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24-04-25 00:38王飞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

摘要:新媒体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成为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深入讨论,并提出相应实践策略,旨在构建更优质的育人体系,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向好发展。首先,文章分析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包括媒体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互联网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及资源、新媒体技术的嵌入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依托在线平台,打通教学渠道;借助数据工具,推动个性教育;培育媒介素养,打造教师队伍等。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海量的媒体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可使学前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更具实用性,学生也能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在线教学平台提供了更为灵活、便捷的教学渠道,学生可不受约束地获取知识,而数据工具可以全面分析学生的个人信息及数据轨迹,使学前专业教育更加个性化。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G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16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CIPP的高职婴幼儿托育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J-2108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值此数字化、信息化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亦面临着更为复杂且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上稍显滞后[1]。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媒体大潮中重新审视和设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成为亟待讨论的课题。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一)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的興起彻底改变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传统教育模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教育,这给学习带来了不少困难。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学生们可以通过在线课程、教育应用和社交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即时互动。这一革新不仅提供了更为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也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便利。

第一,新媒体的普及打破了时间限制。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需要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安排时间,但在新媒体时代,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工作日还是周末,都能开展自主学习。这种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更有效地安排学习和生活。第二,新媒体的普及也打破了空间限制。传统教育需要学生到特定的地点上课,而在新媒体的支持下,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只要有网络连接。这意味着学生不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在家中、图书馆、咖啡厅甚至是公园里进行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便捷性和舒适度。第三,新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包括视频课程、电子图书、在线论坛等,这些资源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二)丰富教学手段及资源

新媒体不断发展,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依托教育应用程序、多媒体资料和在线教学平台,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或者利用视频、幻灯片、图表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在增加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3]。同时,社交媒体和在线社区的兴起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交流渠道,学生可以基于社交媒体与学前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经验和观点,拓展专业知识。

(三)培养综合能力与素养

新媒体时代,学前教育专业人才亦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创新素养等。新媒体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拥有更大的处理及分析信息的空间,拥有更多了解新闻、动画、视频等媒体形式的机会,这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媒体和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进而更好地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4]。同时,学生也可以运用各种技术工具和平台制作相关教学视频,从而有力推动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全面适应教育领域的快速变化[5]。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一)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

新媒体背景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补充及教学模式的优化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学前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海量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各类新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也加快了教学模式的创新[6]。因而,教育者首先应积极探索如何将新媒体融入教学实践中,以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

新媒体平台提供了获取最新教育信息和理论的机会,通过关注教育类网站、订阅网络教育专业杂志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获取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理论,并与传统教材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搭建更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网络中存在海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育视频、在线课程、教学应用程序等,结合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及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7]。同样,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也是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同行展开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并参与教育社交媒体、在线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教育工作者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学趋势和教育创新案例,从而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实践策略。此外,随着社交媒体和智能移动设备的全面普及,教学方法及模式也迎来了创新,基于各类教学平台及软件,构建出全新的智慧课堂、翻转课堂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开放且个性化的学习体验[8]。

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模式的优化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与时代前沿接轨,持续更新学前教育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新媒体时代需求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二)依托在线平台,打通教学渠道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展开远程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线教育平台即通过互联网提供教育服务和资源的虚拟学习环境,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工具,使学生能通过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设备访问在线课程、学习资源,并与教师、同学进行即时互动和学习交流。在线教学平台集成了丰富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资源,提供了灵活、便捷的教学方式,打通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于现阶段的高职学前教育而言大有裨益[9]。

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远程教育是大势所趋。在在线平台的支撑下,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接入在线课程,不再受制于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时间安排自主灵活学习。教育者可以在此过程中实时上传课件、录制教学视频、设计在线测验等,供学生自主学习及复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10]。同样,在在线教学平台的支撑下,教学互动空间进一步拓展,在线讨论、群组活动、实时互动等教学形式大大促进了师生的即时交流和互动。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具有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师生互动及教学管理等多重优势,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11]。

(三)借助数据工具,推动个性教育

个性化教育同样是新媒体背景下构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路径之一。个性教育的核心在于发挥出新媒体技术和工具的数据记录、分析功能,精准判断学生专业偏好、专业水平、学习风格等个性差异,以此为依据制订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活动等,以确保专业内学生实现最优发展。新媒体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学习平台、社交媒体乃至智能分析工具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为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崭新的切口,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引起充分重视[12]。

推动个性化教育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学生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专业基础、兴趣爱好、专业水平、学习风格等信息。结合学生专业水平及兴趣爱好,再利用数据工具的数据分析和算法匹配功能,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最优适配。专业内容主要包括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在数据工具的辅助下为学生灵活筛选学习资源,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考慮学生学习进度的差异也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一环。新媒体平台具有实时数据监测及分析功能,能够帮助教育者灵活安排教学进度,如基于新媒体平台建立实时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通过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路径进行持续调整和优化,引领学生取得最优的专业发展[13]。

(四)培育媒介素养,打造教师队伍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是优化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一支富有创造力、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教师队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新媒体时代,信息化教育已成现实,提高专业教师的媒介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教育环境,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推动教育改革,切实提高教学效果[14]。

新媒体素养培训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环节。大量的媒体技术涌入课堂、各种教学资源取得了应用,因此培训内容应着眼于新媒体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新媒体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等,建立对新媒体环境的整体认知,认识常用的新媒体技术工具,包括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制作软件、社交网络运用等,以充分适应新的人才培育需求。在此基础上,可鼓励教师思考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创新,如何整合新媒体元素等。为保障培训效果,学校有必要提供相关案例分析和设计指南,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使教师更好地学习实践教学策略,学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15]。

此外,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也不可或缺,评价机制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自身媒介素养、执教水平等,从而持续调整及优化教学方法。在评价机制的构建中,新媒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线测评和问卷调查、在线交流和讨论、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等多种手段,更精准地判断教师的综合素养,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线上平台的应用、个性教育的实施,构建现代化教学体系,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中,也应充分认识到技术更新、网络信息冲击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挑战,只有对新媒体时代形成全方位认知,方能化挑战为机遇,促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8-10.

[2] 王颖如.新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时代报告(奔流),2022(6):148-151.

[3] 王晗晓.数字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影响与应用[J].科技风,2022(15):10-12.

[4] 胡胜霞.自媒体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班级学风建设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3):232-233.

[5] 宁巧巧.浅谈新媒体技术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科技资讯,2021,19(1):16-19.

[6] 李慧.现代教学媒体在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0(16):102-103.

[7] 唐晓甜.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前教育音乐活动形式的创新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7):18-20.

[8] 杨莉.现代教学媒体应用在学前教育中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0):130.

[9] 刘玉芝.新媒体视角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164-165.

[10] 史晓睿.新媒体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观(论坛),2019(11):198-199.

[11] 肖向夷,宋丽博,王颖.“互联网+”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9):18-19.

[12] 王临娜,郭帅.融媒体信息技术融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9):128-129.

[13] 李欣.新媒体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45-48.

[14] 于佳.新媒体环境下学前教育专业创业教育体系探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3):175.

[15] 王萍.移动数字媒体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12):218-219.

作者简介 王飞,助教,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前教育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前体育课调查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