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记

2024-04-29 05:06陈元武
当代人 2024年4期
关键词:虫声

我朋友会画画,写生、水彩、油画和国画。写生就在湖边的栈道上,看苍鹭伏猎水中鱼,看鱼鹰闪击湖心,湖似乎成了另一个战场,关于生存的战场,淡淡的水墨像无心的水一样游走于画板上,几笔下来,湖泊就定格在那里了,淡墨皴染,山影参差,林木丛草,俱以淡墨勾勒出轮廓,或者简单几笔碎墨皴染出山林的层次,然后就是苍鹭和鱼鹰,重墨重彩,苍鹭丝光水滑的背羽,优雅的冠羽,炯炯有神的眼睛,长如钢钩的尖喙。鱼鹰闪击湖面时的姿势,像王者的气象,钢爪直插向水中,一条鱼被攫上来,随着鹰越飞越高,鱼在鹰爪上徒劳地挣扎。鹰冷峻的眼光和鱼惊恐绝望的挣扎。无形的动作靠形体表现,鹰的翅膀、鱼的鳍鬣,空气中仿佛有着无限的力在对撞。他写生常用线描,写生笔自带墨水,线条一扬出去,曲线优美无限,想到了韩干画的马,也是白描,也是曲线准确优雅。看他的画,像时空里的粒子对撞,一瞬间,粒子散开,溅起优美的曲线和直线。鱼的眼睛和鹰的眼睛成为绝妙的对比,鹰的翅膀,飞翔的姿势,每一处细节的线条,都恰到好处,元代汤垕《画鉴》说韩干“画马得骨肉停匀法……至于传染,色入缣素”。线条是基本功,凡一行当都有入神者,像雕塑时的造型技法,米开朗基罗的肌肉和骨骼造型精确生动,每一处线条的精准构成了整体的准确和生动。雕塑家也是解剖学家,画家何尝不是?

我跟他学着写生,但造型生硬,线条欠流畅,但我不气馁,着力用功,对着一枚鸡蛋画来画去,线条渐渐符合了绘画和写生的基本要求。但仅此而已,无法精进。感叹世上门类分工之妙,隔行如隔山。有次和他谈论郑板桥画兰竹之精妙,线条极准确且生动,他应该没少写生,对笔墨着力有着极好的把握,特别是竹画。郑板桥的竹不仅画面感强,而且有着千姿百态的丰富变化。像竹叶的侧锋、勾锋、斜锋和逆锋等诸用笔法,每一处细节均精准有力,浓淡深浅,各有其妙,疏密得体,枝节详略得当。竹枝多用细笔,竹叶或重或轻,细如针出,粗如扫墨,或妩媚或刚劲,轻点重捺,突出了竹子的轻灵娟秀,灵动有姿。“密如飞蝗出林秀,疏若淡月见朗星。”“高者罥挂九霄虚,低者丛掩磐石实。”(恽正叔《南田论画》)郑板桥自己一生爱竹种竹,他在自家屋南种许多竹子,日观以揣摩,“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画图乎!”每当烟光日影雾气在竹间浮动,“胸中勃勃遂有画意,遂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郑板桥集·补遗·题画竹》)现代画家李苦禅善大写意,他习惯用大提斗作画,并且是软兼毫的那种,吸墨量大,下笔即定局,不可更改。浓墨灵动之间,大片的芦苇在劲风吹拂下,像旌旗猎猎般。然其芦苇不唯劲挺,千姿百态,柔若無骨之丝带,劲如钢戟缠旆旄。画弓劲张千钧力,笔扫残云如崩崖。大写意追求神似和内在的意韵扩张,不在形似和构图准确。像他的苍鹰图,那鹰喙扭曲夸张,鹰眼如电,鹰形似积压之弓弦,扭曲宛转之间,羽翼似积蓄着无限的力量,似欲瞬间迸发,如电光火石般。那种神态是主观化的,在曲笔的无限意态下,鹰成为一面精神的大纛:勾喙欲张百兽惊,利爪将出千鸟骇。

湖泊是大写意的状态,因为水波和日光云影,兼之山林倒影,在风糅合处,成为一片朦胧的抽象画。扭曲变形的天空山林,扭曲变形的人和船倒影,被一层层波纹切割开,再糅合,重叠和洇染,风是绝妙的丹青妙手,风无笔而能着墨染彩,风是流动的立体的画笔,也是改变一切的外在动力。林风眠是画自然风景的妙手,他和李可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林风眠的风景画多是主观和唯美的,像梦境,像诗。芦苇、白鹭、水塘、倒影、紫藤、风云、天光,一切都像诗一样入画中。李可染的画则是古典和现代结合的产物,他的山水浓墨重彩,造型险峻峭拔,有着传统山水画的骨骼,也有着他对山水的新的理解,而一些具有生活情趣的画作则有着无限的抽象和诗意,像他的牧童画和放牛图,用笔极为大胆新奇,着彩灵动多变,靠着洇染和点彩,再细笔勾勒出牧童和牛的形体,画面生动感扑面而来。湖泊的日常是写意画,只有秋冬季的湖泊是写实的,枯树颓岩以及干涸的崖瀑,悬空的老藤,加上浓密的蒹葭苇荻,丹山碧树,一树风景一树画,一岩一树一风景。湖泊依旧只是画的背景之一,马远的山,马远的树和马远的湖水:寒树着雪枝,铅云压远道,一孤舟、一棹影,流波叠纹,如危崖叠翠,如惊马腾蹄,层波叠浪,潮头如涌石,各各踊跃,长风破浪,烟雨空濛。马远山水总是云遮雾绕的,水波特写处,精彩纷出,那水线、那波纹,如锦,如鳞,如绕动的飘带,如翻涌的蛟龙,密如网眼,疏如平鉴。湖泊的波光在四季里轮回着,变化着,春山烟雨,雾如烟,云似岚,半掩半显之间,湖面亦是如此,有时听得一声鸟鸣,却不知从何处传来,那声音颤悠悠的回转,在湖面上荡着,像回波似的,一阵一阵。

春天的湖泊是灰蓝色的,不甚明了,偶尔晴日乍现,湖面的雾气散去一些,湖面便显出那抹幽幽的灰蓝色,带着些春天嫩生的绿意。桃花落在湖面上,引得鱼唼喋追逐。湖岸边的雾林里,杜鹃鸟声声叫唤着,春天的湖水大抵是这样的,无以名状的朦胧隐讳,却偶尔舒展一下真容,浓雾掩紧了视野,只是一片浑沌和迷茫。桃花鱼是春季出现的一种鱼,个小,寸许长,有着桃花似的殷红的肚皮和尾鳍,在湖面上麋集,迅速游走,激起一阵阵细密的涟漪。夏季的湖光明媚,湖边却杂树乱藤纠缠,欲穿行其间甚是不易,于是远观其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夏夜的湖岸边,是虫声的海洋,大约有几十种鸣虫在湖边的草丛里和杂树上生活,穴泥而居的油葫芦,山里的油葫芦颜色显得更淡,偏棕红色,头颈为灰棕色,尾针为暗褐色,腹鼓而体硕,声音宏亮,较之山蝈蝈毫不逊色,油葫芦只是鸣叫,马蛉体深褐色至黑色,似拟步甲,细脖长颈、小脑袋,无明显的蟋蟀式腹后针突,马蛉叫声轻细连续,似电流声,又名电报蛉,与螽斯(蝈蝈)的伐木锯声完全不同,油葫芦的鸣叫类似于马蛉,属高摩翅声,???——声音宏亮而持久,是山间夜里声音最响亮的鸣虫,青竹蛉的叫声清越而响亮,是连续性颤动的翅膀摩擦声,较马蛉有过之无不及。刚入夜时,松寒蝉在树上此起彼伏地叫着,声音凄怆低回,随着夜露降下而声音有所减弱,至夜亥定时分停息。入夜深后,仅有竹蛉和电报蛉鸣叫,油葫芦的叫声渐稀,露水打湿了油葫芦的翅膀后,它便噤声了。只有月夜,它才会彻夜鸣叫到天明。螽斯除了蝈蝈外,还有突灶螽、沙螽、裂跗螽、穴拟圆翅鸣螽(马蛉的一种),湖泊边还有一种湿地拟螽,长腿高背,腹绿色,背褐色带深斑点,又名湿地大寰螽。而另一类鸣虫多集中于芦苇和莎草间,纺织娘又名络纬、莎鸡,头部偏小,背部隆起,前翅既宽且长,鸣声如织机声,似织螽里的帆翅似织螽,形态极似纺织娘,另一种常见的织螽为大弧翅螽,浑身翠绿色,声音奇特,似电击枪的电弧声。纺织娘的叫声辨识度高,声音不算动听,却是夏夜里最常听到的声音之一。灶螽多藏身于灶下杂物间,声音最似蟋蟀或油葫芦,灶螽浅棕色带斑纹,长后足,短身拱背,前足细长,与蟋蟀和油葫芦完全不同,灶螽也叫灶鸡,冬深了,它才噤声消失。夜间湖岸边山林里,鸣虫声响成潮,倘若有月光的夜晚,在栈道尽头,静坐听虫声,微风带起如潮般的林喧,虫声如潮,仿佛月光带着清凉的夜露从天而降,落在身上,凉沁宜人。虫隐于月光之下,湖面上荡漾着银白色的月光,似碎散的银子。便想到古琴曲《良宵引》或者有人在弹奏着《月光奏鸣曲》,那节奏似潮水般袭来,揩抹着心坎间的积垢和陈旧的伤痕。“唯有月光,让音乐逊色 / 让心灵驿动不已,潮水袭来 / 虫声打湿了内心 / 湿湿的忧伤往外流淌 / 有把刀子,解剖开肉体和灵魂 / 我像一张纸一样横陈无遗 / 没有隐匿的遗憾 / 如风吹过纸面 / 干干净净。”我知道,湖水便是另一个宇宙的入口,它将我等俗身拒之门外,同时让虫声到达宇宙的另一端。

啌啌啌,伐木似的声音是啄木鸟在凿着树干,像敲着鼓。枯树像另一种隐喻和意象,它能够指向不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夜里可做的事情很多,比如不睡,兀坐,烹茶,独饮。门被风推搡着,吱吱哑哑,像在啮咬着风的裙裾。门是风的另一条通道,风从我身边吹过去,却感觉不到它的脚步。秋后的夜晚,风渐渐寒凉,直到霜降、雪临,屋外兀坐的时间越来越短,甚至无法兀坐于风中。炉火被风吹得摇摇晃晃,茶铫的水烧得很慢,只能在室内烧水泡茶,几粒枣炭、微微的红光映着我睡意全无的脸,有些倦怠的样子,甚至有些浮肿。茶水化开后,像酒一样浓酽,酒红色的茶在玻璃杯里冒着热汽。那种热量很快就进入我的身体,化为唇颊间的一呼白汽。茶能让人清醒冷静,这与夜的功能相同,夜多了让人倦怠的可能。夜那么长,尤其是冬夜,更漏的沙子在一点点流下来,但似乎,夜也在一点点消逝。冬夜的湖边寂静无声,虫声、风声、月声都消失无踪,天地间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寒冷,寒冷像凝固一切般,禁锢了一切,云凝止不动,但云冻结为一团白色的冰雪,天空中,无数的霜华,像空气中的活性物质,在缓缓地飘动、落下。

冬为岁之余,古人所谓的岁之余,一年的剩下时光,似乎是多余的意思,夜为昼之余,雨为晴之余,古人耕作,夜则息,雨则止,冬则闲,因此,总结出不干活的时间,便是此三余。雨为晴之余,按此逻辑,雪也算是晴之余,又是冬日晴之余,雪天便是余之余物。雪天啥也不想干了,就閑着,围炉取暖,冬天的雪夜,则更是三余之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古人讲究意境,即便是寒夜客来,把炉火添得满满的,水咕嘟咕嘟地沸着,那情形,便比甚事都欢实,何况有窗前月,月下梅花。古人所谓的生活雅趣不过如此简单、容易满足。山林寒夜,是不会有远客前来探望的,孤独的夜只能用来消遣,那便是琴声和月光,即便无月,探视窗外空茫寂寥,那便是一种境界,独处的境界。不需要别的因素,因为孤独的时候,人需要向内审视自己,内心毕竟如宇宙的漩涡般复杂,不能以静澄观之,那么,内视的佳境便是谛听和自听,谛听外在,自听内心。

一夜之间,天地皆白,霜华侵阶,早晨走出门,一地的脆响,那其实就是内心脆裂圆满的声音。树上空无一物,只有树枝,像隐喻的图案或者暗示,四下舒展开,又似乎无所挂碍,这便是极好的自己,也是天地圆满的样子。喜鹊在不知何处的山林里咔咔咔地叫着,回应它的只有冬天的寒气和霜华,一阵白烟似的霜华播散开,似乎,一件事情结束了,似乎又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

(陈元武,作品见于《十月》《中华文学选刊》《山花》《天涯》《青年文学》《散文》《作品》《雨花》《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等。)

特约编辑:刘亚荣

猜你喜欢
虫声
虫声远近
秋听虫声
卷耳
春夕夜读
夜游
登山见闻
保守虫声的秘密是件麻烦的事情
不眠
虫声
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