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24-04-25 07:30张月元
吉林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含氟龋齿

张月元

(长春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吉林 长春 130000)

口腔健康有益于全身健康,提高民众的自信心[1]。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口腔健康经常被忽视,易出现口腔问题,影响整体形象、自尊心和生活质量,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3]。因此,在大学阶段形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对整个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认知、行为和现状,为大学生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研究于2020年9月~2020年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长春市4所高校非口腔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其中62份问卷数据缺失,回收有效问卷73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3%。其中医学专业320人,非医学专业418人;大一学生183人,大二学生198人,大三学生180人,大四学生177人;男生305人,女生433人;学生年龄为17~24岁。

1.2调查内容: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手册》和《WHO成人口腔健康调查表》,设计调查问卷[4]。问卷共30道题,旨在评估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口腔健康知识和口腔健康现状。问卷主要内容:学生基本信息,如专业、年级、性别和年龄等;口腔健康行为,如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多久更换一次牙刷等;口腔健康知识,如龋齿致病因素、牙龈出血原因、牙菌斑的影响等;口腔健康现状,如口腔异味情况、牙齿变色、牙结石等。

1.3调查方法:在辅导员发放调查问卷前,所有学生都了解调查的性质和目的[5]。在调查员现场指导下,被调查者采用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问卷,严禁互相讨论及查阅资料,填写结束后,立即收回问卷。

1.4统计学分析:调查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记录及整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6]。

2 结果

2.1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多数学生的口腔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口腔异味(χ2=23.166,P<0.05)、牙疼(χ2=28.420,P<0.05)、牙龈出血(χ2=22.887,P<0.05)、口腔溃疡(χ2=43.184,P<0.05)、龋齿(χ2=14.162,P<0.05)口腔现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差异较明显,其中大三、大四学生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疼等口腔健康现状较低年级学生发生率高;大一新生口腔异味、龋齿较其他年级学生发生率高。相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口腔健康状况有差异,其中,大一医学生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等口腔健康现状发生率低于非医学生;大二非医学生口腔异味、牙疼发生率低于医学生,大三医学生牙疼、牙龈出血、龋齿发生率低于非医学生,大四非医学生龋齿发生率低于医学生。见表1。

表1 不同年级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n(%)]

2.2大学生口腔健康行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能够坚持每天刷牙次数≥2次,每次刷牙时间≥3 min,并使用含氟牙膏、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其中每天刷牙次数≥2次(χ2=19.700,P<0.05)、牙刷更换频率≤3个月(χ2=36.562,P<0.05),竖刷法刷牙(χ2=35.525,P<0.05)、使用含氟牙膏(χ2=23.845,P<0.05)、使用软毛牙刷(χ2=22.535,P<0.05)、使用漱口水(χ2=63.236,P<0.05)等健康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口腔健康调查中,每天刷牙次数≥2次、牙刷更换频率≤3个月、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等口腔健康行为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且年级越高,口腔健康行为越良好。大四医学学生每天刷牙≥2次、刷牙时间≥3 min、牙刷更换频率≤3个月、使用竖刷法刷牙、使用含氟牙膏、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等方面优于其他年级学生医学生及非医学生。见表2。

2.3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对于口腔健康知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口腔疾病会影响口腔健康和身体健康,但对于口腔疾病引发的龋齿、牙龈出血等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对于口腔健康知识的了解,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其中龋齿致病因素(χ2=20.235,P<0.05)、牙龈出血原因(χ2=14.268,P<0.05)、使用含氟牙膏(χ2=26.930,P<0.05)、洁牙作用(χ2=14.604,P<0.05)、窝沟封闭(χ2=34.732,P<0.05)健康知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学生对龋齿致病因素、口腔疾病预防和牙龈出血的成因等方面较非医学生了解更多,特别是大四医学学生。对于口腔保健方法,有多数医学生认为使用含氟牙膏和窝沟封闭,可以预防龋齿,去除牙结石,有利于口腔健康。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口腔健康知识[n(%)]

3 讨论

口腔疾病是当今全球最普遍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不仅会损害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造成影响[7]。Bajaj等[8]研究发现,口腔疾病与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慢性肝病等。因此,大学生应该重视口腔健康,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进行早预防早治疗。

在口腔健康现状方面,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一部分学生受到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牙齿敏感等问题的困扰。狄歌等[9]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较为普遍,常常不吃早餐或进餐不规律,奶茶、果汁等高糖饮料摄入过多,常吃高糖高盐食物,导致口腔健康问题频出,进而影响与口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因此,要从大一开始,引导学生健康、合理饮食,减少口腔疾病困扰。

在口腔健康行为方面,有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每天至少刷牙2次,远高于第四次全国调查显示的成年人的比例。医学生在牙菌斑影响、预防口腔疾病的措施等口腔健康知识方面的表现优于非医学生。医学生较非医学生拥有更多关于口腔健康的知识,可能是因为非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生虽然未学习口腔方面相关课程,但医学知识具有交集,同时医学生可能对口腔知识更加感兴趣,同年级的医学生较非医学生拥有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10-11]。因此,大学生本身应该加强自身口腔健康意识,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形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坚持刷牙,2次/d,使用含氟牙膏防龋、定期到医院检查口腔健康情况[12]。

在口腔健康知识方面,医学生对“牙菌斑影响”和“牙龈出血原因”等口腔健康知识方面认知高于非医学生。高雅婷等[13]研究发现,大多数的牙龈出血是由牙周炎或牙龈炎引起的,少数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维生素缺乏或上火引起的牙龈出血的比例急剧下降[14]。定期口腔检查和洗牙,正确的刷牙和经常使用牙线,是预防牙周病的有效方法[15]。

综上,长春市在校大学生口腔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口腔健康行为和口腔健康知识重视度有所提高,但在健康意识行为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提高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等方面,学校要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在课堂上讲解口腔健康常识,加强学生对口腔健康的认识;组织口腔保健方面的活动和讲座,展示和推广口腔保健技能和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也需要进行自我调整,定期进行口腔清洁,预防龋齿的发生,坚持刷牙,2次/d,建议使用浓度为1 000 ppm及以上的含氟牙膏进行刷牙,使用牙线、冲牙器、漱口水等方式清洁牙齿;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定期洗牙,使用密封剂和氟化物提高牙齿抗龋齿能力;改善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等;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含糖饮料、零食的摄入。如已出现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症状,应及时到口腔医院进行治疗,包括口腔清洁、药物治。通过这些行为,改善个人口腔健康方面的不良习惯,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含氟龋齿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骨性Ⅲ类错畸形上颌骨前牵引方法及辅助扩弓的研究进展
预防龋齿
光伏含氟背板隐忧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POSS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预防龋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