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4-04-26 07:47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3期
关键词:霉菌病化学防治磷肥

玉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一直是广大农民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从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施肥管理、灌溉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并结合玉米常见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农民提高玉米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1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土壤准备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土壤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测试,控制土壤pH值,保证其在6.0~7.0。其次,在秋季进行深翻耕作,疏松土壤层,有利于根系发育,同时还能增加土壤保水性和保肥性。最后,在深翻耕作后,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为后期玉米生长提供养分支持。通过以上土壤准备措施,可以为玉米生长创造更为优良的土壤条件,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1.2选种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选种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品种,如耐旱、抗病虫、适应性强品种,以确保玉米能够在当地环境中生长良好。其次,选择高产优质的品种,如鲁农10、鲁农13等优质品种,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等优点,能够为玉米高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最后,选择适应当地种植习惯的品种,提高玉米生长适应性,为后期生长和收获提供保障,提高玉米种植效益[1]。

1.3播种技术

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中,播种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一般春季在3月下旬~4月初播种,夏季在6月下旬~7月上旬播种。其次,需要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春季每公顷土地播种约180~225万株,夏季每公顷土地播种约180~225万株。最后,需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湿度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春季播种深度为3~5cm,夏季播种深度为5~7 cm。通过合理的播种技术,能够提高玉米发芽率和生长率,为后期生长和收获提供保障。

1.4施肥管理

1.4.1氮肥

玉米生长期对氮的需求量较大,其中生长初期需要较少的氮肥,而进入抽雄期后则需要大量氮肥,氮肥施用应该分期进行。在施肥前,需要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氮素含量,结合生育期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量的氮肥施用量。一般来说,每公顷土地施用1 200~1 500 kg氮肥为宜,其中春季玉米在抽穗前施用约1/3的氮肥,剩余的在抽穗后分2~3次进行施肥;夏季玉米则需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抽穗前进行1/3的追肥施用,剩余的在抽穗后分2~3次进行追肥施用。同时,应注意控制施肥时间和施肥量,避免一次性施肥过多,导致氮肥淋失和浪费。合理施用氮肥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够减少施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重收益。

1.4.2磷肥

磷肥是玉米生长发育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和发育,提高玉米光合效率和抗病虫害能力。磷肥施用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要结合土壤磷素含量和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来确定施用量和时机。在土壤磷素含量较低的地区,可以适量增加磷肥施用量。一般来说,磷肥施用可以分为基肥和追肥2个阶段进行。在施用基肥时,可以将磷肥掺入耕地深层,以便根系吸收。在追肥阶段,可以选择适宜的磷肥种类和施用方式,如磷酸二铵、磷酸三铵、复合磷肥等,以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

1.4.3钾肥

在玉米生长期,特别是在玉米孕穗期和籽粒灌浆期,植株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施肥时应特别注意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玉米生长初期对钾的需求相对较少,但在玉米生长后期,特别是玉米孕穗期,植株对钾的需求量增大,此时应适量施用钾肥。钾肥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性质、肥力状况、气候条件、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沙质土壤或肥力较低的土壤应适量增加钾肥施用量,施肥量一般控制在每公顷土地300~450 kg左右。

1.5灌溉管理

灌溉是玉米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优质。在玉米生长期,尤其是在生育期,要控制好土壤湿度,使土壤湿度维持在70%以上,以满足玉米生长需求。在春季生长期,需要适当增加灌溉量,以保证玉米生长需求;而在夏季生长期,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水分容易流失,需加强灌溉管理,避免土壤干旱,以保证玉米产量和品质。需要注意的是,灌溉水质也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选择水质好、无污染的灌溉水源。同时,还要注意灌溉方式,尽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分浪费。

2玉米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

2.1玉米螟

玉米螟虫是玉米主要害虫,它会在玉米幼苗期到成熟期对玉米植株进行危害。玉米螟虫危害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被啃食,出现斑点、穿孔、黄化、干枯等现象,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导致玉米减产或死亡。常见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其中,化学防治可以使用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毒杀剂等药剂,但需要注意药剂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及安全保护措施等。生物防治可以通过使用玉米螟虫天敌进行控制,如绿头姬小蜂、寄生蜂等。农业措施包括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适量施肥、加强灌溉管理等,以减少玉米螟虫的危害。综合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措施,可以最大化地达到防治效果,并保护生态环境[2]。

2.2玉米象

玉米象是一种对玉米造成重大危害的害虫。它主要危害玉米幼苗期和灌浆期,造成玉米叶片损伤、花粉流失、玉米粒重减轻等问题,导致玉米产量大幅降低。可以使用玉米象昆虫毒杀剂进行化学防治,但是需要注意使用时机和药剂使用量,避免过度使用危害环境。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如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适量施肥、加强灌溉管理等,可以减少玉米象危害。此外,农民还可以采用轮作、间作等措施,减少玉米连作造成的土壤疲劳,从而减少玉米象危害。

2.3玉米霉菌病

玉米霉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给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带来很大危害。玉米霉菌病主要通过玉米种子传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玉米穗粒发黑、腐烂等症状,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选择病毒和病菌检测合格的种子,可以减少玉米霉菌病发生。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防止玉米种子和幼苗受到感染。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措施需要注意药剂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及安全保护措施等。可以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和有益微生物,如三叶霉菌、赤壳树皮杆菌等,对玉米霉菌病进行生物防治。这些微生物可以与霉菌竞争,从而减少玉米霉菌病发生。

2.4玉米锈病

玉米锈病是由锈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常见于玉米生长期。锈病病害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黄斑、枯死、凋萎等症状,从而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严重时还会导致减产。通过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如适时翻耕、合理施肥、注意间作轮作等,可以减少玉米锈病的危害[3]。同时,定期清理田间杂草、秸秆等,减少病菌在田间的存活量,也有助于防治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专门针对锈病的药剂,以达到抑制病菌生长繁殖的效果。但是,使用化学防治措施需要注意药剂使用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机及安全保护措施等。

参考文献

[1]宋世军,白倩,贾真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7):22-23.

[2]张举.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6):41-42.

[3]汤蕾.优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智慧农业导刊,2022,2(9):83-85.

(東阿县农业农村局吴春英)

猜你喜欢
霉菌病化学防治磷肥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罕见疾病袭击印度新冠患者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霉菌病诊疗中的应用
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