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理论的高中英语听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2024-04-26 12:35周利平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听说课高中英语

周利平

摘 要:多模态理论旨在实现多感官并用学习,营造充盈的学习体验,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受到学科教育的认可。目前,核心素养教育指向下,高中英语教育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兼顾語言技能文化意识,但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部分基础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复杂的学科知识中可能产生“掉队”现象。多模态理论的介入,从多个感官为切入点,让学生可以调动个人感官积极投入学习中,此种接受方式可以对冲因为学习繁杂知识产生的抵触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文章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为例,具体探讨高中英语的多模态实现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高中英语;听说课

一、多模态理论支撑的英语听说教学分析

基于多模态的英语听说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与“说”的训练,让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为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前期设定教学规划,正确引导学生,具体来讲,需要从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以及多模态的实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见下页表)

二、多模态理论支撑的英语听说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一)注重备课思维,罗列资源主线

分析文本内容,能够得出单元教学侧重点,以此为推进,可以精准罗列资源主线,保证具体教学的规范性。结合教学目标、文本内容以及基础薄弱的学生学情,需要进一步聚焦到课程资源中,以保证多模态教学工作的顺利推进,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

其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词汇表达:掌握与体育相关的专业术语及其应用。

词汇:host、track、master、honour、glory、strength、failure、compete、pretend、cheat、dict、stress、come along、work out、make it、lose heart、give up、make sense、even if / though、make a difference。

句型:①How about watching badminton this afternoon?

②The team that Lang Ping had built was falling apart.

③The Boys and Gids Club which he started in Chicago has been helping young people since 1996.

④I always wanted to look like the slim gids on TV even though I knew that it was impossible.

听力理解:提升学生对体育领域英语材料的理解能力。

口语表达:增强学生就体育话题进行流畅、准确交流的能力。

文化洞察:培养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和国际视野。

其二,构建资源主线。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精心策划并罗列出一系列符合多模态理论的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有效性。

文本资料:精选与体育相关的英语原文材料,如专业文章、新闻报道、著名运动员的传记等,以建构知识基础。

视觉元素:利用图表、信息图、运动项目插图等,增强学生对体育术语和运动项目的直观理解。

音视频材料:筛选体育赛事精彩片段、名人访谈、健身教程等,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并使其更深入地感受体育领域的魅力。

互动式活动:设计模拟体育评论、小组讨论等活动,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语言环境中。

其三,系统化资源整合。

备课时,教师需对这些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合,确保各种模态的资源能够相互补充,形成协同效应。例如,文本资料可以作为理论学习的基础,视觉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新词汇,音视频材料可以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互动式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

(二)教学逐层推进,实现深度学习

1. 基础层次:词汇与基本概念的引入

(1)实施意义

①构建基础: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从最基本的词汇开始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建立学习信心。②视觉辅助:利用图片和图表等视觉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新单词,降低学习难度。

(2)案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探索各种体育活动及其对健康的益处。首先,让我们通过这些精彩的体育活动图片来了解一些关键词汇。”

学生甲:“老师,这张图片展示的是长跑运动员。长跑在英语中是‘sprint还是‘marathon呢?”

教师:“很好的问题。长跑实际上是‘marathon。记住,‘sprint是指短距离的快速跑。”

(3)实施效果

学生识别并理解基本的体育相关词汇;通过图像与单词的联系,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2. 进阶层次:听力理解与口语表达

(1)实施意义

①听力训练:通过实际的英语广播材料,学生能够在真实语境中锻炼听力。②口语实践:在听完材料后立即进行描述或讨论,有助于转化听力输入为口语输出。

(2)案例

教师:“现在,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奥运会的英语广播。请专注于运动员的描述和他们的训练方法。”

播放广播后……

教师:“李明同学,请你描述一下广播中提到的一个运动员的训练方式。”

学生:“广播里提到的游泳运动员,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进行训练,专注于耐力和速度的提高。”

(3)实施效果

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抓住广播中的主要信息;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加强,能夠使用新学词汇进行简单的描述和交流。

3. 深度层次:情景模拟与文化探索

(1)实施意义

①情景模拟:通过模拟采访等活动,学生可以在贴近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语言。②文化理解: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语言,了解体育文化,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2)案例

教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小组活动。每组将扮演体育记者,采访一个假想的运动员。你们需要使用今天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李:“Hello, Im Li Hua, a sports journalist. As a marathon runner, how do you balance training and rest?”

学生王(扮演运动员):“As a marathon runner, I believe recovery is just as important as training. I usually schedule a day of rest after a high-intensity training session.”

(3)实施效果

学生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加深了对体育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意识。

三、多模态理论支撑的英语听说教学反思

多模态理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持续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主要体现在资源的综合运用、教学针对性训练两个方面。

首先,多模态资源的综合运用。在一系列多模态资源的支撑下,如图像、音视频材料、实物展示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此种方法在理论上应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资源的过多或不当选择有时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所以,后续教育中应当优化资源选择,确保每一种资源都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避免冗余信息的干扰,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源中有效提取和处理关键信息。

其次,听力技能的针对性训练。听力训练环节,采用与体育相关的真实语境材料,如体育新闻、评论等,此种方法理论上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听力应用能力。然而,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部分材料过于复杂,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致使产生挫败感。所以,后续教育中,应精心选择听力材料,确保难度适中,既能挑战学生,又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沮丧,并引入分级听力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水平逐步提升。

综上所述,多模态理论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英语基础较弱的高中生,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通过设计教学活动和合理运用资源,有效解决学生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未来,此种教学模式有望在更广泛的教学领域加以运用,为高中英语教育带来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魏锦云.多模态话语理论下的高中英语视听说教学[J].校园英语,2022(26).

[2]孔德贤.系统探究以听促说——谈高中英语听说融合教学的新点子[J].校园英语,2021(52).

[3]顾德梅.浅谈多模态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20(16).

猜你喜欢
听说课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高效之路的探索
高中英语听说课中听与说的结合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研究
让初中英语听说课在高效课堂活动中绽放精彩
CBI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