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体验结合术中保温对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患者苏醒期间躁动的影响

2024-04-25 07:30刘筱凌周紫薇张赵一
吉林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达芬奇躁动苏醒

刘筱凌,周紫薇,张赵一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无锡 214000)

胃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是在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手术方式,其由医师控制台、床旁手术器械臂系统和成像系统等组成,稳定性及精确性均较为良好,目前已逐步应用于胃癌患者的治疗中[1]。但是,由于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暴露多,极易出现术中低体温,长时间低体温会令心排量减少,导致心率传导异常[2]。此外,在术后苏醒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躁动情况,表现为语无伦次、呻吟或哭喊、兴奋、试图拔管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不稳定,对患者的安全及预后均造成不良影响[3]。为改善患者的术中低体温和苏醒期间躁动问题,需对常规手术室护理进行改进,本次研究提出采用术前体验结合术中保温对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其中,术前体验是让患者在术前亲身体验认知干预,与常规术前健康宣教相比具有一定创新性。本研究探讨术前体验结合术中保温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8~75岁,平均(59.64±78.54)岁;肿瘤直径2.82~5.43 cm,平均(3.67±0.71)cm;肿瘤部位:胃中部癌19例,胃下部癌35例。观察组男31例,女23例;年龄47~74岁,平均(59.21±78.63)岁;肿瘤直径2.80~5.44 cm,平均(3.65±0.73)cm;肿瘤部位:胃中部癌20例,胃下部癌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术前经电子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者;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发现病灶并未向远处转移者;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Ⅲ级者;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治疗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术前未行化疗者。排除标准:合并多种原发肿瘤、病灶远处转移者;术前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术中转开腹手术者;既往存在腹部手术史者;术前存在体温异常者,即体温低于36 ℃或高于37.5 ℃;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如术前访视,进入手术室后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协助其摆放舒适体位,术中所用冲洗液和输注液体均为室内常温。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术前体验结合术中保温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体验:设立导航护理人员对手术进行全程管理,术前导航护理人员可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及手术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估,将检查的必要性和检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适感向患者进行说明,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在检查时,还需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其适当的安抚,以减轻其心理负担,从而配合好医生的操作。在检查结束后,鼓励患者,并主动询问其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不适感,将术后可能会产生的并发症向患者进行说明,使其明白术后伤口疼痛、活动受限等正常情况,使其提前建立其心理防御机制。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全身麻醉前,导航护理人员可再次与患者进行交谈,向其强调术后可能会产生的不适反应及并发症等,令患者的心理认知预期得以加深。②术中保温: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护理人员需提前1 h对手术台进行预热,将电热毯置于手术台上,并提前30 min将手术室内的温度设置为22~25 ℃,将湿度设置为40%~60%。在对患者进行消毒时,护理人员应减少其暴露部位,仅将消毒区域暴露出来即可,用T型保温毯覆盖在无需消毒的部位,同时要尽快完成消毒,以免消毒区域长时间暴露。在手术过程中,采用恒温水毯为患者保暖,温度设置为40 ℃,术中所用的冲洗液及输注药液等均将其放在42 ℃的保温箱中保温。在医生实施手术操作时,护理人员需做好配合,尽快为医生提供所需器械及工具,以促进手术快速完成,令患者的暴露时间缩短。术中为让患者呼吸道保持适中的温度与湿度,可以将湿热交换器与气管导管连接上,同时将血液循环泵加压带绑在患者的双腿上,以促进其血液回流。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持续24 h保温处理。

1.4观察指标:①术中核心体温及术毕低体温发生率:对患者进入手术手的鼻咽温度进行持续监测,监测时间点为入室时(TO)、诱导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开始后90 min(T4)、手术开始后120 min(T5)、手术结束时(T6),统计两组的术毕低体温发生率,即T6时患者体温<36℃。②凝血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1h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采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有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③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对患者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进行评估,若评分≤4分则为无躁动,5分表示轻度,6分表示中度,7分表示重度,躁动发生率=(轻度例数+中度例数+重度例数)/总例数×100%[4]。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术中核心体温及术毕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在T0时,两组的鼻咽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6的鼻咽温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毕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核心体温及术毕低体温发生率比较

2.2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术前,两组PT、FIB、TT、AP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观察组的各项凝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2.3两组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比较:苏醒期间,观察组的SAS量表评分≤4分的占比高于对照组,该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见表3。

表3 两组苏醒期间的躁动情况比较[n(%),n=54]

3 讨论

达芬奇机器人于2002年被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近年来其在临床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与腹腔镜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中有成像系统,可以将病灶及其周围情况以高清三维立体图像呈现出来,可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且床旁手术器械臂具有较高的活动度,提升了手术操作的灵活性[5]。虽然该手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是消毒、麻醉、输送液体等均可能会令患者在术中出现低体温和苏醒期间躁动的情况,低体温会引起寒战、降低呼吸频率、减少机体供氧量等情况,导致手术风险增加,而苏醒期间躁动会令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加重循环系统负荷,进而引起术后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6]。因此,需对患者的术中体温变化和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给予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人体恒定的体温是保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必要条件,麻醉和手术均会对人体温度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导致产热和散热平衡机制遭到破坏[7]。有研究指出,低体温与苏醒期间躁动具有一定相关性,因为低体温会减慢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较高浓度的麻醉药物残留,进而减少脑皮质对下行系统的抑制,此外,低体温也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患者在苏醒期间便不能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控制,极易出现躁动不安的情况[8]。因此术中需给予患者保温干预,以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术中保温干预,术前对手术台进行预热,并将手术室的温度、湿度调整至护理范围内,令室内可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低体温的发生。消毒时尽可能地减少暴露部位和暴露时间,能使机体的散热速度减慢;同时对术中所需液体进行保温处理,可以避免室温液体对机体的刺激,避免其带走机体的热量[9]。此外,将湿热交换器与气管导管连接上可以令患者的呼吸道温度、湿度保持适中,术后仍对其进行持续24h的保温干预,均能有效维持患者的机体温度,避免其出现波动,进而降低低体温及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对其苏醒期间的躁动发生也具有一定控制作用[10]。

苏醒期间躁动是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对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有研究认为可能与患者术前焦虑、术后疼痛、手术时间、手术类型、麻醉、低体温等因素有关[11]。在导致躁动发生的各项因素中,手术因素不可变,而患者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获得改变。观察组的术前体验干预中,设置了导航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是患者入院后接触最多的人,设置导航护理人员让其对患者的整个医疗活动提供服务,能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巩固护患关系,对各项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积极的影响[12-14]。常规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措施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与主动性,未能对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进行预先评估和干预,从而难以有效控制该并发症的发生,导致护理效果欠佳[15]。而术前体验中,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告知其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和不适感,令其对术后的相关情况有所认知,在行为和心理上提前做好适应[16-17]。对胃癌患者而言,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生理感受,而疼痛与心理反应又具有一定相关性,有研究指出,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患者,其疼痛感会比未做心理装备的患者低,从而减少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18]。在进入手术室、实施手术前,导航护理人员再次对患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其围术期应激,对降低躁动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

综上,术前体验结合术中保温可降低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改善其凝血功能,并减少苏醒期间躁动的发生。

猜你喜欢
达芬奇躁动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达芬奇想飞
手术室的“阿尔法狗”:达芬奇机器人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