产生提花锦。随后,汉代的罗纱、 绒圈锦,唐宋极负盛名的缂丝,明代在艺术和技术上有独特创造的戳纱陆续出现,清代则形成一定规模的丝织壁挂。另外,还有最早出现于我国西部地区游牧民族中的“地衣”“毛席”,以及新疆地区的毛织物。几千年来,随着纺织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纤维艺术工艺的不断改善,我国不仅拥有精美绝伦的丝织、麻织和印染工艺品,还有通经断纬的织造技术,而这些工艺品所采用的材料通常是棉、麻、丝等天然纤维。西方则主要是挂毯这一艺术形式,采用编织的方式,最初采用亚麻编织,后来开始驯养牛羊,开始使用羊毛编织,再后来开始种植并使用棉花。自古以来,天然纤维材料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且广泛使用在纤维艺术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天然纖维材料柔和、温暖、安全,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与传统纤维艺术相比,现代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更多地注重文化和精神、综合材料的运用以及科技的力量,使设计贴合技术。在沿用传统纤维材料如棉、麻、羊毛的基础上,开始融入一些植物纤维和现代材料,如天然麻、棕丝、木材、竹、藤、柳条和不锈钢丝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纤维艺术家在技术上注重应用现代高科技成果为艺术创作服务的新理念,在材料上采用金属、光感材料、真空处理材料、高反光的聚酯纤维薄膜以及各种反光、发光的喷胶和颜料等材料,借助声、光、电、时空等多种媒体,使作品的组织结构、造型方式等呈现出新颖别致的艺术效果,极大地拓展了纤维艺术创作的空间。在新兴的线性材料中,金属线材也为现代纤维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发展空间。

二、金属线材的特性及其创作手法

(一)金属线材的特性简述

金属线材的特点使其成为艺术创作的理想选择。首先,金属线材可以轻松地弯曲成各种形状,艺术家可以通过折叠、扭曲、编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由于金属线性材料成型灵活、自由,这类艺术作品的表现力极强。其次,金属线材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经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最后,金属线材本身具有很强的光泽,具有反射光线的作用,能够在光照下产生强烈的光影对比效果。

近几年,金属线材应用较广,在许多当代设计家、艺术家的作品中都能看到金属线材的身影。在纤维艺术创作中,金属线材常常担任“骨架”的角色。加入金属线材之后,往往使纤维艺术从二维走向三维、从平面走向立体。金属线材的优点有很多,但是还需要结合作者想表达的观点进行选择。每种金属材料在硬度、韧性以及光泽度上都有较大差异。如,相比于铜丝,铁丝更容易氧化,但是更易塑形,所以在创作立体的纤维艺术作品时,铁丝可以承担骨架的角色。而相对于铁丝和铜丝而言,银丝更加软,更容易塑形。每种金属所呈现的效果也大不相同。例如,不锈钢丝具有反光特性,银丝则表现出光洁素雅的感觉,纯铜色则有像玫瑰金一样的色泽等。因为每种金属丝的硬度不同,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作者突出表达的效果采用相应的材料和创作手法。

(二)金属线材工艺及创作手法

金属线材的创作手法有很多,如缠绕、扭曲、编织等,但是在纤维艺术创作中,金属编织工艺应用最为广泛。金属编织的历史悠久,人们很早就结合金属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利用金属编织工艺,制作出很多优秀的工艺品。金属编织工艺是采用金属冷连接的技术,采用编、扭、织、套几种方式将金属丝制作成工艺品。我国采用金属编织工艺最早的作品就是锁子甲。在古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金属铠甲锁子甲,是由规格、大小不同的金属环环环相扣,编制成一件能抵御兵器的“铁布衫”。柔软和透气是锁子甲的最大优势。相比于皮甲,锁子甲的防护力更强,而相比于板甲,它更加轻便。在冷兵器时代,锁子甲是常见且实用的重要军事装备。锁子甲在南北朝时期由西域传到中国,在中国称为“环锁铠”。而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社会的到来,机器制作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手工制作,机械生产大大推动了金属加工工艺的发展,各种金属编织机器应运而生,各种实用的日用品层出不穷。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编织产品就是金属网,孔径大的是防护网,孔径小的则是纱窗和过滤筛网。

随着现代器械的出现,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在现当代,设计家和艺术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不断地在金属编织工艺上进行创新,将竹编、藤编、绳编的工艺融合到金属线材的制作工艺中。西方的金属编织工艺主要应用在首饰设计与装置雕塑艺术的创作中,创作更偏向于实验性研究。西方艺术家常用纤细柔软的金属丝编织,希望能展现金属柔软的一面,与传统的金属质感形成反差。艺术家突破传统艺术形式与材料,向更加多元化发展。我国的金属编织制品除了工业应用和生活使用以外,在艺术创作领域使用较少,在一些艺术学院中使用较多,但是知名度不高,人们对金属线材工艺的了解还是比较少。

当代金属编织工艺大致可分为金属经纬编织手法和钩编手法。经纬编织呈现出一种秩序感和规律性的美感,金属钩编手法则呈现了金属丝的柔软性,表现了金属材质与众不同的一面。在纤维艺术创作中,金属线材的使用并不多,只有很少的艺术家和设计家采用金属线材进行制作。一是对于艺术家和设计家而言,传统纤维材料更加容易被掌握,而金属线材对于大部分纤维艺术家和创作者而言是陌生的,出于对材料的不了解,使用也就比较少。二是一些创作者对金属线材工艺不了解,在制作过程中把握不住金属线材的相关工艺和手法,导致在纤维艺术创作中很少能看到金属线材为主的纤维作品。三是一些创作者没有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认为纤维材料是传统的植物纤维材料和动物纤维材料,没有把一些现代线性材料和金属线材纳入纤维材料中。

三、金属线材在纤维艺术中的表达

(一)金属线材与纤维材料的结合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纤维材料。金属线材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不仅打破了人们对金属材料的固有刻板印象,而且拓展了纤维艺术创作的边界,使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金属线材的特性是坚硬,而纤维作品往往给人柔软的感觉。将金属线材作为纤维艺术创作的主体材料,是想通过金属材质来呈现不同的、打破常规的、不在人预期之内的纤维艺术作品。金属线材的编织工艺与传统纤维的编织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采用金属编织手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金属材质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金属线材多样化表达及创作

金属线材与纤维艺术的结合不仅仅是材料的碰撞,也是材料特性的碰撞,柔软与坚硬,温暖与冷漠。金属材料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线性表达也是对材料和艺术形式的探寻和突破。

关于金属线材的研究,就是对金属线材表现的多样性和装置性进行探索和创作。金属材料的坚硬和材料本身的温度常常给人以冷漠和理性的感觉,而金属线材的成型又体现出金属材料与众不同的柔软感。以金属线材介入纤维艺术创作是论文的核心和创新性。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金属线材的造型艺术语言问题。本文试图从金属线材的角度切入,从纤维艺术本体语言的视角,论述时代背景下金属线材在纤维艺术中的古今变化和当前的发展概况以及未来金属线材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展望和前景。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295.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329.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296.

[4]李克勤.当“软性材料”遇上“硬性材料”:浅析纤维艺术中的“材料美”[D].天津:天津美术学院,2016.

[5]丘美玲.现代纤维艺术中纤维材料语言的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6]王云霞.现代纤维艺术的材料语言[D].青岛:青岛大学,2010.

[7]金旭明.纤维·材料·艺术[J].装饰,2006(6):96-97.

[8]顾旭楠.编织工艺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9]陈尚仪.传统金属编织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17.

[10]邵悦.传统金属编织工艺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家,2019(7):53.

[11]姜寿强,纽德华,袁进华,等.金属处理技术与纤维艺术[J].装饰,2005(1):10-12.

[12]施慧,单增.现代纤维艺术研究[J].新美术,2007(4):50-62.

[13]胡衛国.现代首饰中雕塑艺术元素的应用[J].雕塑,2010(6):60-61.

猜你喜欢
纤维艺术
浅谈纤维艺术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论纤维艺术的精神属性
综合性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室内设计中纤维艺术的表现与应用分析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运用价值
室内设计中的纤维艺术的表现与应用研究
冰雪文化与纤维艺术造型之间的艺术联系
浅谈纤维艺术材料与工艺的创新设计
“纤维艺术”走进农村小学会
室内环境中的纤维艺术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