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支架,助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2024-04-26 12:35王凤婷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

王凤婷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文章试图从搭建学习支架的角度,结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案例,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基本教学流程,即教师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序地提供相应的情境、方法、样例和评价支架,学生在这些支架的帮助下,习得知识,学会技能,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运用这样的教学流程,以降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的难度,给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情境支架;方法支架;样例支架;评价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就包含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语文学科与生活的综合”三个层面,很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很好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并且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可是语文教师在认识上都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很重要,在行动上却纹丝不动、止步不前。究其原因之一,还是因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起来太难太费劲,教师无方法可循,不知如何下手。下面笔者试图从搭建学习支架的角度,结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案例,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教学流程,以降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的难度,让语文教师在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有法可循。

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支架式教学的理念。他认为,教师应首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学习支架”,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知识技能。这里所说的“学习支架”,是指为促进学生顺利而有效的学习,根据学习目标及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在全面统整的基础上组织的学习内容,并提出具体的学习方法、策略与要求。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桥梁和中介,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行动路线图。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为学生的语言實践活动有序地提供相应的情境、方法、样例和评价支架,学生在这些学习支架的帮助下,会更容易习得知识,学会技能,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一、情境支架,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伊始,教师应创设一个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支架,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方面,其中的一个教学建议就是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并具体指出: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君子自强不息”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始,笔者结合当地刚刚发生的一件大事——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来创设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022年6月21日至23日,我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抗洪战士为挽救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积极与洪水抗争,充分展现我县抗洪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于是在设计活动时笔者先创设了一个情境:班级成立一个阳山电视台的“逆水行舟”的栏目组,报道我县的抗洪典型人物、抗洪典型事迹,展现我县抗洪战士自强不息的精神。然后在这样一个情境下,把全班同学分成三个活动小组:宣传标语组,负责采访场景的布置,写好宣传标语;采访活动组,负责寻找并采访抗洪典型人物;故事报道组,负责撰写、报道典型人物事迹。然后根据三个小组搜集积累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和典型人物故事作为材料写一篇演讲稿,最后在学习小组内选出一篇优秀的演讲稿,并派一名小组代表进行演讲比赛。这样就把本次活动的内容全部囊括在这一个情境中,缩小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范围(仅限于此次洪灾期间的自强不息的人和事);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被一个真实的任务驱动,都表现得跃跃欲试,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方法支架,指导学生掌握活动的方法

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兴趣后,接下来就开展活动。对于如何开展活动,学生此时还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的。这时教师就应当适时提供方法支架,让学生“有法可依”,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迅速有效地展开活动。例如:对于宣传标语组的学生,就传授他们拟写宣传标语的方法:可直接借用搜集到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也可以仿写名言警句,也可以原创。对于采访活动组的学生,就传授他们采访的步骤方法,由于这个步骤方法在语文书有提供,于是笔者就给学生提供了采访提纲的表格:

对于故事报道组的学生,就传授故事报道的步骤方法:首先,结合采访活动组的采访素材,撰写抗洪典型人物故事,要求内容要充实,主题要紧扣自强不息;其次,报道抗洪典型人物故事,要求结合相关照片视频并脱稿报道。在学生准备演讲时,则传授演讲的技巧方法:演讲内容要紧扣主题;演讲结构要条理清晰;演讲语言要轻重缓急;演讲态势要适当自然。

以上这些方法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快速进入活动中,少走弯路,提高他们活动的效率,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三、样例支架,提供学生掌握方法的范例

样例支架,一般是在提供了方法支架后,学生在学习上仍存在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提供的,比起抽象的方法支架,样例支架能更具体可感地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例如采访活动组的学生,他们之前很少接触采访的活动,于是笔者在讲了采访的步骤方法后又给学生提供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胜春在《透视新科技》电视栏目中的采访视频供学生参考。再比如演讲技巧,学生也是比较难掌握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笔者提供了清华才子梁植的《我的偶像》的演讲视频给学生观摩,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演讲的技巧方法。通过这些可视的样例支架,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对他们来说有难度的学习内容。

四、评价支架,帮助学生修改活动的成果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评价支架,这里,教师主要是通过提供评价量表给学生,帮助学生修改完善活动的成果。学生利用评价量表的评价标准,就能明白自己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做到什么程度才是优秀的。那么这个评价量表对学生就有很直接的指导作用,学生就会根据评价量表的要求来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成果。例如下面的这个评价量表就是本次活动第一课时三个活动小组的评价量表:

三个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对照这个评价量表,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小组做得好不好,好在哪儿,哪儿还需要改进,再修改完善自己的活动成果。再比如下面的这个评价量表是第二课时演讲比赛的评价量表:

学生通过这个评价量表,就可以比较全面具体地知道演讲的各种技巧,在演讲时就会刻意地按照高分的标准去做,这对提高学生的演讲效果很有帮助,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始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情境支架,活动开展过程中提供方法支架,在提供方法支架后学生理解还有难度时就提供样例支架,在活动最后提供评价支架。以上四种支架的有序搭建,可以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大大降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的难度,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片天地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荣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语文综合性学习
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绽放异彩
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角色重构初探
“离散式”和“整组式”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路上
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对小学五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探析
信息技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