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素养立意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方略

2024-04-29 16:40文|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业试卷命题

文| 贲 浔

教学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对新时代考试评价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化素养导向”,要“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要“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为了落实教育部文件及新课程方案,目前各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已基本实现了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遵循学科育人的导向性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坚持立德树人、学科育人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的相关精神,充分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考查,促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深刻厘清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内涵,通过多角度创设试题情境,综合评定学生在面对真实历史情境、完成针对性考查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坚持依标命题的科学性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国家法定性质,坚持依标命题原则。《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历史课程的评价要以历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为依据,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发挥评价与考试命题的导向、鉴定、诊断、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准确判断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基于此,学业水平考试在命题立意上要坚持素养导向,要注重主题建构,要立足学情,要体现时代性及乡土味;在考查目标上,要体现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既要突出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的评价,又要促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积极情感倾向、学习方式领悟、相关学科迁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实现核心素养达成度检测与促进共通性素养发展的契合;在考查内容上,要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符合课程内容范围,突出主干,体现结构化;在试题命制上,在各板块内容分布、素养水平层次、情境、问题设置、题型设置、题型比例、分值配置等方面要科学合理,以保证考试的信度、效度和一定的区分度。

(三)体现要素一致的规范性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妥善处理好立意、情境、任务、答案试题四要素的关系,尽可能在知识、能力、价值的有机融通与实际应用中测评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不断优化核心素养考查的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规范性、深刻性与创造性。

立意是试题的灵魂和价值,规约着试题宏观考查视角与方向,统领着试题的情境和设问。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从时代要求、课程性质、学生发展三个主要维度考查核心素养立意。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要强调体现时序及“点—线—面”发展的结构性和关联性,要注重与现实的联系,突出在现实情境中历史思维方法的迁移应用;要挖掘素养性测试的潜能与闪光点,积极探索大情境承载大任务、大任务含蕴大观念以及跨学科融合的主题立意。

情境是立意实现、设问提出以及学生展示学科素养发展水平的载体。承载任务的情境应多维度地创设且要含有动机唤醒要素。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典型性、适切性和多样性。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利用情境信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认识并阐释历史,以全面展现历史必备知识的掌握情况、历史思维能力等发展情况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情况和核心价值的养成情况。

设问是联结立意与情境的纽带,是考查任务的具体化。设问要与立意、情境相匹配,要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学业质量标准的不同层级,综合考查学生在面对新情境、新问题时,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完成相应任务的素养水平。设问要明确并具有层次性、开放性,既体现课程标准素养能级的水平层次要求,又提供学生全体解答和个性发挥的选择性,从而达到全面考查学生学科素养达成度的目标,较好地达成试题基于立意、情境的问题(任务)设计的梯度、难度、区分度与效度。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是考查任务达成度的评价参照。参考答案要在内容的科学性、表述的精练性、思维的生成性与开放性和学生答题的预估性等方面不断打磨,力求精准、灵活。评分标准要清晰、合理,便于阅卷操作。素养立意试题评分标准的导向,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理解、表述等基础性要求,还要注重逻辑水平、批判性思维水平、创新水平、态度立场水平、领悟与应用大观念水平等素养性要素。评分标准的研制要兼顾基本史实再认再现评分成分和学生思维层次评分成分,要在坚持基本立场、观点方面统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给出个性化答案。参考答案编制、评分标准的研制,要积极开展采点评分与采意评分相结合、分项评分与整体性评分相结合以及分层次等级评分的实践探索。

二、试卷结构分析

(一)题型结构情况分析

常州市2023 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以下简称试卷)设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型,共计17 小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4 小题,每题1.5 分,共计21 分;材料解析题3 题,共计29 分。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所占总分的比例分别为42%、58%,主观题比重相对较大。

(二)知识结构情况分析

1.年级与内容板块占比情况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占全卷的30%;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占36%;九年级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占34%。中国史考查内容与世界史考查内容之比为66∶34,总体上与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相吻合。

2.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占比情况

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比例构成是义务教育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设计的重要维度。政治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学内容中的主干知识。试卷充分挖掘政治史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主干知识的考核功能,同时也兼顾了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政治史占比53%,经济史占比27%,文化史占比20%。

(三)难度结构情况分析

试卷14 道选择题中,难度系数0.7 及以上的有11 题,3 道材料题难度系数均在0.6 以上。全卷预估难度为0.71,实测难度为0.72,总体难度较为适中。

(四)能力结构情况分析

试卷A、B、C 三类能级的题目分别占比60%、30%、10%,层次分布较为合理。为了追求阅读量、思维量、答题量的适切性,保证考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解答,充分展示自己的素养达成度水平,全卷文字阅读量仅为2751 字,这在近年中是最少的。

(五)情境结构情况分析

1.丰富多元

试卷素材来源具有丰富性:包括权威专家的经典原著、历史学者的学术论文、官方编著的权威读物等;素材呈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使用文物图片4 幅、统计图表1 幅、历史地图1 幅、历史漫画1 幅、连环画1 幅。选择题中运用原著或原文改编史料9 则,材料解析题运用原文摘编史料7 则,做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2.真实经典

试卷选取的所有图文材料均有明确的、权威的、可靠的出处,保证了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试卷选用了朱绍侯主编的《中国古代史教程》、钱乘旦主编的《世界现代化历程》、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等经典性、权威性材料。

3.主题建构

试卷注重情境创设的整体性、主题化建构。选择题题干与选项大多聚焦了某一历史主题。例如,第1题古代生产工具演进、第3 题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等。材料解析题每道题目主题立意鲜明、情境脉络清晰,更是集中体现了整体性、主题化打造。如第15 题的“中国古代大一统盛世与边疆民族治理”、第17 题的“世界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等。除主题化建构外,试卷还注重情境材料与问题设置的关联性、情境条件与考查任务的对应性,为有效地考查考生依靠材料信息的提取等提供了可能。

4.寓育于考

在考查学生学科基本能力、核心素养的同时,试卷的情境创设还较好地渗透了情感、价值观引领。例如,第16 题运用常州地方史研究的资料创设任务情境,贯通考查中国近代文化革新,激发青少年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引导他们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使其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很好地发挥了核心价值观与家国情怀的教育作用。

(六)任务结构情况分析

试卷在任务设计上着力体现历史学科求真、求解的学科本质,引导学生注重史料证据,注重正确认识和合理解释历史。在单项选择题的任务设计上,运用历史原因判断、历史现象再认、史实论证观点及依据史实归纳观点等任务设计方法,考查学生新情境下准确解读历史材料、正确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初步分析历史事实的因果关系等能力。在材料解析题设问设计上,使用了“概括”“列举”“提炼”“简述”“分析”“说明”“评价”等定法词限定,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初步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准确进行历史表述等基本能力与素养。

三、试题主要特点

(一)思想性、时代性

思想性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是教学与评价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思想性是指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客观地解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和国际视野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试卷体现了鲜明的思想性特点。例如,第8 题通过科学家邓稼先的先进事迹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尖端科学技术的突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第13题通过分析萨拉热窝事件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要维护世界和平。试卷还紧密贴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大势,体现了时代性。例如,第17 题紧扣时代主题,通过中外对比,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优势,增强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感与使命感。

(二)基础性、主干性

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是兼顾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毕业和升学“两合一”的考试,试卷充分考虑了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重点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例如,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罗马简史、中世纪的大学、文艺复兴、西欧早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等世界史的主干知识;通过历史地图、成语典故、诗歌、连环画等情境,考查淝水之战、文字狱、抗日战争主干知识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基本素养。

(三)综合性、开放性

综合性、开放性是近年来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趋势。综合性,体现在历史知识的纵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以及实践类、跨学科学习等。开放性,主要包括开放性情境、突破传统的主题与任务设置、思维的发散性以及答案的非唯一性等。例如,第16 题第(3)问要求考生“为新时代常州的文化创新提供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考查内容由古及今,倡导古为今用,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答案设置具有较大开放性,给予考生自主表达的空间。

总之,指向素养立意的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更关注立意与任务的育人价值导向,具有结构性、整体性、情境性等真实任务的规范性特点,追求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探究水平考查的科学性。为了更好地落实以评促教、以评育人的考试命题价值,我们仍将持续探索。

猜你喜欢
学业试卷命题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下一站命题
35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