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间套大豆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

2024-04-26 07:4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3期
关键词:套作抗病大豆

玉米和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本文探讨了玉米间套大豆玉米病虫害控制技术,分析了套作对于病虫害防治的影响,总结了玉米和大豆套作的优势,提出了针对玉米病虫害的控制策略,旨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借鉴参考,并助力农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1玉米间套大豆技术特点

1.1控制病虫害

套作种植可以利用大豆的抗病能力来避免病虫害发生。大豆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异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增强植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抑制玉米病害发生[1]。大豆也能够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增强土壤生物活性,进而促进植物生长,降低土壤病虫害发生率,对于玉米螟、玉米象、玉米晚疫病等病虫害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1.2提高土壤肥力

大豆是一种优秀的固氮作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氨氮。通过种植大豆,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从而为玉米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除了固氮的作用,大豆还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由于大豆根系发达,可以穿透土壤深层,形成良好的根系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和透气性,有利于玉米生长和根系发育。此外,大豆种子富含蛋白质和油脂,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和食品原料,可以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

1.3降低生产成本

玉米间套大豆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而且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大豆的固氮作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需求,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成本。例如,在玉米间套大豆时,可以采取间作的种植方式,即将玉米和大豆交错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这样可以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减少土地租赁和购买成本。同时,玉米和大豆生长也可以互相促进,提高两种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2]。

1.4提高农产品质量

玉米和大豆套作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大豆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对土壤的污染,这不仅可以提高玉米产量,而且可以提高玉米品质,如增加玉米糖分含量、改善玉米口感等。此外,通过种植大豆,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而减少对环境和消费者健康的危害。同时,通过套作种植,还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保护土壤资源和水资源。

2玉米间套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1选地

在玉米间套大豆种植过程中,选地工作非常重要。应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进行种植,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应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在进行土壤消毒时,可以使用化学消毒剂或生物有机消毒剂。化学消毒剂主要指有机磷类、杀菌酮类、氯氰菊酯等,可以对土壤中病虫害进行有效杀灭。而生物有机消毒剂主要指利用生物体内的微生物、酶等来进行土壤消毒,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3]。此外,种植土块大小也需要注意。在玉米间套大豆种植过程中,一般建议采用小块土地种植,以方便管理和控制病虫害发生。同时,应尽可能避免种植同种作物,以减少病虫害连续发生。

2.2选种

为了提高套作效果,应选用抗病虫性较强的玉米和大豆良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作物抗病虫性。选择抗病虫性较强的良种也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风险。对于玉米而言,选用耐旱、抗倒伏、高产、抗病虫性强的良种,如石化1号、田九优381、玉米博物馆108等;对于大豆而言,应选用耐旱、抗倒伏、抗病虫性强、丰产的良种,如黑龙江大豆41、黑大豆17、东北豆1号等。除了良种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也可以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例如采用合理的施肥措施、适时的播种时间、合理的植株间距等。

2.3施肥、整地、起垄、覆膜

施肥是玉米和大豆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在套作中,大豆具有固氮作用,能够通过菌根固氮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有机氮,从而改善土壤肥力。种植前应进行土地整地,使土地平整、细碎,有利于根系生长。然后进行施肥,应根据土壤质地和作物需要进行科学施肥,包括基础施肥和追肥[4]。此外,在玉米间套大豆种植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起垄覆膜的方法,通过覆盖塑料薄膜来保持土壤温度、水分和营养的平衡,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发生。

2.3.1播种适时,植株间距合理

在套作中,玉米和大豆生长周期不同,可以避免同种作物连续种植的问题,减少病虫害发生。适时播种也是影响套作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玉米最佳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而大豆最佳播种时间则在5月中旬~6月上旬。选择播种时间时,应結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判断。此外,合理的植株间距也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关键措施之一。合理的植株间距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植株光合作用效率,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一般来说,玉米和大豆植株间距可以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玉米和大豆植株间距可以控制在50 cm左右,以保证作物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光照。

2.3.2病虫害防治

针对不同病虫害,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玉米螟、玉米象等害虫可以采用黄板、灯诱、化学防治等方式进行控制。而对于玉米病害,如玉米花叶病、玉米大斑病等,可采用病害防治剂进行喷洒。此外,保持田间卫生也是一项重要的病虫害控制措施,及时清除玉米田间落叶、秸秆等有害物质,防止病虫害滋生和繁殖。同时,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防性喷药。在玉米生长初期和幼苗期,可选用效果较好的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定向喷洒,达到防治目的[5]。例如,常用的杀虫剂有氯氰菊酯、吡虫啉等,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比如喷施辣椒素、菌酵素等,这些天然的生物制品病虫害防治效果良好。玉米间套大豆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效果见表1。

玉米和大豆套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虫害、增加作物产量等。在套作种植过程中,农民需要注意种植技术细节,适当施用有机肥料和杀虫剂等,从而更好控制病虫害。通过玉米和大豆套作种植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好的效益和环境保护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中婧.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虫害种植技术探究[J].种子科技,2023,41(2):96-98.

[2]许恺,许占国.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的种植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5):199-201.

[3]王泽龙,姜莉.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种植的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2):208.

[4]王艳玲,宁辉荣,唐万林.试论玉米间套大豆控制玉米病害种植的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7):139.

[5]王心星,荣湘民,张玉平,等.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模式效果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9):13-19.

(东阿县农业农村局李潇倩)

猜你喜欢
套作抗病大豆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葡萄新品种 优质又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