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与思考

2024-04-26 12:35卢诗华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双减新课标

卢诗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推行对于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的设计成了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教育目标、内容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双减”政策;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首先,“双减”政策要求减少作业量和内容,这就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合理设置大单元作业的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单元课程中,设计富有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作业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其次,“双减”政策注重减少应试教育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体验和探究,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设计原则与教育目标

(一)情景化原则

为了确保大单元作业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道德和法律知识,教师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注重情景化的设计。在探讨安全教育问题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常见的危险情况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情景,如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安全事件。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讨论,了解并应对各种潜在的危险和挑战,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行为准则。

此外,在讲授“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课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调研,了解当地发生的具体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例如,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参观当地的交通流量大、交通安全隐患多的路段,了解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又或者,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安全教育讲座,与学生互动交流,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

(二)多元化原则

大单元作业应该具有多种不同形式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案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角度地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

在讲授“中华民族一家亲”这课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多元化的概念和意义,引导他们认识到尊重、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让学生阅读和学习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章节,理解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意义。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的话题或议题,例如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多元文化等,要求他们从多元化的角度思考和探讨该话题与“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关联。了解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学目标,收集相关数据和案例,并分析其可行性和成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发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和辩论,拓宽对多元化和民族团结的理解。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份个人总结,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包括对多元化理念的理解、如何促进民族团结的思考以及如何在自己身上实践,达成政治认同,形成统一的民族价值观。

(三)个性化原则

每个学生的兴趣、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大单元作业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制定“我们是班级的主人”大单元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班级的现状和问題,例如班级的纪律管理、交流情况、文化氛围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去改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班级问题,激发他们对于班级管理的认识。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可以设计任务不同的作业内容。例如:有的学生擅长文字表达,可以写一份班级行为守则或班规,制定班级制度;有的学生较为善于社交,可以组织班级活动,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团结;有的学生对于艺术方面比较感兴趣,可以设计班级宣传海报或文化墙,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通过这样针对个性化需求的任务设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并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在作业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并且给予必要的建议和帮助。

三、内容设计与实施方法

(一)选取适合学生年龄作业主题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程度和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作业主题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比如,对于低年段小学生来说,可以选取一些关注自身安全、健康、礼仪等方面的主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而对于中高年段学生来说,可以选取一些更加深入的社会问题或案例,帮助他们掌握现代法制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二)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

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制知识,并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和反思,进一步加强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方面的知识时,可以邀请法治校长进校园,为学生进行讲解和宣传,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法治教育基地,通过亲身体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三)创设情境与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应对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道德冲突情境,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模拟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他们体会道德抉择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与效果反馈

(一)多维度评价学生的表现

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该采用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从知识、态度和行为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在知识方面,可以设置一些实用的测试题,以此来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态度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语言表达和思想动态等方法,了解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态度和意识。在行为方面,可以考查学生对法律规定的遵守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实践行为。

(二)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也是思政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反馈中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学生表现不佳的领域和原因,并向学生进行详细解释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加强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结论

在新课标“双减”政策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与思考对于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注重实际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个体差异的考虑,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健波.“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创新设计的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04).

[2]陈春燕.论新课标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世纪之星—高中版,2022(27).

[3]王栋.大单元教学视域下作业设计探究[J].湖北教育,2022(S01).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双减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