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颂春华 硕果绽秋实
——论紫砂“春华秋实”的造型设计与文化内涵*

2024-04-27 03:42
陶瓷 2024年3期
关键词:春华秋实紫砂笔者

顾 婷

(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 江苏 宜兴 214221)

《后汉书》有言:“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春华秋实”除了字面意义的四季更迭,自古至今,更常指代事物因果关系之形而上的哲思。春耕秋收的隐喻,在艺术实践的领域,可以引申为艺术家将经验与反思,融入于新的创作生产,这一持续、周而复始的迭代过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从事紫砂艺术创作的经验,为“春华秋实”这件作品赋予“不为繁华易素心”的独特美感,祝福紫砂艺苑百花齐放的同时,寄愿美丽祖国繁荣昌盛。

1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

艺术探索永无止境,陶都宜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新的自然风光,给紫砂艺术创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深度体验宜兴的风土人情,将设计美学融入紫砂创作,是笔者形成个人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入口。

笔者在“春华秋实”的创作中,寄予了多元化的美学考量,力求还原自然之美,进而创造一种和谐的秩序。在紫砂器的方寸之间,打造一种有趣味、有感知、被认可的场域,诠释“春华秋实”的喜悦与从容。

作品“春华秋实”运用了传统技法,全手工制作成型。造型取义“秋实”,呈现一个奖杯的形态,设计简洁、明快、大方,传达了一种激昂向上的力量,并深刻展现自然、时间与生命的永恒主题。

壶体提取奖杯的基本元素,进行抽象化再处理,采用曲线来呈现自然美的多样性。宽肩、鼓腹,逐渐收腰至壶底,身筒高挺圆润,壶盖内嵌壶口,壶钮置于盖顶中央。曲线连贯,如一首畅快淋漓的曲子,直抒性情,过渡不拖沓。不同的曲线组合,不仅有着流畅的几何之美,更蕴含着智者之思,寓意生命的丰富多彩。壶身上丰下敛,平口圈足,虽为光素器,却达到了花器的仿生魅力;同时简约灵动的线条变化,呈现出动静韵律,犹如款款而来的女子,身形丰腴,端庄优雅。通过紫砂温润的肌理予以表现,凝聚了当代雕塑的创作手法,造型简约大气,庄重优雅。

“韵”的审美是东方极为重要的灵魂,紫砂是线条的艺术,在经典紫砂作品中,经常出现通过曲线的缠绕呼应趋势,来表达韵味的造型设计。“奖杯”寓意着一种人生的成果,所以“春华秋实”的壶身也如果实般饱满圆润,有着生命的张力,给人喜悦感,又具备器皿的典雅稳重。作品的取材虽然新颖,却也承接着传统的雅韵,优雅而饱满的神韵由内而外流露,端庄大气而又秀外慧中。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奖杯”不仅仅是对个人成绩的认可和奖励,更是对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的高度认可,是丰收的喜悦,是岁月的馈赠,艺术家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突破自我的竞胜之心。笔者以女性的创作视角,赋予作品雅致、柔和、细腻的质感,于简约的风格中,透露出一种鼓舞人心的气魄美,艺术魅力跃然其间。

2 自然之味万物有灵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妙不可言,紫砂艺术创作灵感既来自于自然,又融合紫砂艺师们独特的创造性想象。在紫砂艺术创作中,即使几片叶、几株草,无不烂漫自然,充满生机,充溢着天地间的纯朴、旷远的自然美。

笔者在紫砂艺术创作中,不仅追求器物功能上的完善,更期望达到“状物传神”的要求,追求较高境界的抒情。情感是抽象的,情感的表达需要艺师在设计中,考量壶友在精神层面的诉求。通过对人们情感诉求的充分把握,总结归纳出每一个器型独特的属性及其附属的情感,让人与空间产生情感的链接,最终构筑成紫砂茶道器的独特情感表达。

生活与艺术,不应以堆砌满载诠释,而是内心与所见的契合。在创作“春华秋实”的过程中,笔者沿用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思路,用欣赏的视角观察生活日常,线条的简约,让壶身的这个装饰变得抽象而富有生动感,线条在壶身流转,轻松又欢快。这就是笔者想要表达的创新的喜悦和乐趣,如同耕耘。

对于女性创作者来说,花卉则常常充满了自述性,是自我探索的代表、自我解放与赋权的途径。笔者将壶钮设计成一朵迎春花,具象而富有朝气,与壶身的抽象表达相映成趣。盛开的迎春花娇柔轻灵,给人以恬淡宁静、端庄秀丽之感,在鲜艳中含有幽雅气氛的独特风格。化自然为艺术之美,突显出一股春的气息,使人感悟出春潮涌动的无穷力量,让人心生喜悦的同时感受到那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韵味与会意是中国装饰审美的灵魂特征,在“春华秋实”的韵味中,一切的“动”都是柔性的,一切“静”和“无”,却又是有着“动”的启发。壶身装饰线条如行云流水,自然灵动,以一个全新的形象装饰于壶身。从嘴、把以及壶身延伸而来的三条不同方向的曲线,又相聚在壶身的一处,如一朵花儿正在开放,使憨厚敦巧的壶身变得轻盈,营造出动静结合的氛围,并响应了“春华”的主题。锦上添花的姿态,寄寓着“锦绣山河、盛世中华”的美好祝福。

在细节方面,为了保证作品整体的精致程度,笔者从壶身提炼出装饰曲线,以之贯穿壶嘴和壶把,其简洁的抽象美与盖钮的具象美相得益彰,表达一种优美煦暖的独特构思。在“春华秋实”整体看似统一的色调下,以丰富的笔触细节营造出不同的质感,经典提炼后的纯粹与真实,演奏出多层次节奏与动感。

春华秋实,带来的是岁物丰成,艺术语言寓古于新,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正如作者数十年的扎实技艺和创新,才有一路似锦的成就。整件作品在线条的装饰下,气韵流畅,而且富有一种带着阳光的动感。构思新颖,立意简约,较好地展示了紫砂从业者们在新时代植根沃土、团结奋进的文化气象。

综上所述,“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收获的理解,先有耕耘,再适时播种,后才有丰收的喜悦,体现中国人的真诚底色。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人们的愿景永远充满美好,作品“春华秋实”便是这不息轮回中的一个衷心祝愿,更是新时代精神的忠实写照:大自然中的万物,在浩荡的春光中出发,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尽展千姿百态,见证着蓬勃奋发的生命历程。

“春华秋实”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作品,设计的是奖杯,赞美的是精神,颂扬的是生命。笔者运用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用场景阐述诗意情怀与生活方式见解,将“春华”与“秋实”的主题以不同素材的呈现,引导观者回溯作品本源,进而剖析其作品的经济潜力和创作语境。同时带领观者感受时光和岁月的魔力,品读昂扬向上的时代气息。“春华秋实”以充满自由度和曲线变化的造型韵律,呈现出材料、形式所蕴藏的生命力,以及精神性的充沛与丰盈。这也许正是人们当下从自然、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投入紫砂器物朴拙、古雅的视觉审美所带来的静默享受,落点于自我与生命的静观、珍视与感知;继往开来,等待又一年的“春华秋实”。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昼夜在时光里均衡,收获在奋斗中迸发。只有不断努力去“耕耘”才可能有收获;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让文艺之花为时代和人民盛开。

春华豆蔻正涵芳,鸟语花香;秋实岁月续短长,金风送爽。作为紫砂非遗技艺传承人,从繁花似锦到硕果累累,用最具时代烙印的场景和主题,去延续和完成艺术元素最丰富的紫砂作品;用不变的初心和盛意,去回报每一位藏家心存美好的热情期待。

猜你喜欢
春华秋实紫砂笔者
老师,别走……
春华秋实出津门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60 载,创新发展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