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分阶段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2024-04-26 07:4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3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分蘖秧苗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水稻生产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气候改变,会对其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水稻生长速度缓慢,籽粒不饱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田间管理的难度。为了提升水稻品质与产量,需要分阶段对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措施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种植的科学性。本文从苗期、分蘖期、种植中后期、结实期四个阶段对水稻田间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水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

1苗期水稻温度管理技术

出苗前,温度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控温技术可以提高水稻出苗率,但要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区间。若苗床温度达到36℃,此时温度偏高,需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否则容易造成秧苗烧焦等问题,对秧苗出苗有不利影响[1]。从出苗到齐苗是相对重要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苗床温度必须保持在30℃左右。在育苗阶段,当幼苗长出一芯一叶,要将苗床温度降低至25℃左右。通常情况下,当苗床温度超过15℃时,就要立即进行通风,以免气温继续升高。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还需要加强夜间苗床温度管理工作,将保温设施覆盖在苗床表面,最大程度上降低气温下降对幼苗造成的伤害。在栽种期若出现霜冻或其他恶劣天气,可采用灌水保护的方式,待天气回温后,再开展排水工作。秧苗长出2片叶子后,也要对苗床温度进行及时管控,此时苗床温度以20℃为宜。但该阶段苗床温度的设定需要结合秧苗的具体生长情况决定,保证育苗床温度在适当范围内,并注意通风。在解开苗床前1周,要进行完全通风,若此阶段气候条件较差,如出现阴雨天气,就要将通风口关闭,否则幼苗后续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2分蘖初期水稻田间管理

在分蘖初期,追肥工作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中,氮肥是必不可少的。分蘖初期秧苗生长温度在32~34℃为宜,此温度下,水稻秧苗分蘖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初穗量。在水稻分蘖初期、光照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幼苗生长速率较缓,且需要经历较长的分蘖期。若光照严重不足,幼苗将会大量死亡。因此,在分蘖前期田间管理中,应注意光照情况[2]。除此以外,还要注意控制水分,但不能过量,否则秧苗缺氧,也会对分蘖期秧苗生长产生影響。若水分过少,秧苗容易出现干枯等问题,可能导致秧苗干涸而死。

3中后期水稻田间管理

3.1水肥管理

搁田控苗是水肥管理首要步骤。通过搁田控苗能够有效改善田间环境,减少秧苗无效分蘖,为水稻植株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同时提升水稻植株抗倒伏、碳代谢性能。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水稻生长状态容易受到影响,营养水平较低。此时,可适当推迟搁田控苗时间。在水稻生长状态较好的情况下,要做好搁田控苗工作,并以整田分蘖占预计穗数85%为关键节点开展作业。此过程中,需要对搁田控苗水平进行严格、准确把控,最大限度地保证水稻生长及土壤处于最佳状态。此后,提升水稻生长速度,快速萌发出新的根茎与淡黄色稻株叶片,高峰苗穗数须达到高产理想穗数的1.3倍,若采用抛秧等栽培技术,需将高产理想穗数的1.4倍作为衡量标准[3]。搁田控苗完成后,要尽快复水,构建浅水层,从而节约灌溉水量。

在水稻收获前1周,断水落干,做到断水养老稻,提高稻米品质。

关于分蘖中后期的施肥管理,需要控制施肥量。要对水稻分蘖程度进行细致观察。若已达到基本苗数,水稻叶色深绿,就需要适当降低肥料用量,并加强对水稻长势长相的观察。如水稻叶片逐渐呈黄色时,需要增加氮肥等基础肥料用量。此外,在施肥管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气候条件的变化,阴雨天稻苗的各项生理功能较差,需减少施肥量,在阳光充足的天气条件下,稻苗的各项生理机能均已基本恢复,此时可适当加大肥料用量。就不同肥料用量而言,一般以氮肥20%、钾肥80%为宜。

3.2茎叶管理

在充足的光合作用下,水稻籽粒饱满。为了提升水稻籽粒饱满度,需要在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光合作用的积极作用,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累积有机物,以此实现水稻高产。基于此,为保证水稻叶片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必须先观测水稻叶片的覆盖度,才能使其达到科学、高效的栽培目的。若单位面积水稻种植目标是9 000 kg/hm2,则在水稻灌浆阶段,其绿叶覆盖系数应在6左右,而在水稻黄熟期,该系数则应在4以上[4]。

为提高产量,降低茎叶早衰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应适时喷施叶面肥,提高植株活力,促进叶片光合活性。水稻抽穗后,其根系吸收性将会受到直接影响,在灌浆结实阶段,茎、叶可以将部分养分输送给籽粒,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氮素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水稻对氮素等的吸收。在水稻茎叶向稻谷运输营养物质的过程中,部分叶鞘、叶片中的氮元素被消耗,叶片容易出现缺氮的情况,叶片枯黄死亡概率增加。基于此,需要增强水稻种植过程中氮元素的补给,确保水稻能够及时、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一旦发现水稻种植期间出现早衰问题,要及时补充肥料,如按1:3配置0.4%磷酸二氢钾与1%尿素混合喷雾等。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要长时间维持干湿交替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应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来选择最佳的停水时机,避免过早停水,会影响水稻结实率。

3.3虫害防治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容易发生病虫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等。因此,还要对水稻生长中后期虫害防治给予重视,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强化对水稻病虫害防治。例如,可使用吡虫啉喷雾防治稻飞虱;使用噻呋酰胺等药剂防治纹枯病,亦或使用三环唑等药剂对水稻破口期高发稻瘟病进行有效防治。水稻二化螟常出现于7、8月份,此时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进行防治。

4结实期水稻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要防止水稻早衰,另一方面,也要尽量做好根系维护工作,提升水稻籽粒饱满度,提升水稻产量与质量。因此,在结实期,要先做好排水灌溉工作,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排水,增加环境中的水分,有利于花蕊传粉,同时还要保证土壤水分。但此期间,要避免过多浇水,两次灌溉、浇水之间要有一定间隔。为了更好地维护根系,这一时期要尽量降低外界和人为的影响,使水稻自然落干。进入完熟期后,要开始水稻收获工作,该阶段的田间管理也至关重要。在水稻收获阶段,要注意观察天气变化,最好在天气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使用收割机等机械设备进行收割,具体收获方法可结合土壤实际情况确定,如在平原地区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要科学选择水稻收割时间,切忌过早或过晚,否则也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5]。

水稻是中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水稻种植期间,分阶段对其进行田间管理能够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水稻产量及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工作是覆盖水稻生长全周期的,且对田间管理科学性、合理性要求较高。因此,开展水稻种植田间管理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水稻生长各阶段情况,最大程度上为水稻安全成熟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远东.水稻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3(6):53-55.

[2]王小丹.水稻种植与田间管理技术[J].基层农技推广,2023(1):92-95.

[3]张玲,何莉,王伦,等.汉中地区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22(6):43-45.

[4]宋石.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探究[J].广东蚕业,2021(10):80-81.

[5]董春梅,刘爽,田国龙.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究[J].南方农业,2021(26):3-4.

(河南省范县农业农村局张敏)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分蘖秧苗
无花果田间管理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农民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