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2024-04-25 00:38王云萍张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内容

王云萍 张伟

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互联网浪潮下,其价值观极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凭借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展现形式多元的独特优势,已逐渐成为全民化的应用,也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运用短视频探索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为例,通过调查大学生使用短视频的现状,包括大学生对短视频的认知、态度和使用情况等,总结短视频给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并深度剖析其原因。文章指出,短视频由于其视觉性、时效性、交互性和个性化等优势,给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了机遇,但其碎片化、泛娱乐化和功利化特点,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降低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短视频的正向引导作用,文章提出利用短视频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路径,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短视频平台要完善审核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将短视频融入课堂建设,打造短视频特色品牌;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网络素养,倡导健康网络风气。

关鍵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6-018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青年项目“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以短视频媒介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2023Q04190278

一、短视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遇

(一)短视频的视觉性,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

短视频融合了音乐、视频等,最大限度优化了用户使用体验,对大学生而言,短视频的内容呈现直观,便于理解,这在潜移默化间增强了大学生对网络短视频的认同感。短视频APP具备的在拍摄视频中加入背景音乐、电影级别滤镜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对短视频的使用率。一些主流媒体,如央视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开设了“主播说联播”账号,不同于刻板正式的传统视频内容,其中的分享式、纪录片式的短视频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1]。大学生可以在自己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平台进行学习,搜索各种所需信息,可以说,短视频应用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

(二)短视频的时效性,能够满足大学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

短视频最显著的特点是时长短、发布迅速,满足了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的需要[2],大学生可以在就餐时、睡觉前、课间等零碎的时间观看短视频。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短视频用短短几十秒或者几分钟时间,就能展示出多维度精简的内容,涵盖摄影、教育、美食、旅游、文化等,能让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知识信息,满足了大学生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需求。

(三)短视频的交互性和个性化,能够丰富教育方式,增强教育针对性

短视频在大学生群体中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既是“围观者”,也是“创作者”,可以自主选择围观或参与视频创作[3]。大学生不再甘于只做信息的接收者,也开始尝试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4]。易操作的短视频软件让学生成为传播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输出自己观点,表达情感需求,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此外,依托系统算法,数字媒介能够做到内容精准推荐。有些APP运用“附近”功能,满足大学生的交友需求;运用“同城”功能,体现不同地域大学生的特色需求;运用“热搜”功能,满足大学生的好奇心等[5]。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短视频技术优势,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有效性。

二、短视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挑战

(一)短视频的碎片化,破坏价值观培育的系统性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涉及的内容应该是完整、系统的,而短视频内容的碎片化特点与之相矛盾。长时间观看不完整的短视频会逐渐消解大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欲望,缺乏分析问题的系统性能力[6]。大学生长期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刷短视频容易沉陷其中,削弱判断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持久而深沉的力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7],而是要通过长期系统化培育。通过短视频来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存在不够系统、连续的问题,培育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会导致大学生仅将其作为一种娱乐方式,相关内容难以入脑入心。

(二)短视频内容的泛娱乐化,削弱大学生的主流价值思想

短视频内容的泛娱乐化是指通过低俗、搞笑的内容来博取关注,相关内容主要通过娱乐化形式来展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创新的先进文化。短视频凭借强烈的视觉刺激吸引了很多大学生,部分大学生暴露出自制力差,缺乏判断力,沉溺于虚无的精神娱乐,满足短平快的体验感受的短板。大学生长期接受泛娱乐主义思想的熏陶,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8],而且娱乐化的内容会让大学生迷失自我,对网络舆情缺乏正确认知,甚至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内容,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冲击主流价值观。

(三)短视频的功利化倾向,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

短视频平台作为商业主体,始终以获取收益为目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想尽办法提高用户活跃度与参与度。例如,抖音短视频平台运营模式已相对成熟,很多明星或网红投身其中,通过直播等方式与粉丝互动,带货赚钱。短视频平台也通过直播带货搭上了获取收益的“顺风车”,从中抽取佣金。随着逐利观念的盛行,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功利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9]。大学生羡慕“一抖成名”的网红,有的甚至开始研究如何获得更多点赞和粉丝,积极投身直播浪潮。

三、运用短视频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路径

(一)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短视频平台的逐利性、审核不严等导致部分内容低俗化,加之习惯性偏好的推送机制,使得大学生受困于“信息茧房”。此外,短视频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短视频平台在灰色区域进行违规经营,发布色情、低俗内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督和治理,完善网络空间的法律法规建设至关重要[10]。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核短视频用户的有关信息,必须实名登记,以便及时发现违法违规情况,并溯源查处。其次,有关部门要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再次,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舆情监管,正确引导舆论,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最后,传统主流媒体要入驻短视频平台,并在平台传递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11]。

(二)短视频平台要完善审核机制,强化社会责任感

为促进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短视频平台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12]。首先,短视频平台要积极完善审核机制,加强短视频用户准入机制建设,坚决抵制不良低俗信息的传播,大力推广主旋律作品;追责处理违规用户,具体可采用抵制、永久封号、建立不良用户信息库等措施。

其次,短视频平台要进一步优化算法机制和顶层设计,推动兴趣爱好和内容导向的双重推送机制建设,推动算法更加精准合理。以兴趣为导向的算法能够满足用户正当的兴趣爱好,同时自动过滤不良、违法信息;以内容为导向,通过收集用户观看数据以及用户年龄段来定位,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尤其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以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需要为导向进行内容推送,推送正能量、主旋律和弘扬真善美的内容,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保驾护航。

(三)高校要将短视频融入课堂建设,打造短视频特色品牌

高校要借助短视频平台,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范围,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逐步形成线上、线下课堂融合发展的局面,引领主流价值。将短视频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明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校园内容IP[13],做好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引导其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面对短视频的兴起,高校要因势利导,抓住这一机遇,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短视频作品,让主流文化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地[14]。高校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积极推送校园文化作品,通过举办各类思政短视频大赛,引导学生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形成学校的特色品牌。为切实增强短视频传播效果,高校还要培养打造一支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且能够敏锐捕捉热点的新媒体团队,推出弘扬主旋律的精品项目。

(四)大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网络素养,营造健康网络风气

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最主要的内部因素在于大学生自身,在价值观培育中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同时要积极主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从正能量活动中汲取营养,在实践活动中强化理想信念,要合理使用碎片化时间,以唯物辩证的“扬弃”为原则,对短视频既不盲目排斥,又不过分沉迷[15]。

面对迅猛发展的短视频,大学生要主动提升网络素养,加强信息辨别能力,对于不良信息要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及时向有关部门和平台举报;个人在网络平台创作和发布短视频时,要遵纪守法,坚守道德底线,营造健康网络风气。

四、结语

短视频的兴起是新媒体时代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短视频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不可否认,短视频具有独特的优势,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尊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通过政府、平台、高校和学生多方努力,运用新媒体短视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认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沈璇博,万琦玥,赵闯,等.基于短视频形式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1(14):172-173.

[2] 姜利波.抖音短视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高教论坛,2020(7):4-7.

[3] 张敏.基于移动短视频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2):39-43.

[4] 张红梅.短视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话语权转换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23):98-100.

[5] 姚天颖.从短视频潮透视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1.

[6] 刘琲.抖音短视频热潮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4):55-58.

[7] 韩桥生,张文.网络短视频与青年价值观的融合共生[J].当代青年研究,2020(2):46-51.

[8] 司红十.短视频“泛娱乐化”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J].今传媒,2022(10):154-156.

[9] 张晓敏.短视频时代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24(4):89-94.

[10] 王曌,范建刚.短视频媒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动员:逻辑、隐忧及其对策[J].高教论坛,2023(2):10-15.

[11] 韓晶.短视频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路径探析:基于引导大学生社会注意力的正向流动[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5):127-129.

[12] 叶琼琼,李子怡,付冰倩,等.自媒体时代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解析: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短视频使用现状的调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1):41-48.

[13] 宋汉涛.高校短视频平台建设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路径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9):192-193.

[14] 高祥,谢晓娟.短视频传播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路径探析[J].教育评论,2021(5):27-33.

[15] 王淑英,杨国辉.浅析网络短视频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今传媒,2022(4):138-141.

作者简介 王云萍,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与新媒体。 张伟,中学二级教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主要内容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