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山明宿墨人物画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2024-04-25 18:29付小青
天工 2024年6期
关键词:人物画

[摘 要]中国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宋代以来,写意人物画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时至当代,吴山明先生的宿墨人物画在笔墨语言上独树一帜,他将以往厚重的宿墨画法转变为一种浅淡的空灵,更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趣。他的笔墨探索,对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吴山明先生的笔墨技法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刻地体悟宿墨人物画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人物画;吴山明;宿墨;人物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6-006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付小青.浅谈吴山明宿墨人物画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影响[J].天工,2024(6):60-6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阶段性研究成果;西安美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专项项目“特殊高等艺术教育中的红色文化工艺美术创作”(项目编号:2022ZX06);西安美术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特殊艺术教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创作”(项目编号:2023ZX06)。

中国人物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魏晋到宋元,直至明清,很多优秀的人物画画家总结了很多关于人物画的观点、论述,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在历史上,人物画画家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还对笔墨语言进行了实践探索,为其他画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有力的支撑。吴山明作为艺术家与教育家,对中国人物画教学和当代人物画表现技法创新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中国的画家很重视作品的神韵,讲究传神写照。早在东晋,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观点,他注重通过人物的服饰、外形表现人物的性格,尤其是他提出的“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的观点,将人物的精神气质凝聚在双眼上,并通过环境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人物的个性气质。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又将“气韵生动”作为“六法”之首。后代画家张彦远在自己的著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了“骨气”说,“骨气”是指人物的“神”,即精神气质,这些论述对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和表现技法提出了要求。

唐宋以来,人物画更重视人物的社会属性,不仅注重画面中人物个性的表现,还使人物更加典型化。北宋晚期,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传神”成为评判绘画创作水平的最高标准。

究其原因,这些所谓的“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质是画家主观意识、个性品质及审美趣味和所表现的客观对象的性格特点、精神气质两方面的结合。

要想抓住表现对象的神,画家需要深入生活,体会对象内在的精神气质,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所表现的对象中,熟悉对象,并结合绘画表现技巧,将表现对象塑造得更加完美和丰满。这就是所谓的“迁想妙得”。要做到以上几点,画家需要像演员一样,熟悉角色,体会角色,进而进入角色,通过想象认识人物的精神内核,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对象相呼应,从而成功地塑造完美的角色。随着古代人物画的发展,神韵不再停留在对象的气质、形象上,在笔墨方面,画家也做出了很多的探索。笔墨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画家绘画语言成熟的标志,所以古代的很多画家都十分重视笔墨形象的创造。如在笔墨样式方面形成了“曹衣出水”“吴帶当风”等风格流派,人物画受到了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宋代意笔人物画兴起,直到今天,写意人物画一直是画家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的一种重要形式。人物画的题材大多来源于生活,这就要求画家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再经过主观的提炼、整理,结合意境和构图,创作出好的作品。从诞生之日起,人物画就被当成一种文化的表率、人生的寄托,写意人物画蕴含更大的审美价值,是中国画精神理想的最佳载体。写意人物画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中国绘画有南北之分,画家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会形成不同的绘画风格。从本质上讲,写意人物画更重视个性的艺术语言和独特的表现形式。画面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品格和文化修养。功夫与天性、儒雅与娴静、写实与笔墨、平常与深邃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物画家所追求的目标。

二、宿墨人物画的审美要求

我们所讲的宿墨法古已有之,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画诀》中就提到了“宿墨”一词。所谓宿墨,就是指研制好的墨汁加水放置较长的时间后,产生脱胶效果,宿墨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往往会产生不可控的表现效果,是主观思维与客观材料表现力的统一与协调,这种不可控性能使画家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宿墨所产生的笔痕,其实是对画家创作思想的真实记录,这种笔痕的表现力是以往画家用新鲜墨汁难以实现的。宿墨更强调画面的某种肌理感,将古朴和苍润相结合,具有透明、大气、苍茫相统一的独特气质。宿墨运用于画面上会形成一定的沉淀,产生水墨分离的独特效果。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画肌理表现语言,适合营造恬淡、空灵的画面意境,通过宿墨这种表现媒介,笔简意繁,能使画面更具有灵动、氤氲的笔墨韵味。随着黄宾虹等画家对宿墨技法的继承与发扬,在近现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笔墨流派。在对宿墨技法进行传承和革新的当代画家中,吴山明最具有代表性。他的宿墨人物画被称为“当代吴家样”。他将黄宾虹的厚重宿墨简化为一种轻薄、透明的墨色基调,结合严谨的造型,改变了以往人们对宿墨黑、脏的固有认识,将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方人物画的透视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结合,笔墨空灵又富有创意,通过一系列点、线、面的自然组合,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都构成了一系列的生动形象,既体现了传统笔墨技法,又具有当代文人新笔墨的韵味,还体现了他对中国画本体语言的不断探索。他的人物画作品采用宿墨法与积墨法相结合的形式,大大增强了中国画笔墨的可塑性。经过多年的实践创作和研究,吴山明对宿墨所表现的色彩、用笔都进行了深入而富有个人主观意识的研究与创新。他在创作实践中充分发挥水在画面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宿墨与水相结合产生的线条和以往的墨痕存在很大差异,宿墨会表现出类似于碑拓形状的痕迹,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种笔墨效果正是他所追求的虚灵之感,这种美感形式与以往的笔墨表现极为不同。他的人物画强调画面的晶莹特性,并将这一特性作为自己追求的终极目标。吴山明先生对宿墨技法的研究和实践,为传统浙派人物画开拓了新的语境。

三、宿墨人物画的表现形式

我们在欣赏吴山明先生的作品时,会发现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人物画技法的同时,非常重视画面中水的重要作用。经过一次次的实践,他将水与墨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在强调画面上墨色与水自然生发属性的同时,更注重画面线条的力度和表现力,自然而然地将用笔的节奏韵律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通过画面,我们可以在混沌中看到笔墨造型的痕迹,正是这种笔墨技巧造就了画面的朦胧灵动,产生了水墨淋漓的绘画效果。他还通过水分来增加画面的层次,通过对笔墨的把控在画面的线条外围形成一种光感,这种空灵虚幻的感觉更接近于中国绘画传统意义上的虚灵境界。我们在吴山明的《造化为师》《青稞地》《香格里拉》等几幅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吴山明對宿墨线条的提炼和运用。《造化为师》描绘的是画家黄宾虹手持画笔写生的场景,人物主体处于画面中心靠右的位置,眼神望向远方,背景为黄宾虹山水画作,画面空蒙,人物与背景融为一体,体现了造型与笔墨的精妙,突出表现了人物的精神世界。《青稞地》虽然尺幅不大,但能给观众辽远开阔的感觉,画面描绘了两位藏族妇女在青稞地中劳作的场景,一人直立,一人弯腰,整幅画面用线较多,在线条的疏密穿插中体现了宿墨线条的极致魅力,通过线条的浓淡变化和远景的衬托,我们可以感受到斑驳阳光下的暖意。在这幅作品中,画家追求的是流动的水迹与墨痕所形成的自然组合,画面线条看似随意,实则非常精确,刻画出了人物的形象,用水墨的渗化表现了人物的形体之美。《香格里拉》则是一幅大尺幅作品(248 cm×1488 cm),画面中的人物或行走、或静观,表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画家在画面中运用宿墨线条与宿墨团块相结合所产生的特殊的肌理感,产生了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画面中大面积的水墨表现了画家在用线条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对笔痕意趣的极致追求,用宿墨手法塑造出一个个既具象又空灵的艺术形象。在人物的面部,他强调浅淡宿墨的堆积重叠,这种笔法的运用,增强了画面中的笔痕,使人物的面部形象得到凸显,质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画面中妇女与孩子的面部流畅、准确的宿墨线条,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皮肤的质地和弹性,尤其是对人物眼神的刻画,符合传统人物画对“传神”的评价标准,体现了宿墨线条的特殊性,产生了散中有聚、乱中有序的笔痕之美。我们可以看到画家对生活的体悟和感受,画面人物造型准确,又不失灵动,表现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蓬勃的生命力。他将画面肌理形成的斑驳水渍呈现在画面中,在水墨交融中形成独特的东方审美趣味,这一点正契合了中国人所追求的空灵、古典的审美意趣。吴山明在艺术创作中注重体会生活,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打破了以往人物画造型严谨的形式,用宿墨的笔法对当代人物画进行了创新,创造出了一种个性鲜明的笔墨语言,铸就了其独特的画风。

通过对传统写意人物画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对吴山明宿墨人物画创作探索的分析可以发现,宿墨人物画已经成为当代写意人物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吴山明的宿墨人物画技法对于教学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他的作品既注重写实又具有宿墨技法的开拓性,并且具有显著的个人风格,创作题材多来源于生活,其独特的画面内容与表现形式,为我们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画家应不断地思考与创新,不断拓展写意人物画的技法、内容,注重创作的个性化。笔者经过对吴山明宿墨绘画技法的研究,创作了《坊上人》《草原搏克手》等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笔者也做了一些笔墨技法上的实验,将原有的新墨写实风格作品用浅淡的宿墨叠加法进行了重新创作,使画面具有更强的层次感与灵动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写意人物画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技法和内容,宿墨具有独特的表现技法和笔墨特性,吴山明在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中做了有力的探索,为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青年画家学习宿墨技法提供了更多的营养。对吴山明宿墨人物画进行研究,对当代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和未来的人物画创作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周雪雁,黄沧粟.笔墨之美:吴山明人物画艺术魅力[J].艺术大观,2020(34):44-45.

[2]李婷婷.吴山明写意人物造型笔墨与构图造境的探析[J].新美域,2022(11):16-17.

[3]彭晶.浅析宿墨审美意趣:以吴山明为例[J].投资与收藏,2023(2):144-146.

[4]吴山明.宿墨法:中国画笔墨的传承与拓展[M].浙江摄影出版社,2019(10):143-148.

[5]刘子延.从宿墨中看艺术语言与审美观念的互动[J].艺海,2022(6):53-55.

[6]牛金梁.中国意笔人物画创作类型探究与思考[J].美与时代,2013(6):37-38.

猜你喜欢
人物画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古代工笔人物画的意境表现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皱力农人物画作品欣赏
写生是水墨人物画创作之必然
关于陈争的写意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