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中的角色与责任

2024-04-29 16:22◎宋
传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科普物种公众

◎宋 晰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10)

媒体在传播科普信息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仅是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主流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具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和强大的影响力,其在推动公众意识觉醒和行动引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媒体通过深度报道、专业解读和生动呈现,不仅能够向公众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激发人们对这一议题的深刻思考。

一、主流媒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探索

(一)科普报道的现状与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富实践经验和重大历史性成就。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方面,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精辟的阐释[1]。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一系列积极的新趋势。具体表现为,主流媒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报道明显增多,重要的国内生态保护项目、物种濒危状况以及保护成果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的传播。可以看出,媒体在认识到生态问题对社会的重要性后,积极参与倡导公众关注和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2]。科普报道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化的趋势,传统的文字报道逐渐融入了多媒体元素,使得信息更加生动形象,更有助于引起公众的兴趣。例如,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昆明广播电视台通过所属网站、APP、视频号、抖音号、微信、微博全面覆盖,以短视频、H5、直播、新闻推送等多种形式,确保了生物多样性相关主题在不同平台同步发力,立体呈现,收到了极佳的传播效果[3]。同时,一些主流媒体开始采用更贴近大众的语言,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有助于拉近科学与大众的距离,这种多元化的报道形式和内容创新有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的传播效果。但同样也需正视一些挑战,如仍存在宣传主体较为单一、宣传方式有待丰富等问题,这需要主流媒体在科普报道中在注重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进一步精准定位科普内容,制定更为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确保科普报道真正深入人心。

(二)读者互动引导的实践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的实践中,主流媒体积极探索读者互动引导的策略,以提升公众对生态问题的参与度和深度,这一趋势在互联网时代尤为显著。一些主流媒体率先通过各种平台,与读者进行更加直接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双向沟通的科普模式。例如,2023 年,大熊猫“强强”“国国”3 周岁生日来临之际,“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强国熊猫周3.0”活动,通过留言板送祝福、参与互动闯关答题等形式,为熊猫“强强”“国国”庆生,也让读者在参与中了解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并以熊猫这一“伞护物种”为窗口,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世界。同年,新华网主办了“双百”古树推选宣传活动,经过地方推荐、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推选出100 株最美古树、100 个最美古树群,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树名木之美;央视网熊猫频道通过“红熊榜”、粉丝圈广场、全时全景直播、AR 互动体验等方式,构建了具有生态舆论影响力的媒体集群,激活国宝IP 创新活力[4],这种形式的互动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一种参与式的学习过程,使科普内容更易被读者接受和记忆。一些主流媒体还通过开展线下自然教育活动、推出文创产品等方式,吸引读者互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在这一过程中,社交媒体平台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与读者互动的重要场所,通过在平台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内容,主流媒体积极引导读者参与评论、提问,并及时回应读者的关切,这种互动模式不仅拉近了媒体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而且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的交流和传播。然而,互动引导也需要注意平衡,防范信息的误导,主流媒体在与读者互动的过程中,应确保回答准确、权威,同时引导讨论保持理性和客观。科普互动并非仅仅是传递信息,更是一种引导公众思考、形成正确认知的过程[5]。

二、主流媒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中的角色

(一)新闻报道

通过新闻报道,主流媒体能够将科学研究成果、生态保护政策以及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重大事件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公众,引导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深入思考和了解。首先,新闻报道在传播科学研究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我国主流媒体在生物多样性报道中,没有陷入极端或绝对平衡的困境,而是保持着中立而客观的报道[6],这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生态系统、物种保护等方面的认知水平,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在社会中的传播。其次,新闻报道在关注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事件方面发挥了监督和引导作用。生态环境的变化、珍稀物种的出现或消亡等事件往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主流媒体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报道,揭示背后的原因、影响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引导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加以重视,促使全社会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

(二)专栏专题

主流媒体通过设立科普专栏、专题等形式,发挥了深度解读和系统传播的重要作用,这种方式不仅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更为深入人心,也有助于引导读者更系统地理解和关注相关问题。科普专栏专题是主流媒体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定期推出专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专栏,主流媒体得以系统地解读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的现状、保护政策等方面的知识,这些专栏专题通常由具有专业背景的科学记者或生物学专家担任撰稿人,以确保科普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设立的“每日物种故事”专题为例,该专题于2021 年6 月上线,每天围绕一个物种进行主题科普。借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专家库及各地方学习平台力量,专题收录了国家级以及各地最新权威物种科普图文、音视频资料,向读者生动展示多样物种之美和珍稀物种保护现状。此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还围绕重要节点,推出相关专题策划,如COP15 大会期间推出的“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专题,从新闻速递、绿色答卷、观点评论三个方面,展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成果和思想观点;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际爱鸟周、国际森林日等节点,推出相应的主题专题;围绕物种回归热点问题,推出“珍稀物种回归家园进行时”专题;围绕红树林、蝴蝶、古树名木等,推出科普专题,等等。这些专题的推出,通过多角度、系统性的集纳,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读者对某一话题的关注,同时也为长期研究探索这一话题提供了资料,成为细分领域的重要媒资库。

(三)纪录片和视频报道

主流媒体通过制作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的纪录片,将科学研究、野外实况等元素有机融合,通过视觉和声音的双重传递,深入地展现生态系统的奇妙之处,以及物种在其天然栖息地中的生存状况。例如,2023 年8 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国家公园:万物共生之境》纪录片,以中国第一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和若干原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题材,以高质量的摄影技术和深度的科学解说,全面讲述了在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下,雪豹、东北虎、大熊猫、朱鹮等一批国宝级明星动物与人类相伴同行、和谐共生的故事。纪录片的深度挖掘和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使得科普内容更具吸引力,更容易打动公众的心灵,从而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度。

除了纪录片,主流媒体还通过短视频报道、微纪录片等更贴近时下年轻受众的阅读习惯的形式,以碎片化、短时长、高度激发兴趣的视频报道,迅速传递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信息,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例如,2021 年云南“野象北迁”期间,央视频《这个星球有点野》项目,推出了系列科普视频,其中包括邀请知名主持人康辉为亚洲象科普视频配音,介绍亚洲象科普知识。这些视频报道往往注重视觉冲击力和信息的凝练传达,更适合快节奏的社交媒体平台,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的传播效果。

三、主流媒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中的责任

(一)准确性与客观性

主流媒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中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其中准确性与客观性是不可或缺的原则。准确性保证科普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则确保传播的信息不受主观倾向影响,使科普报道更加权威、可信。首先,科普内容必须基于科学研究、可靠数据和专业意见,确保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准确、无误导。这也要求参与报道的记者在具备新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并与科学界保持紧密联系,以避免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误传和夸大。其次,主流媒体应当尽量避免主观色彩的加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呈现科学事实,对于争议性话题,媒体需要提供多方面的观点,让公众能够形成全面的认知,而非单一的立场。客观性的报道也有助于媒体树立更为可信赖的形象,增强公众对科普信息的信任感。最后,主流媒体应坚持严谨的审校编发工作流程,使科普报道的可信性从工作机制上得到一定的保障。

(二)承担社会责任

主流媒体通过科普报道、线上线下活动结合等方式,也在履行着教育与启发的责任。首先,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媒体能够帮助公众了解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知识,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这不仅包括对濒危物种的关注,还包括对生态系统重要性、人与自然关系、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的认知。通过这些知识的普及,引发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层次思考,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并唤起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感,从而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并进一步推动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公众的环保习惯,进而营造社会全面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三)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故事是中国生态文明叙事的一个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塞罕坝、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等一批典型案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成就离不开中国政府、科研人员、企业人员、志愿者等社会各方的努力。讲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能够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助于营造更为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社会氛围,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形象,也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传播提供了契机。以云南“野象北迁”活动为例,它吸引了世界的围观,既是可爱中国形象在国际舞台的一次高光展现,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叙事国际传播的一次巨大成功[7]。

四、主流媒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改进策略

(一)加强媒体与科学机构的合作

主流媒体应当加强与科学机构的合作,以确保报道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深度,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媒体报道的专业性,而且还能够提高科普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了加强媒体与科学机构的合作,可以建立起密切的合作机制,媒体可以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机构、野生动植物保护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科普报道中得到专业的意见和支持。通过与科学机构的合作,媒体能够更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数据,确保报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此外,媒体还可以积极引入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专业人才,如生态学家、野生动植物学家等,参与科普节目的制作和报道,这样能够保障报道在科学性上的深度,避免一些误导性信息,专业人才的参与还能够提高报道的权威性,增强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任感。以央视网推出的《生物之境》系列科普短视频为例,该节目在策划和制作过程中与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进行了深度合作。通过这一合作,节目得以深入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新成果,借助专业机构的支持呈现更准确、科学的信息,专家学者的专业性讲解也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科学知识,科普效果更强。

(二)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效果

主流媒体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以提升传播效果和受众参与度。例如,目前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和小程序推出了“动植物识别功能”等科技手段,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提供了更具创新性和互动性的传播途径。这些功能利用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摄像头捕捉到的动物图像,迅速获取相关的科普信息,这种功能使科普内容更贴近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一种直观、便捷的方式来了解野生动植物。通过科技手段,主流媒体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中增加更多的互动元素,如利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点赞等功能,与受众进行直接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搜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互动不仅增强了科普信息的吸引力,而且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推动信息更广泛地传播。此外,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受众的兴趣、关注点和互动行为,从而优化科普内容,调整科普信息的呈现方式,使其更符合受众的接受习惯和需求,提高传播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从深度报道到科普专栏,从互动引导到创新科技手段的运用,主流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通过媒体的引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得以提升,环保理念得以深入人心。媒体与科学机构的密切合作以及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为生态平衡的维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科普物种公众
吃光入侵物种真的是解决之道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