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手术与刮宫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比较

2024-04-25 07:30郎艳华
吉林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刮宫子宫出血电切术

洪 恩,陈 颖,郎艳华

(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异常子宫出血(AUB)为妇科常见而多发性疾病,其是指无妊娠情况下出现的规律性的体积、频率亦或是持续时间异常的子宫体出血,可对月经周期、流量规律性造成改变[1]。相关数据表示,约为10%~30%患者发病后对其生活、人际交往等产生不良影响,需找寻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AUB致病因素繁杂,多与子宫息肉、子宫腺肌病、平滑肌瘤及排卵功能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若未及时治疗可增加感染风险,诱发一系列内分泌疾病,甚至累及生命安全[2]。现阶段针对该病临床多予手术方法治疗,传统刮宫术损伤较大,术中失血量多,预后较差,推广受阻[3]。伴随微创技术发展及完善,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因其自身优势得到大面积运用[4]。本研究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刮宫术两种术式于AUB中诊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26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3例,年龄26~60岁,平均(43.03±3.55)岁;病程3~8年,平均(5.52±1.13)年;分娩史、流产史为22例(51.16%)、10例(23.26%)。观察组83例,年龄28~58岁,平均(43.10±3.48)岁;病程2~8年,平均(5.19±1.08)年;分娩史、流产史为40例(48.19%)、25例(30.1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基于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管下实施。纳入标准:①经全面诊断与《妇科内镜学》中判定标准相一致,且经病理检查、B超确诊;②知情同意;③无刮宫术、宫腔镜手术禁忌证;④伴出血量大、月经不调等表现。排除标准:①肝肾器质性病变;②凝血机制异常;③子宫卵巢恶性肿瘤;④过敏体质;⑤中途退出、失访;⑥重症心脑血管疾病;⑦精神异常。

1.2方法:对照组施行宫腔镜下刮宫术,观察组施行宫腔镜电切术。对照组呈膀胱截石位,常规对外阴、宫口、阴道实施消毒,硬膜外麻醉;观察子宫内部状态,完成尿管的放置;采取扩张棒进行宫颈口扩张,放置宫腔镜,明确息肉所处位置、大小以及与毗邻组织关系后,基于宫腔镜下摘除息肉,且用活检钳取出,即刻送检;针对息肉较深者可采取刮匙刮除,针对多发性息肉可在吸宫后予以息肉刮除处理、电凝止血。观察组体位、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一致;扩张宫颈口后放置宫腔镜,确立息肉所处位置及大小,氯化钠溶液(0.9%)膨宫,设定输注压力、灌流速度70~100 mmHg、300~400 ml/min;采取宫腔镜电切镜将息肉、异常增生切除,切除范围由宫底至左宫角,以逆时针手法进行子宫体内膜、下方肌层的切除;切除过程中需控制切除厚度,防止对正常组织形成损伤,切除完成后送检,电凝止血。术毕,两组均行抗生素感染防治,术后1个月严禁性生活、盆浴。

1.3观察指标:①治疗有效率:显效:异常子宫出血完全消失,3个月内未复发,子宫未有粘连表现;有效:异常子宫出血量及持续时间明显改善;无效:未满足上述指征视。②手术参数:记录两组手术参数,主要有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③并发症:统计、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包含感染、子宫穿孔及脏器损伤等。④生活质量、复发率:随访1年,记录两组复发状况,同时参照生活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含社会关系、生理/心理功能、活力等,实行百分制,分数高生活质量高。⑤心理状态:参照焦虑、抑郁量表评价,焦虑(SAS)分数50分,抑郁(SDS)分数53分,以50~59分/53~62分、60~69分/63~72分、>70分/>72分分别对应轻度、中度及重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9%)高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手术参数比较: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参数比较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1%)低于对照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两组生活质量、复发率比较: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复发率比较分)

2.5两组诊疗前后理状态比较:治疗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诊疗前后心理状态比较分)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为妇产科常见、多发疾病,致病因素繁杂,多考虑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等疾病有关,发病后多有疼痛、异常出血等表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5]。在临床上,异常子宫出血包含器质性、功能性出血两种,后者是指自身不存在病变,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而引发的出血,集中于青春期、更年期女性,而前者病因多包含子宫内膜病变、外源性激素等,实际诊疗期间需综合考量患者病史、检查结果等选择治疗方案[6-7]。

既往多采取盲视下刮宫术进行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虽可缓解症状,但该术式多依赖操作者经验,术中难以精准定位病灶,可引发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推广受阻[8]。伴随微创技术发展及完善,宫腔镜于异常子宫出血中得到较好的运用及推广。该术式集最新光源、传导及成像技术为一体,能够在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形状及宫腔内病灶分布范围、大小等,同时可借助刮匙等工具完成取材,实施病理检查,从而明确诊断[9]。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治疗包含刮宫术、电切术,电切术是指借助热效应将子宫内膜、相关息肉等病灶组织切除,通过热效应使子宫内膜出现纤维瘢痕化,防止其再次增生,实现治疗目的[10]。电切术不会对正常组织、结构造成影响,可保留生育功能。宫腔镜下刮宫术虽弥补了传统刮宫术不足,能够基于腔镜下观察病灶位置,借助刮匙、负压吸管等将子宫异物、息肉清除,但其对正常组织亦能形成损伤,且刮匙难以到达宫底、宫角,导致部分患者病灶清除效果不彻底,使病灶残留,最终引起复发[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宫腔镜电切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防止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术后出血停止迅速,能够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研究指出,异常子宫出血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将病灶完全清除,防范疾病复发[13]。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异常子宫出血采取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效应,提高身心舒适度。由于患者对疾病、手术知识缺乏全面、有效认知,担心术后恢复效果,常常有焦虑、恐惧等情绪,有研究显示,术前焦虑可加重机体应激效应,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14]。宫腔镜电切术能够实现直视下操作,全方位观察病灶状况,且对周边器官、组织无损伤,基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对身体的损伤,降低患者术前焦虑,使其积极配合手术,促进术后康复[15]。有学者[16]对6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组结果发现,宫腔镜电切术组有效率高于刮宫术,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如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等,未来仍需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开展更多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综上,异常子宫出血采取宫腔镜电切手术诊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有效,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刮宫子宫出血电切术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诊断性刮宫术患者麻醉期间的护理效果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62例
固冲止血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8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后勃起功能比较
B超引导下复杂刮宫术12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