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爱国情怀 培塑“责任青年”

2024-04-29 12:50张媛媛
中国共青团 2024年6期
关键词:校团委锣鼓三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所农村高中,如何让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我们用德育工作中的实际行动给出校本应答。

我校创建于1956年,学校秉持“国家 青年 责任”校训,坚持以“培养负责任的人”为育人目标,“责任青年”是我校校训内涵的新阐释,爱国主义是“责任青年”的核心特征和必备品格。“责任青年”爱国情怀培塑行动是我校践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中方案”。

“明责”主题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校团委有计划、有组织、常态化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打造精品德育活动。其中,“悦青春·红五月·弘责任”大型班级风采秀于2018年被团省委评为全省中学中职学校“青春五月”十佳优秀品牌活动,至今已历经六届,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为弘扬五四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每年红色五月,校团委围绕爱国主义设定不同主题,开展“悦青春·紅五月·弘责任”大型班级风采秀活动。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形式不限,班主任全程指导,同学们围绕特定红色主题合作准备,共同搜集资料,学习红色经典,策划编排节目。情景剧、舞蹈、小品、武术、诗朗诵……红色节目精彩纷呈。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校团委以“践行二十大 青春谱芳华”为主题,引导青年学子们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通过品牌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校团委将不断传承创新德育品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站在舞台中央,明确个人对于社会、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传承红色基因。

“润责”研学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一部党史就是一本鲜活的思政课教科书,校团委积极探索“大思政课”的“大中实践”,打造“行走的红色思政”,红色研学蓬勃开展。

走进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纪念馆,历史老师陈龙山、政治老师张媛媛和音乐老师蒋卫星协同开设了一节跨学科思政融合课——“重温最后一役,中华复兴‘邮我”。从“战前谋划”区思考这一战役在当时的重要历史意义,到“战役过程”区,师生一同探寻这场战役的制胜法宝,最后在“受降仪式”展馆前,音乐老师蒋老师顺势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得同学们阵阵掌声,大家不禁跟着唱了起来。穿越历史,重温光辉历程,一首红歌唱出了大中学子的满腔爱国情怀,唱出了新时代大中青年的奋进力量!

未来,校团委还将常态化组织学生参与红色研学等实践活动,将育人理念进一步融入实践教育中,引导学生树爱国情、立强国志、展报国行。

“弘责”特色社团凝聚红色力量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学校精致社团活动,打造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社团,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红色力量。

学校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成立“三江锣鼓”社。“三江锣鼓”作为一项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传统文化,其传承和弘扬对于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着重要意义。2024年1月,以我校为申报单位的“大桥三江锣鼓”成功入选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锣鼓震天响,威风八面扬。“三江锣鼓”社自成立以来,受邀参加青年歌唱家汤非演唱会MV拍摄、江都区非遗游园会、江都区“春江花月夜经贸文化月”等多项活动,大中学子用铿锵有力的鼓声、酣畅淋漓的表演向社会展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展现了大中学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
校团委锣鼓三江
三江之水天上来
三江之水天上来
融雅文学社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高校免费为女生送出3000双高跟鞋
邵伯锣鼓小牌子
红色教育在高校团委中的应用策略
浅谈校团委学生会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三江并流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