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以七年级第四课“多彩的情绪”为例

2024-04-29 16:40文|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数字化

文| 徐 军

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初中生已进入青春期,能否健康成长是家长和学校都十分重视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界定包括心理、身体和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心理健康对初中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教学手段包括使用电子设备、互联网资源和教育软件等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数字化教学手段是重要的教学创新路径,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现以七年级第四课“多彩的情绪”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数字化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1.知道情绪的四种类型,了解情绪的丰富多样性。

2.知道情绪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学会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3.能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

【教学策略】

数字化教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作用,学会正确调节情绪。

七年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目前属于薄弱阶段,在生活中容易因为小事而情绪低落,找不到正确疏解的方法,从而对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数字化手段的合理使用。

数字化教学手段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之一,但不能完全代替教师授课。教师要把握尺度,适时运用,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资源,避免出现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毫无头绪的现象。尤其要考虑学生的自控能力,如果他们脱离教师的管控,容易在课堂上接触与学习内容无关的资料,这样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第四课“多彩的情绪”。情绪是每个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形影不离,每个人每天都会体验多种情绪,现在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大家用心感受情绪的变化。

使用多媒体播放100 秒音乐曲调(由三种不同基调构成:激烈、欢快、低沉),大家都来说说,在刚才听音乐的过程中,你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学生1: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像过山车一样上下起伏不定,想到了高兴与悲伤的事情。

学生2:老师,这段音乐让我在短时间内情绪出现很大波动,在听完音乐后我的心情好像又平静了。

教师:同学们,情绪与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遇到的事情息息相关,大家在生活中出现情绪低落是很正常的,但不能一直沉浸其中,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大家有信心吗?接下来我们学习今天的课程“多彩的情绪”,希望在学习本课后大家能多多交流,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精彩和有趣,大家有信心吗?有信心的请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击掌展示:我相信,我能行,我们能行!

学生:有信心!(互相击掌声、欢笑声)

教师点击屏幕展示:我相信,我能行!

接下来多媒体展示教材中“我诉我心”的故事,学生在看完内容后分析:面对电视上播放的偶像乐队大秀舞技的热烈场面,70 岁的奶奶、40 岁的妈妈、12 岁的儿子和4 岁的小妹妹出现不同反应的原因有哪些呢?

待学生讨论后,我再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上述故事中相近的电视场面,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情绪比较高涨。

教师:同学们,大家和故事中12 岁的儿子年龄相近,面对电视内容产生的反应也是相近的。面对同一事件,不同人的反应差距很大,因为这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阅历息息相关。

(设计意图:(1)通过教材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2)通过故事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通过故事中的情感描写和角色塑造,帮助学生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将尽力让学生参与到故事中,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以促进互动和交流。在导入环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并展开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

二、课程讲解

(一)概念学习

教师:想要了解情绪,我们先来学习情绪的概念,“心海导航”为我们详细展示了情绪是什么,大家仔细阅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我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视频案例:初中生小H 由于父母工作调动转校到新班级后,一时难以适应新生活,成绩一度下滑,回家后想和父母倾诉,但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小H 感到迷茫且无助,情绪非常低落。班主任注意到小H 的情况后,与他谈心交流,了解事情的原委后,和他一起到学校心理辅导室,让专业的老师帮助他解开心结。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结合视频案例,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情绪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个人产生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增强他们的思维深度。

(设计意图: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网络平台、在线课程和教育软件,学生能接触到各种形式的教育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测试和案例分析等,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二)活动在线

在讲解中,为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了实践活动。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情绪的基本概念,相信大家对情绪的产生以及表现有一定了解。现在我们开展一系列活动,帮助大家更深入地学习。

1.玩转情绪转盘

教师(运用投影机将教材“活动在线”部分“情绪大转盘”内容投影到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同学们,大家来看这个大转盘,上面都是有关情绪的内容———愉快、害怕、难过、兴奋等,请大家在屏幕空白处填写你能想到的有关情绪的词汇。

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派一个代表上台到白板上填写。

教师:大家对情绪的表达真是丰富多彩。现在请大家再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两个情绪词汇,并说说喜欢的原因;然后再谈谈自己经常体验的是哪种情绪,是在什么情况下才产生的。

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点击相应的词汇,并配上相应的表情图片;学生发言完毕后,总结学生体会最多的情绪词汇。

2.分享情绪蛋糕

教师:同学们,现在电子白板上有一块大蛋糕,老师称它为情绪蛋糕。同学们想一想最近一周你的各种情绪占用了本周多少时间,请用不同的颜色按不同的情绪比例来点缀这块蛋糕。

学生用不同颜色填充蛋糕以后,再根据蛋糕颜色谈谈近期的主要情绪是什么以及自己是如何调节情绪的。教师如果发现有情绪不太稳定的学生,在课后要及时关怀,帮助学生积极面对。

(设计意图: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很方便的电子教学工具,相比课本中的静态表述,以上两种教学游戏在电子白板的帮助下变得生动起来,学生通过做游戏能更多地表达自己,教师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三)学以致用

教师:学习了本课内容,相信大家对情绪已经有一定的掌握,现在请阅读教材“小贴士”内容,然后再看大屏幕(多媒体视频播放测谎仪的使用原理以及如何记录人的情绪变化)。

(学生纷纷惊叹测谎仪的功能如此强大)

教师:人的面部表情是表达内心的一面镜子,有时候比语言更能精准传达内心感受,请学习小组内两人为一组,一人根据自己对情绪的了解表演各种各样的情绪,然后另一人将表演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

学生:组内进行活动表演,并比一比谁的表演更好。

(设计意图: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作出得体的反应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后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在不同的场合中,情绪的表达更能凸显一个人的反应,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学会识别他人情绪,提高社交水平。)

三、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在课堂讨论环节,我计划引导学生讨论教材“感悟与收获”部分课题:人有七情六欲,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教师: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大家不必举手,每个小组讨论后自主发言。

学生1:我的情绪容易被家庭环境影响,在外面受到委屈回到家看到爸爸妈妈就会变得开心。

学生2:我感觉自己有点多愁善感,会因为电视剧或小说中的情节而起伏不定。

学生3:我的情绪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教师: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每个阶段都会有快乐和烦恼、压力和动力,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会有不同的情绪,甚至在短时间内会有多种情绪交替出现。这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被消极情绪长期影响。万千星辰,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一颗,在你的世界里,你是最闪亮的那颗星!那么,请诸位星星闪亮发言,你有哪些好的情绪调节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互动,以促进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通过这种课堂讨论的方式,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话题的探讨中,并从中获得实际的启示和帮助。

四、课堂小结

首先,我们探讨了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对促进他们的思考和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通过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游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学会正确面对情绪并合理调节情绪。

最后,我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支持,我愿意提供帮助。

【教学反思】

首先,学生对设备操作不太熟练,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课前没有提供足够的技术指导和练习,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顺利运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后需要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技术指导材料,并鼓励学生在课前自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的参与度较低,部分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较为被动。这可能是因为课堂中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参与机会。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我计划增加更多的互动活动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分享经验,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教学中时间分配不均衡,原因是我过于关注某些内容,导致忽略其他的内容。后期需要重新评估课程内容的时间分配,确保每个重要的主题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和讨论。

最后,在以后的课程中,我要积极倾听和回应学生的建议,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需求,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数字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