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案例
——以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的Reading 板块为例

2024-04-29 16:40文|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树木语篇

文| 杨 培

一、教学背景

“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结合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的内容,能够在阅读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分析,牢固掌握文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前后衔接方式等内容,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将其灵活运用,以此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水平的双向提升。

但是,就初中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来讲,阅读和写作割裂的问题依然存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仍将阅读和写作当成两个独立的部分展开教学。为了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积极转变自身观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路径,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在解决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作文课堂更具效能。借助“以读促写”教学模式能够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结合,避免教学中出现读写分离的情况,能够引领学生在参与中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本文以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的Reading 板块为例,论述了“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设计语篇内容选自牛津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的Reading 板块,该单元主题围绕“Save the trees”展开,语篇主线为“How do trees help us”。就文章结构而言,一共有3 个自然段,针对树木在人类生活以及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文章在描写树木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主旨,引导读者展开想象,如果这个世界没有树木会怎么样,从而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树木的队伍中。针对该语篇文本中的内容而言,有很多非常细节化的内容。因此,在读写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提升教学成效,发挥“以读促写”在读写教学中的价值,针对教学设计而言,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如何提炼和归纳文本信息方面,让学生通过总结文本中的关键词,实现对文本中心大意的把握,在更好归纳文章整体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的延伸和拓展,从而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今后的英语学习中,拓展“以读促写”教学的深度,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属于中等,相较于小学生,其具备相应的文本阅读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阅历和知识储备的限制,对树木相关的知识了解并不多。正因如此,很多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时,其思维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缺乏对文本结构以及背后意义的深入思考。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立足文本结构,针对本节课的设计,笔者在深入分析“以读促写”教学理念的前提下设计了和主题相关的前置性作业内容,让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中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梳理和归纳文章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在思维延伸中,借助思维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拓展阅读,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为高质量写作输出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教学目标

“以读促写”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有效信息的筛选,在把握文本结构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输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其内化,并且将自身思考的内容以及思考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要实现读写过程中的思维可视化。基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复习之前学习的词汇,包括daily lives/make sb.+adj/major fighters/for example 等。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其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为后续的写作输出搭好“脚手架”。

思维品质目标: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阅读,完成关于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以此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主题“Save the trees”展开联想,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内化文本内容的同时,为写作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学习能力目标:结合文本的主题内容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搜集和整理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一方面是为了对文本内容做出更进一步的拓展,让学生在自主搜集中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结合小组讨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观点、心得以及收获。

文化意识目标:借助本节课学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树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思想观念,并将其在生活中践行。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对文章中的细节性内容做出归纳、总结,以此为写作活动的开展积累相应的语言素材;在思维导图制作中如何将所学的重点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和完善中发散自身的思维,从而感知文本背后的深刻意义和内涵,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的内容内化,并且高质量输出完成写作。

2.教学难点

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自身思维出发,结合文本阅读内容更好地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五)思维导图设计

针对本次语篇阅读而言,文本中有很多细节性内容,并且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要引导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归纳。因此,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思维导图时,要将语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呈现出来,让学生对语篇中的细节信息进行归纳和整理,从而实现对语篇结构更好的把握。针对思维导图,按照内容可以从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两部分展开,也可以结合完成的方式让学生独立阅读填写,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补充和扩展。

(六)教学过程

结合对语篇文本内容的分析以及学生实际学情的分析,同时定位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将教学流程分解如下:

1.设计前置性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1)阅读一篇和竹子“Bamboo”相关的文章,结合自己所阅读的文章说出“Bamboo”的三个特点。

(2)以“My favourite tree”为主题,从“我最喜欢的树木”“喜欢树木的特别之处”“喜欢树木的原因”“分享喜欢树木的图片”四个方面进行相应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3)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资料在课堂中分享,结合自身所记的笔记以及素材尝试初步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

(设计说明:该环节教学活动的开展,旨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借助图片予以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并且学生通过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树木知识,能够进一步拓展单元话题,为写作输出积累素材。与此同时,让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发言提炼和总结本节课中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扩充思维导图的内容,让思维导图的信息更丰富。)

2.回归教材内容,提取其中关键信息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内容,收集文章中的细节内容对思维导图做出完善。

(设计意图:针对这部分思维导图的完善而言,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直接提取相应的关键词,以此实现对文章中关键信息的精准提炼,从而助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使其深入感知语篇中逻辑的衔接、结构的安排。)

3.鼓励阅读拓展,引领思维发散

(1)结合教学安排,让学生再次阅读文本内容,借助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保护树木?保护树木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阅读和拓展。

(2)让学生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头脑风暴”,思考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树木,在积极的思维互动中,促进自身思维的不断发散,并将其记录在思维导图中。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得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树木非常重要”。其次,通过拓展阅读的方式让课堂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相融合,让学生在思维进阶中对语篇背后更深刻的内容展开思考,即生活中如何更好地保护树木,从而使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到保护树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亲自践行保护树木的倡议。)

4.结合思维导图,高质量输出语言

在本节课中,思维导图能让学生不断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在有效提取文章中关键信息的同时,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以及素材,从而为写作活动做好相应的铺垫和准备。而且,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对课文结构会有更清楚和全面的掌握,这样在写作时思路也会更有逻辑性,下面主要结合本单元主题内容设计以下写作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海报制作,主题为“保护树木”。在海报制作过程中,要用英语发出倡议内容。

(2)在即将到来的植树节,请你围绕“保护树木”写一篇倡议书,让周围的同学、亲人都参与到植树节活动中来,为保护树木、爱护环境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该环节教学活动的开展立足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海报制作,这个任务的设计更加简单,学生能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展开语言加工,并且结合要求梳理相应逻辑,为后续的主题写作做好铺垫;在小组合作完成海报之后,让学生开始独立写作,这样的写作活动不会流于形式,能够更好地体现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写好英语作文自信心的同时,真正让“以读促写”落到实处。)

三、教学小结与反思

(一)小结

本次教学设计活动的开展在“以读促写”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展开,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不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炼信息、归纳总结的学习能力,而且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并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加上独立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辅助,学生在对思维导图完善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语篇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总结,加上学生在课堂中的讨论和表达,能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在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的同时,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思维导图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在逐渐明朗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写作障碍也逐渐被清除,在拓展英语阅读广度的基础上,写作难度也会显著降低,真正实现“以读促写”,夯实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基础。

(二)反思

针对此次教学活动的开展,思维导图的完善是从导学案出发,让学生结合读写活动的开展对其中的内容做出拓展,比较有局限性。在今后的读写训练中,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篇分析能力,应该尝试将思维导图的自由度放宽,让学生自主选择能记录自己思维过程的工具和方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保护学生上课时愉悦的心情,学生才能在高质量的输入中实现更高质量的输出。此外,在今后的读写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方式来助力“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落地,让课堂更生动、内容更丰富,以此提升读写教学的效能。

总而言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予以写作教学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都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将阅读和写作更深入地结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合理设计,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同时,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助力和支撑。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树木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树木之最
辨认树木
树木也睡觉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树木之最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