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问题解决,价值评判

2024-04-26 12:35储强胜黎淑波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西游记

储强胜 黎淑波

摘 要:“双减”政策实施后,学校要通过“作业设计”研究来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整本书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中学语文提出的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通过师生设计“问题驱动”作业来引领学生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不仅为学生作业减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升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西游记》;问题驱动;整本书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实施后,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管理,教育部门提出要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引导学校进行“作业设计”的研究。

中学生对《西游记》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并不陌生,从小到大通过电视剧、电影等不同方式接触。然而现在需要对原著进行整本书阅读,阅读的过程很难落实,学生要么难以坚持将整本书读完,要么只是浅显地阅读。应该如何设计整本书阅读的作业呢?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作业,那与练习册上的题目并无区别。

教师通过研究设计驱动性问题,促使自己深入阅读研究名著,领悟理解名著,探索有效且能驱动学生阅读名著的作业设计规律,从而提高自己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能力、教学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在作业布置、评价、展示等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能力、应对作业的现状,从而改进作业的设计、布置和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设计“问题驱动”作业引导学生精读名著,调动学生阅读与分享的积极性。设计出具有驱动性、层次性、综合性、开放性、多样性的个性化整本书阅读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阅读与分享的樂趣,使整本书阅读作业同样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由“要我读名著”向“我要读名著”“我爱名著”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新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设计:根据阅读进度完成读书笔记,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究。《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小说之一,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围绕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的故事展开;人物塑造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小说主题多样,耐人寻味。阅读长篇著作时应综合运用跳读和精读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效率。王月芬教授《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关于单元作业目标如何设计和表述中,清晰的作业目标表述应该有“行为条件+表现程度+行为表现”。结合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要求和《西游记》特点,拟定了《西游记》“问题驱动”作业设计的目标:情节——能在阅读全书后,正确复述故事情节,准确梳理人物关系;人物——能在阅读全书后,客观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大胆表达自己对不同人物的看法;主题——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联系实际,大胆表达阅读感悟以及对本书主题的理解。

一、问题驱动读前导,教师示范设问题

在《西游记》导读课中,教师整个教学设计围绕两个问题展开:一是孙悟空的称号有哪些?二是孙悟空称号的变化如何体现了他的成长变化?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浏览目录和跳读全文,能较迅速地找出答案:石猴、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通过对孙悟空称号的变化以及精读孙悟空三次离开唐僧的情节:《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十四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二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五十七回),同样是面对师父的误解与驱逐,孙悟空的反应和处理方法有天壤之别,从原来的桀骜不驯、意气用事、鲁莽冲动变得有情有义、隐忍克制、懂得感恩、主动认错、寻求帮助。孙悟空不仅克服了取经路上的千难万险,而且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性。从鲁莽冲动到隐忍克制、重情重义、懂得感恩,他获得了成长,成功地从猴妖修炼成仙佛。本问题主要是从悟空的称号变化(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从而剖析出本小说中关于“成长”主题的理解。

二、问题驱动读中导,学生领读设问题

导读课之后,学生开始《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按照阅读计划,学生每天阅读两回,大概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以读完全书。学生运用跳读的方式通读全书,用批注法或读书笔记概括内容摘要的方式“连滚带爬”完成第一次阅读。第二次阅读采用完成“问题驱动”的作业形式精读。这次的“驱动问题”由语文素养比较高、首批完成阅读的学生来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整合相关情节的几回内容出若干题目,然后由其他学生完成。

社会心理学家约翰逊和多伊奇提出“一起学习和组合阅读”,包括“正互相依赖”“个人责任感”“面对面交互活动”“教授合作技巧”“检查小组交互活动”。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戈茨基着重指出他人的影响有可能有助于学习。MURDER虽然是双人使用的六步方法,但对于我们坚持用学生领读设计“驱动问题”大有启发。MURDER六步法的学习步骤:1. 制造一种轻松的气氛,并着重于学习的任务;2. 让学生阅读理解一篇文章,但毫无记忆和理解细节的压力;3. 合作伙伴中的一个人回忆并口头总结所阅读过的材料;4. 另一个人检查总结有没有错误和遗漏的地方;5. 两个合作伙伴详细研究材料,使材料更容易记忆;6. 读完整篇文章后,两个合作伙伴再复习一下文章,做出一个理想的内容提要。由学生示范出设计“驱动问题”,学生们参与热情明显增长,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悦;回答问题的学生更加积极了,阅读压力明显降低,对情节内容更容易记忆了。如围绕“莲花洞智斗金银角”,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金银二妖和他们的五件宝贝是什么来历?最后金银二妖的结果如何?”

三、发现问题提思维,评价过程有抓手

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指出:“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说明推荐理由;尝试改变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读书活动应该是多样的,学生在以往阅读过程中局限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因为问题都是别人提出来的,回答问题压力大,积极性不高。而现在经过用问题驱动指引学生精读,回答了同学提出的疑问,不仅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对《西游记》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记忆与理解更加深刻了。

新课标关于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分享、演讲等现场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表格、统计图、思维导图等学习成果,要特别关注学生思考过程和思维的方法。”语文学习往往重视的是抄写、背诵,但思维的训练因为隐蔽和复杂,往往容易被忽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疑,学生通过回答第二轮阅读,完成“问题驱动”的作业设计后,对《西游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时候如何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呢?可以围绕精读的篇目,全班一起共同设计“驱动问题”。新课标关于“作业设计”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从表象提问,需要教师引导才能提出本质性的问题。

学生“问题驱动”设计举例:

情节:大战红孩儿有几回?孙悟空使了什么手段才智取红孩儿?从哪些方面(情节)可以看出红孩儿的狡猾?

人物:红孩儿明知自己与观音的法力差距,为什么他见了观音不跑?为什么红孩儿明知身弱却执意与观音斗(不投降)?(教师补充:红孩儿为什么叫“孩儿”?)

主题:为什么红孩儿要刺死菩萨,菩萨却要收他为善财童子?不直接打死他?(教师补充:这讽刺怎样的社会现象?)

“问题驱动”作业设计除了可以用“一问一答”来完成,还可以用小评论或演讲的形式完成。这是一项开放性的作业,每一个读过《西游记》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这也是一项个性化的作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答案不唯一;这还是一项创新作业,因为教辅资料上找不到答案,很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设计了两个“驱动问题”引领《西游记》导读;先行阅读者设计了若干个“驱动问题”带领学生“连滚带爬”阅读;学生回读《西游记》尝试自己设计“驱动问题”并且以小评论和演讲的形式围绕“驱动问题”开展个性化的阅读分享活动,表达自己的思考。整本《西游记》名著阅读源于问题,终于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2][美]乔治?雅各布斯.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林立,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申宣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课例式解读初中语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