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2024-04-26 07:13曾燕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关爱学生家校沟通师爱

曾燕

摘 要:师爱是严与爱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包涵了高尚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应对学生多些理解和关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家长经常沟通,不断调整教育方法,让我们的爱沁入孩子的心田,让真诚的爱温暖孩子的童年。

关键词:师爱;家校沟通;关爱学生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深刻地理解到,教育就像是一项充满爱的职责,而这种爱并非普通的亲情,它超越了母性的关怀,更甚于朋友的关怀,甚至超过了感情的关怀。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结合,是理智科学爱,是积极主动爱。这种爱包涵了高尚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笔者的工作生涯中,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师生关爱是基础

在班级教育过程中,当学生表出“问题行为”的时候,教师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关怀。据心理专业人士所述,“爱是优秀教育的基础”。有这样的一位学生小张,她父母离异,妈妈到外市工作,她和外婆、外公、表妹住在一起,外婆脾气比较暴躁,孩子一有问题就会破口大骂。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又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总感觉到自己不如别人,形成了自卑的个性。由于没有家长的监管,孩子没有养成学习习惯,经常欠交作业。

一年级刚开始接手这个班的时候,由于对班上的学生都不太了解,笔者发现她经常欠交作业,而且作业非常马虎。笔者觉得很奇怪,一年级的学生很少会欠交作业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笔者就问她:“你为什么不做作业呢?你的爸爸、妈妈晚上有没有检查你的作业呢?”不管怎么问,她就是低着头,不回答。笔者把情况反映给她的家长,希望家长能督促她完成作业。后来的一段时间,这个女生能够完成作业,但字体还是非常马虎。再过一段时间后,她又不做作业了,由于总是她的外婆接送她上下学,有一天,笔者在学校门口看到了她的外婆,把情况反映给她的外婆,她的外婆说:“好的,老师,我知道了,她又不做作业。”听了她婆婆的话,笔者觉得很惊讶。于是笔者开始观察这个女生,发现她平时也不爱说话,下课了也不会和同学们一起玩,总是感觉到她很忧郁似的,脸上从来没有看到过她的笑容。笔者感觉到不对劲,找到她的家长沟通后才知道她的情况,原来她的父母离异,妈妈又去了外市工作,她和外婆、外公、表妹生活在一起,兩位老人家带着两个孩子也不容易,管好她们的起居饮食已经很不错了,对孩子的学习就难以监督了,每次如果老师反映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她外婆就会打骂她。

笔者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后,就找来学生和她好好地谈话,先和她聊聊她的父母,说:“妈妈在哪里工作啊?她什么时候回来过呢?”说到妈妈,这个孩子流露出一丝的笑容。笔者又说:“妈妈去到那么远工作也不容易啊,我们是不是要先把自己的学习管好,不要让她担心啊?”孩子又沉默了,她应该认识到自己之前这样是不对的。笔者又说:“如果你学习上能自己管好自己的,每天认真完成作业的话,婆婆就不会骂你了,是吗?”她点点头。从此以后,笔者课堂上多关注她,经常找她来聊天,鼓励她和同学们一起玩,让她知道老师和同学是很关心自己的,让她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笔者还让小江同学对她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让她慢慢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对于小张这样的学生,笔者亲近她,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师爱去温暖她,用真情去感化她,用道理去说服她,从而促使她主动地改正错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同学的力量有时会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因此,笔者采取“一帮一”结对子方式,让她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快乐。通过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工作中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信心是秘诀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学生终究能够得到转变。在引导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事实已经证实:关爱是基础,但这还不够,在教育张同学的过程中,笔者还善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她的内在动力,培养她的自信心。

通过平时的观察,注意到小张同学是一个很善良的孩子,很乐意帮助他人,劳动的时候也特别积极、认真,也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于是笔者就特意在班上夸奖她,并让她帮助别人,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让她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家长沟通是关键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要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交流在家里、学校的表现。笔者和她外婆好好聊过,说孩子出现问题不能只用骂或者打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要好好教育,要多给予关爱,因为她的父母已经不在身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一定要改变这种教育方法。她外婆也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教育方法是不对的。后来笔者还找到她的妈妈,也和她反映了孩子的情况,希望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平时尽可能多给孩子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等等,多关心孩子的情况,多给予孩子关爱。

经过笔者和家长达成共识,齐抓共管,一段时间后,这个孩子慢慢开始有所改变了,下课会和同学一起玩了,脸上也经常看到她灿烂的笑容了。课堂上也能主动回答问题了,作业也比以前认真多了,再也没有欠交作业的情况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许多。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对待学生,我们必须视自己为他们的朋友,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却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变成了一盏温暖的心灯,给他们方向和希望,也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所以,我们不妨经常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说不定哪一句,就变成了一个孩子成长之路上的指明灯。让我们的爱沁入孩子的心田,让真诚的爱温暖我们的教育生涯,让真诚的爱温暖学生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常艳春.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良影响[J].家庭与家教,2004(04).

[2]王兆先.家庭教育词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

[3]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关爱学生家校沟通师爱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博爱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
浅析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情感管理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