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三个平台”打造多渠道立体化招才引智工作体系

2024-04-28 21:10□陈
党员干部之友 2024年3期
关键词:人才

□陈 乐

山东能源集团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融入全省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建设,努力打造企业人才集聚高地,2023 年以来通过做优本土化平台,做实产学研平台,做活市场化平台,累计自主培养、全职或柔性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9 人,其中自主培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 人、全国技术能手1 人、泰山和齐鲁系列10 人,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再创新高,助力企业跻身世界500 强第72 位。

做优本土化平台,三条线自主育才。高投入自建研发平台,孵化科技领军人才。落实山东省“十大创新”行动计划,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00 多亿元,建成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 个国家级研发创新平台、85 个省部级研发平台、5个院士工作站、18 个博士后工作站和实践基地。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刘海燕博士,攻破硅负极材料制备流程长、能耗高“卡脖子”问题,获评泰山产业创新领军人才。高标准建设山能科创园,加快集聚技术研发人才。按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科技合作”的定位和“面向产业、重在应用”的原则,建设山东能源科创园,完成“一园五区N 基地X 飞地”建设规划,被省国资委、省科技厅授予首批“山东国资科创基地”称号。高水平推动技能竞技,全面选拔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2023 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暨山东能源集团职业技能竞赛活动,7 人获评山东省技术能手,4 人获评齐鲁首席技师。兴隆庄煤矿对高技能人才实施股权激励,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聘期内年薪分别对标副矿长、副总师,不低于70 万、50 万元。

做实产学研平台,全方位借脑汇智。打造实体化人才引育共同体。与山东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学院和产业研究院,实行技术骨干互聘共享、优秀人才双向交流,校企联合推荐的王汉鹏教授成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校企联聘学者项目。成立国内首家5G+智慧矿山联合实验室和山能华为联合创新中心,发布全球首个能源行业商用AI 大模型-盘古矿山大模型。“揭榜挂帅”解难题。扩大揭榜挂帅、赛马制、组团式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实施范围,鼓励跨专业、跨领域、跨单位、跨国界组建研发团队实施“揭榜”。去年以来,面向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和签约合作高校,定向征集遴选120余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建议,组织“揭榜挂帅”14 项课题。以项目合作汇聚人才。新矿焱鑫公司与中国矿大张农团队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成国内首条全长粘固锚索自动生产线,企业获评省专精特新、瞪羚企业。西北矿业依托“矿大夫”专家工作站,外聘北科大、西科大等17 名外部专家,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69 项,合作金额1.3 亿元。

做活市场化平台,高标准引进人才。与省人才集团合作引才。与省人才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引才工作专班,围绕煤化工、软件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积极猎取高层次人才。通过市场机构引才。电力集团与智联招聘等4 家猎头公司签订人才服务协议,柔性引进1 名海上光伏高层次人才,全职引入平均年龄34 岁的硕士研究生技术专家8 人,推动海上风电项目打破15 项全国纪录。云鼎科技公司招聘1 名华为高级专家任CTO,组建起115 人的工业互联网事业部团队。发挥自身品牌优势引才。实施“源动力”招聘计划,签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层次院校毕业生25 人、普通高校毕业生2445 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21 人,“985”“211”和双一流重点院校222 人。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