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手,守护心灵之花

2024-04-26 07:13梁靖然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家校合作

梁靖然

摘 要:一位三年级的男生,情绪过于激动,经常因为与其他同学产生矛盾,无法控制情绪,做出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為。心理老师通过与家长沟通,转变家长教育观念,通过案例分享叙事疗法,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帮助该生进行心理赋能,提升情绪调适能力。通过与家长携手共进,该生情绪控制能力有所提升,会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控制情绪,在人际交往中获得良好提升。

关键词:家校合作;情绪控制;人际交往

一、个案概况

(一)基本情况

小L,男,9岁,小学三年级。个子矮小,身材瘦小,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该生性格活泼兴奋,做事不顾后果,经常因此造成与其他同学间的矛盾。该生情绪控制力较弱,与同学发生矛盾后会用激烈的情绪行为进行反抗,情绪与行为异常冲动,不计后果。但只要离开事发地,他能迅速平复情绪。

主要家庭成员及关系:家庭结构完整,有一个妹妹,与父母同住,本地人。父亲常年忙于工作,压力大,脾气暴躁,常用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母亲主要负责照顾两个孩子,其情绪较为激动,容易发怒,教育手段比较单一且粗暴。

(二)主要问题

小L做事不考虑后果,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情绪容易带动行为,产生伤害自己、同学、老师等行为。自我效能感低,总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

案例1:在下课与同学玩耍的时候发生矛盾,引起他情绪的爆发,把情绪发泄到其他无关的同学身上。

案例2:午托吃午饭时,他想跟其他同学讲话,因此离开位置被其他同学批评了几句,他生气地在课室大发脾气,午饭一口也不吃,并且事后老师处理的时候他用手敲自己脑袋,并反复认为大家都讨厌自己。

案例3:上语文课的时候,故意扰乱身边同学听课,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语文老师把他的位置调到了课室的最后一行。面对老师的调位,他生气地用椅子砸地面。

二、分析评估

(一)问题评估

结合上述案例,笔者观察到小L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较弱,容易因为与他人矛盾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同时伴随攻击他人或伤害自己的行为。当小L的行为被约束和规范,让其离开事发地后,他能快速自己调控情绪,让情绪平复。当他处于稳定的情绪时,能正常进行学习与生活,能正常地与他人友好相处。除此之外,由于他接受负面评价过多,因此对自我认知产生偏差。

因此,笔者评估小L的问题属于由人际冲突中引发的情绪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与人发生冲突,用暴力,惩罚他人和自己等方式表达情绪。

(二)个案概念化

1. 心理学因素

小L精力旺盛,易冲动,性情急躁,属于胆汁质气质。小L处于三年级,生活经验不足,当他遇到遭受他人指责批评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情绪调节能力较弱,难以释放心理压力,容易情绪激动,产生错误行为。

小L确诊患有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有难以保持注意力、多动冲动等行为特点。小L容易沉浸在一种突出情绪中而难以注意到事情的其他方面,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因为没有理解到其他同学的意思,而错误地进行自我防卫,情绪爆发。

2. 家庭环境因素

小L为家中长子,母亲不仅需要工作,还需要照顾妹妹,面对小L,母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母亲容易情绪激动,通常用打骂的方式应对。父亲常年忙于工作,压力大,脾气暴躁,常用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辅导目标

短期目标:正确面对消极情绪,学会缓解消极情绪,学会情绪的合理表达,减少与他人的摩擦与矛盾,提高自我认知。帮助家长改变教育方式,营造和谐正向的教育。

长期目标:提高小L情绪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小L与同伴间的相处,学习与同学交往的正确方式。

四、辅导过程

(一)家校交流,稳定情绪,转变家长教育观念

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小L情绪爆发时容易产生错误的行为,很大原因是模仿家长的行为。父母错误的教育手段成为小L的模仿对象,并会把错误的行为转移对待其他同学。因此,辅导的首要任务是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认识小L的问题,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小L的父母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但爱之深责之切,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都忍不住批评。在与小L父母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母亲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每次听到小L在学校闯祸,都会精神紧张,忍不住用打骂的方法教育。因此,为了能够创建平和的家庭环境,选择以后只跟父亲反馈小L在学校的问题。而父亲担任孩子在校问题的教育者与反馈者,成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帮助学校老师共同处理小L的情绪行为问题。

在交流的过程中,小L的父亲也反映:“我比较暴躁,有时候忍不住就要打骂,他妈妈也是长期因为他的学习问题变得对他比较严厉,打骂也是经常有的事情。”在听完老师反馈经常打骂的危害后,小L父亲也深有所感:“不知道是不是打骂太多导致他现在敷衍的态度。”

感觉父母的态度转变后,我们也给予小L父母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例如离开策略、冷静策略、自我提醒策略、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让家长在处理小L情绪问题之前,先处理自己的情绪,伴侣之间相互提醒,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再与孩子进行教育与交流,营造平和的家庭氛围,不让消极的情绪转移施加到孩子身上,成为孩子学习控制情绪的榜样。

(二)家校互助,方法交流,提升情绪调试方法

在上一阶段,了解父母对小L情绪调适能力的培养欠缺有效的教育方法。面对小L产生的情绪问题,父母一般采取批评说理、禁止行为、打骂等单方面强硬的手段进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小L因为接受过度的消极评价而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和理解自己。同时,小L在家的情绪受到压制,在脱离父母的管制时,例如回到学校,则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其他同学身上,甚至会把父母对他的惩罚手段运用到其他同学身上。

为了改变小L的现状,让小L在家在学校都能稳定控制情绪,给予小L父母面对小L情绪激烈时有恰当合理的方法进行教育,笔者与家长进行了方法的讨论与交流,让学校与家庭的方法教育上相互改进、达成统一。

1. 首先,笔者分享处理小L午托发脾气时的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享在处理小L情绪调控的方法——叙事疗法。叙事疗法能够让人与问题分开,帮助小L建立改变的自信,提高小L的自我认同感,让小L从客观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1)处理当下情绪。

面对小L情绪失控时,先让小L离开事发地,用深呼吸、数数的方法帮助他冷静下来。

(2)人事分离,客观分析。

通过情景扮演的方法,引导小L说出自己在午托场地大吵大闹的原因,是受到生气的影响。回想本学期所学的《情绪小怪兽》的绘本中,小L立刻明白是生气小怪兽影响着自己。通过引导,小L明白生气小怪兽出现是为了让他能够阻止其他同学继续批评他。笔者继续反问:“那生气小怪兽的出现能够帮助你不被其他同学责备吗?”小L想了想摇摇头说:“不行。反而又被老师批评了。而且也会让朋友难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引导与反问的方式,让小L了解生气小怪兽出现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引发他思考调控情绪的方法来减少与他人的摩擦。

(3)多留意小L的正向行为,寻找例外故事。

小L受到的批评很多,反而让他十分珍惜每一次的表扬。因此在学校,为了多留意小L正向的行为,笔者给予他好行为存折本,让班主任记录小L的正向行为,让小L关注自己的良好表现,帮助他巩固正向行为,减少错误行为的出现,提高小L的自我认同感。也希望在家庭中,家长在发现小L的好行为,也能记录到存折本里。

小L:老师,小Z今天说我了,我把这件事记录到小本子的方法,把生气小怪兽赶走了。

师:这个方法很好啊,你可以用这个转移生气的方法,帮助你赶走生气小怪兽。这个进步我一定要帮你记录到好行为存折本上。

2. 小L父母听了,十分赞同。同时在过程中也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能有进步改变,希望老师能在这方面给予他多一些鼓励与认可,给他看到自己努力改变后是可以获得老师的赞赏,让他更加有动力前进。也希望老师能够把小L好的行为通过微信反映给我们,我们能够在家里表扬鼓励他,同时也给予我们教育的动力与信心。”

(三)家校医院,携手合作,三方结合相辅相成

在觉察小L出现情绪问题并开始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的行为时,笔者经过家长允许,给小L做了中小学生心理量表,发现小L心理压力较大,为此,给小L父母心理援助热线的联系方式,让小L及父母能通过热线缓解情绪压力。当小L的行为愈发严重,并且出现类似ADHD行为时,笔者委婉地建议家长带小L做个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小L患有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治疗过程中,提醒家长定时复查,及时向医生反馈小L的行为变化,及时调整药量,并且询问医生寻找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小L。

五、效果与反馈

(一)輔导效果

小L反馈,在和同学产生矛盾的时候,有时能用文字记录、告诉老师、离开缓解深呼吸等方式帮助自己控制生气情绪,也因此收获了比原来更多的友谊,找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小L父母反馈,自己有意识地不要用打骂的方式进行教育,尽量好好说话,夫妻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而小L的情绪也在后面的日子有所改善,生气无法控制行为的次数有所减少。

科任老师:小L在课堂上随便发脾气的次数减少,能够与同学和谐相处。

(二)辅导反思

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可能不是因为学生自己想这么做,而是因为他身体原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发觉学生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帮助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用正向的角度鼓励学生,欣赏他闪亮的一面。只有不断地重复学生的闪光点,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人尊重与热爱,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燕芳.放下捏紧的拳头——运用焦点解决助力小学生情绪管理的个案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0).

[2]李约翰.打败“喷火龙”——叙事疗法和行为疗法用于小学生愤怒情绪的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08).

[3]任清.榜样示范矫正小学生肢体攻击行为的辅导案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4).

[4]邵静.正向结盟,走出心理危机学生家校沟通困局[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3).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家校合作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浅析校园心理剧的应用及其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