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4-04-26 07:46王加圣
新校园 2024年3期
关键词:音高音准律动

王加圣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合唱教学是音乐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音乐演出形式中,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推动性,能够直接地表现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以此来带动听众的感受,激发其情感共鸣。

教而不思则浅,思而不教则空。合唱教学作为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必须重视合唱曲目的学唱和欣赏,及时发现和反思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究和创新更多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课堂合唱训练的兴趣,让更多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锻炼,并主动参与到合唱学习和训练中,从而提高合唱教学的效率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人音版初中音乐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一首合唱歌曲。这是初中音乐教学中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一个班中,学生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势必会给教学带来更多挑战,要想上好合唱课,必须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从最基本的训练入手,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提升教学效率。

一、利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提高音准

柯达伊教学法认为:“教师利用手势,能够将抽象的音高概念通过形象、具体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帮助学生区别不同音高,使抽象的音高概念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技能水平。”学生具备良好的音准是合唱课堂教学的前提,在音乐课堂的合唱训练中,上下行自然音阶训练是合唱训练的基础,只有音阶唱准,才能进行后面的听辨和模唱练习。

对于自然音阶训练,在跟琴模唱的基础上,可通过柯尔文手势进行给入标准音的找音训练。七种手势的高低分别代表不同的唱名,让学生理解不同手势代表的不同意义,按照教师手势,唱出准确的音高、音准,每节课反复训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高、音准。通过反反复复的强化练习训练,能帮助学生提高音高的准确度,从而提升合唱效果。

二、加强节奏和律动训练,让学生体悟合唱的节奏美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是唱好合唱的基础。在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教师应选择课本中趣味性十足的合唱作品进行节奏律动练习,以更有效地让学生对节奏练习充满兴趣和信心。

我在音乐课的合唱教学时,采取律动(手脚配合)的方式,让学生练习每个声部的节奏。双手敲击音乐凳为一个声部,双脚塌地为另一个声部。这样的律动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手脚协调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多声部音乐的节奏感。当学生对节奏熟悉之后,再进行力度和速度改变的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体悟多声部节奏之美。此外,引导学生在学习唱歌时,注意培养各声部的节奏感,才能实现音高和节奏的和谐统一。

三、分声部训练,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师要在合唱教学中开展科学的分声部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音乐作品,更加深刻地表现音乐作品的主题,提高音乐合唱的表现力。

例如,各个声部教学时,配上简单的伴奏,让学生分声部练习,加深对各个声部旋律的熟悉和掌握。我还经常自编一些比较简单的两声部和三声部练习曲,让学生对合唱训练更加感兴趣。

在分声部的合唱训练中,给学生提出要求,演唱时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还能听辨其他不同声部间的音准、节奏、力度及和声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和声效果掌握标准的音高、音准和统一和谐的音色。教师通过歌唱方法的教授,统一学生声音的位置,引导学生轻声歌唱,科学修饰自己的声音,达到各个声部和谐统一的音色。

四、重视轮唱教学,让合唱变得更加有趣

在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轮唱的演唱形式比较常见,也是开展合唱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轮唱在合唱教学中最为简单,许多合唱都是从轮唱开始,不断过渡到多声部合唱。在开展轮唱教学时,要注意技巧的教学,让学生用轻柔、科学的声音发声歌唱,使各声部更具有层次感,而不是大声喊叫。轮唱必须是在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能力和技巧上才能采用的方法。

以教学合唱曲《保卫黄河》为例,先让学生认真聆听、欣赏乐曲,感受和领略歌曲中的复调技法,教师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轮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听着各声部演唱”,也就是说,让学生及时听辨各声部之间的音色、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它们达成的和谐统一。如此,由简到难,反反复复,循序渐进,不断加大合唱练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合唱能力。

五、欣賞和技能相结合,酿成“情感和声”

合唱教学的训练应该是欣赏和技能相结合,应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技能的训练可以从最简单的音程开始,再到旋律音程的训练,逐渐增加难度。训练应该简单、有效、好听、有趣,以此激发学生合唱训练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聆听、欣赏是音乐课学习的源头,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听觉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从“聆听”入门,欣赏经典而优秀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合唱艺术令人惊叹的魅力,能让更多的学生因为接触和体验合唱艺术,爱上多声部合唱。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律动式的聆听和欣赏,教他们专注于歌曲的旋律,让耳朵、眼睛、移动的身体和大脑等器官建立更加快速而有规律的直觉感应。听赏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熟悉旋律、辨别声音,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多声部合唱的情感。合唱是一门团队集体的艺术,一起合唱的同学们只有通过对歌曲相对一致的认知和理解,才能演绎出好的作品,达到情感的共鸣,合作出更好的“情感和声”。

六、结语

合唱教学是现如今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需求,初中音乐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要不断优化、更新合唱教学形式和内容,注重合唱教学对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不断积累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和音乐核心素养技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育秀中学)

猜你喜欢
音高音准律动
乔治·克拉姆《大宇宙Ⅲ》音高组织分析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生命的律动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