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读后续写中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与改进
——以2022 年1 月浙江英语高考读后续写真题为例

2024-04-26 03:09袁宏阳
教学考试(高考英语) 2024年1期
关键词:段落句式汉语

袁宏阳

(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一、引言

读后续写是读写结合的写作题型,要求考生先读后写,以读为辅,以写为主,以续文成果评判考生对原文的“读”和续文的“写”,是对考生英语语言词句等语言基础知识、英语语言读写能力和文化意识、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依据评分标准,读后续写主要考查内容创作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阅卷老师在评分时,主要考虑以下内容: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的丰富性;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概括起来,就是三个“性”:准确性、丰富性、连贯性。以最高评分档次来看,就是要求:在内容方面,创造了丰富、合理的内容,富有逻辑性,续写完整,与原文情境融洽度高;在语言方面,使用了多样且恰当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表达流畅,语言错误很少,且完全不影响理解;在语篇方面,自然有效地使用了段落间、句间衔接手段,全文结构清晰,前后呼应,意义连贯。

在经过多次训练后,考生能掌握读后续写的基本要求,但能力欠缺,写作跟不上要求。制约写作提升的因素,除了阅读量不足和缺乏逻辑思维训练外,还存在语言和内容方面的汉语负迁移现象。

二、汉语负迁移

根据语言迁移理论,语言学习者习惯了用母语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去套用目标语,假如母语和目标语的差异过大,就很容易在语言应用中产生错误,产生负迁移现象。通常意义上,汉语负迁移是指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汉语思维或表达习惯的影响,在写作中产生的主观编造、生搬硬套的一种表达现象,语言运用不地道,甚至错误。它与英语语言的规则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相悖,阻碍正常的沟通,甚至造成误会。

三、简析真题

2022 年1 月浙江省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真题原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Henderson 博士在实验心理学课上安排了一个严肃、不苟言笑的学霸与“我”一起做项目研究。“我”不太喜欢与这样性格的人做搭档,感到失望。“我”也感觉到自己与他的差距,想到过放弃,但“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这么做,于是硬着头皮与他一起讨论,终于确定了研究的内容。之后,“我们”定期见面,制定计划(Para.1)……有一天,“我”听到他生病住院的消息(Para.2)……

四、例析汉语负迁移现象

考生在续写中所呈现的汉语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词汇应用、句式表达和语篇理解方面。

(一)词汇应用

在词汇应用上,在续写中的中式英语,常见表现为词汇误用、搭配不当、用词累赘。

1.词汇误用。汉语和英语在词汇和意义方面,差异较大。汉语中的一个词,往往对应着多个英语单词。而一个英语单词,也有着多种汉语意思。学生仅仅凭着汉语,错误地“直译”成英语,对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语境把握不透彻,只是凭着单词的中文释义来选词应用。例如,有考生写买了水果去看望生病住院的搭档,将“我买了一车苹果”,写成“I bought a car of apples”。且不说,买一车苹果去探病,不符合生活常理,单说用词,“一车苹果”,可以说“a cart full of apples”,而不是“ a car of apples”。

2.搭配不当。英语词汇之间的搭配有着约定俗成的用语习惯,并不能随意地按照中文意思进行组合。例如,考生写到鼓励生病的搭档要多锻炼身体,“exercise your body ”,这就是中式思维搭配之下的英语。我们可以说 “do sports”或者“work out”。有考生写“变成更好的团队”,使用了“build into a better team”,应该是“turn into a better team”。

3.用词累赘。由于对英语词汇缺乏深度理解,凭着“汉英直译”的思维,考生就容易累赘用词。例如,有考生写到他们的项目最终“完全成功”,“complete success”。success 一词,就表达“成功”,有“完全”之义,不需要再加“complete”。有考生写他们一起完成项目的经历是“宝贵的财富”,“valuable treasure”。“treasure”一词,就表达了“宝贵”之意,不需要再用“valuable”加以修饰。

(二)句式

在句式方面出现的中式英语现象,在续文中最为普遍。而其中较多表现为“汉英直译”,即考生没有遵循英语句子结构规则和语法知识,而是随意地直接采用“汉对英”的错误翻译,类似于我们常见的中式英语“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例如,考生表述“我”的搭档埋头研究,对“我”冷漠,想表达这样的意思:他从来不看我一眼,只是做他自己的工作。考生是这样写的:He never saw me an eye,only did his own job.正确的表达应该是:He never cast a look at me,only doing his own job.类似这样的中式英语句式,在续文中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可以概括为“英国老师看不懂,英语老师一看就懂”的句子。而阅卷中的英语老师,会依照英语表达方式,将此类句子视为无效表达或错误(低效)表达。

另外,还有一种没有语法错误,但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中文句式习惯将最重要的成分放在最后,修饰性成分放在前面。而英语句式习惯将最重要的成分放在前面,其他成分放在后面。例如,有考生写“我”带着水果去医院看望生病的搭档,这样写:I took a bunch of flowers and went to the hospital.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可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去医院”是表达的主要内容,按照英语表达习惯,要放在句子前面。而“带花”是次要内容,以介词短语形式附在句子后面即可。可以这样写:I went to the hospital with a bunch of flowers.

(三)语篇

汉语是意合语言,注重辩证思维和整体布局,形散而神不散,注重神韵而不重形式。句子脉络依靠自然语序流散铺排,少用短语或不用关联词,在形态上不一定需要主谓框架。而英语属于形合语言,段落结构与汉语相比,要显得简单、规律,注重统一性、连贯性和完整性,即内容一致、话语衔接、结构完整。文章和段落通常采用总—分—总结构铺排。段落语篇通常是有开头语(topic information),有展开话题的支持句(supportive information)以及照应主题的结束语(conclusion)。而有考生随意写作,或续文内容与段落开头语不衔接,脱离话题;或在续文中多次、连续跳跃话题,缺乏充分的拓展,缺乏对话题的支撑性信息;或在续文第二段没有回归文章话题“完成项目”,以至于无法聚集表达力量,没有形成完整的故事和主题。例如,续文第一段开头语是:We started to meet regularly to draw up our plans.“我们”经常见面,制定计划。由此话题可知,在续文第一段,“我们”开始合作。但有部分考生在续文第一段仍旧大费笔墨描述“我们”的相互冷漠,甚至相互仇视。这就与段落和文章主题不符。再如,续文第二段开头语是:One day I got word that he was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a serious disease.一天,“我”得到消息,“我”的搭档病重住院了。续文第二段是整个故事的结束段落,应顺着“生病”“住院”展开情节想象,又要回到“完成项目”话题,结束故事,升华主题。但有考生在续文第二段堆砌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的套句,话题紊乱,不知所云,或脱离文章话题,整段围绕着“生病”展开,不能完整地结束故事,与原文情节和主题严重脱节。

五、改进建议

(一)夯实语言基础

在词汇方面做到准确、地道、丰富地使用词汇。

1.深度学习词汇。不仅仅识记中文意思,更要从词性、意义、用法和语境等方面深刻地掌握词汇。例如,一词多性:shelter,作名词,“庇护所”,作动词,“保护”;一词多义,run,“跑”“经营”,interest,“兴趣”“利益”。

2.丰富使用词汇。

(1)学会用不同词汇表达近似的意思。例如,表达“喜爱”,除了使用like,还可以替换着使用enjoy,admire,be fond of 等。

(2)积累词块,地道表达。例如,新手,green hand。注重积累,才不会翻译成new hand。可以分类背诵词块,例如,表达情绪的词块:in low spirit(s),burst into tears,be numb with shock,等等。

(3)以词组替换单词,以高中词替换初中词。例如,表达“突然”,可以用all of a sudden 替换suddenly。表达“困难”之意,可以用challenging或demanding 替换difficult。

3.扎实掌握英语语法,不能“汉英直译”。例如,“我们高兴得跳了起来”,并不是We were happy to jump up,而是 We jumped with joy.

(二)掌握英语文化

首先,培养跨文化意识,掌握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例如,在汉语中,狗被视为一种忠诚、友好的象征。英语dog 也是属于褒义的情况居多,例如:You lucky dog.(你这家伙真幸运)。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但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中,dog 含贬义。因此,在续写中,有学生表达“努力做项目”,使用work like a dog 是可取的。但有学生为了表达主人公的友谊,使用了treat someone like a dog,则不妥。

其次,熟悉英语表达的逻辑和行文方式,学会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交流和评价。

1.重视时态。汉语没有时态变化,而英语动词的时态直接影响句子表达的意思。读后续写通常用一般过去时。但有些学生在续文中行文时态混乱。因此,我们需要通读续文,检查并订正错误。

2.句子结构:汉语更倾向于使用短句,让时间和地点通过分句提前,核心后置。而英语会尽量把一句话的核心往句子的前面放,而把时间、地点等状语往句子后面放,这样即使使用很长的句子,理解起来也不困难。例如,“The dog barked at a man who had himself wrapped up in newspaper on a bench in the park when the first sun ray slanted through the trees.”这句话的中文表达是:“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树丛,男人躺在公园长椅上,浑身裹着报纸,一只狗对着他狂吠。”可以看出,英文将核心意思“流浪狗对着男人狂吠”放在了最前面,而中文则将其放在了最后。由此,我们在使用英语写作时,要学会“先主干,后枝叶”,把核心的部分先写好,再添加修饰性语言,类似于汉语里的扩句式写法。例如:She smiled to the girl.这是核心内容,我们再以扩句式添加修饰性内容:He smiled gently at me,as if praising me for my diligence,who just worked hard to finish the project.

(三)学会表达技巧

学会地道地用英语表达,尤其是不同于汉语表达习惯之处,能让自己的英语表达显得独特、地道,脱离中式英语之味。

1.学会简化、背诵几个常见的从句、分词、倒装结构和虚拟语气句型,套用模板。例如,我们可以先使用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然后写主句,再以句子末尾的名词为先行词,进行定语从句拓展,“doing+主句+定语从句”:Hearing the word,I dashed to the hospital and found my dear teammate,who was lying on the bed,face pale.

2.学习使用无灵主语。即,非人称主语句,用无生命的事物作主语(无灵主语),搭配表示动作的谓语动词(有灵动词),为无生命体赋予生命力,增强语言表现力。例如:All my anger deserted me when I saw him smiling at me.

3.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能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语言魅力。例如,续文第二段,听闻“生病住院”的消息,写“我”的伤心之情,我们可以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When I heard the terrible news,my heart broke in about a million pieces.

猜你喜欢
段落句式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追剧宅女教汉语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