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多层次多维度纵深推进少年军校建设

2024-04-29 12:50团江津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24年6期
关键词:双拥江津军校

江津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中共主要创始人陈独秀先生的晚年寓居地,七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是一片承载红色基因的沃土。今年以来,团江津区委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通过“军地共建”“校企合作”等模式,多层次多维度纵深推进少年军校建设。将“战斗英雄讲坛、国防知识讲座、国防军事竞技大赛、军队故事演讲”等国防系列军校活动科目融入学校教育,构建“国防+思政教学、体验教学、科技教学、文艺作品、心理辅导、环境教育”“六位一体”课程活动体系,推动国防教育在全区中小学常态化、多样化开展,让红色血脉、国防基因在青少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试点先行,打造特色鲜明的“示范样板”。选取“双拥”氛围浓厚的城区学校鼎山小学作为“少年军校”建设试点,重点将其打造成在全区具有带动示范引领作用的“示范样板”。在校园建设和教学实施中,以国防教育特色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文化石、国防大道、英雄模范墙、走廊文化营等,营造国防教育氛围,在校园核心地带建设约500平方米的“双拥文化园”。在校园活动中,形成了“每天打一套军体拳、每期组织一次军营生活体验(军事冬夏令营)、每年国防日举行一次演講比赛(故事比赛)”等“十个一”固定教学模式。在德育管理中,建立特色“军衔晋级评价机制”,让孩子们在争优争先中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爱国拥军观念,让红色基因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传承。通过少年军校的创建,“军绿色”已然成为鼎山小学最亮眼的色彩,别具一格的国防教育也让这所学校拥有了区别于其他小学独树一帜的“军旅气质”。

以点带面,构建内涵丰富的“教育矩阵”。以鼎山小学为引领示范,不断整合资源,以点带面不断扩展“少年军校”的内涵。团区委和陆军军医大学陆军卫勤训练基地、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常态化开展青少年国防教育的阵地,推动区内中小学和聂帅陈列馆、武警江津中队、西南大学女子国旗班等结成共建关系,挖掘聂帅故居、陈独秀旧居、白沙抗战遗址群等本土红色资源,构建起“2+X+Y”的红色教育矩阵。以与聂帅陈列馆的合作为例,团区委推动鼎山小学少年军校的同学到聂帅陈列馆担任“小小志愿讲解员”,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故事、浸润红色思想,48名三至五年级的“小小志愿讲解员”成为了场馆展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此基础上,团区委不断深化与聂帅陈列馆的合作,创新推出“聂帅精神进校园”“团团学聂帅精神”等一系列深受青少年好评和喜爱的主题活动,覆盖全区近30万青少年。“少年军校”陆续在40所城乡小学开展40场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全区镇(街道)中心小学全覆盖。

点面结合,建立形式多样的“活动体系”。依托学校、青少年宫、青少年之家、校外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等阵地,建立起进校园、进社区,青少年独立参加和亲子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分众化多层次国防教育体系,着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参与的“少年军校”协同教育模式。围绕“全民国防教育宣传月”主题,开展“国防+少年军校”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聆听戍边卫国英雄故事、国防教育知识,通过现场观摩军体拳表演、枪支分解结合,沉浸式亲身体验武器装备射击、军事障碍攀越等,不断增强青少年对“国防、强军”等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全区48家青少年之家开展“少年军校”进社区专题活动,开展国防知识宣讲、国防知识竞赛、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教育活动 100余场次。依托区校外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童心向党·我是祖国小小兵”亲子军事体验活动,通过“看”“听”“摸”“实操”等多个维度的体验,让家长和孩子们一道感受国防文化、熟悉军事装备、掌握一定国防技能。以双拥广场为活动载体,开展“弘扬爱国精神·传承双拥传统”青少年公益写生活动,让青少年通过实地写生的方式,深入了解帅乡江津的悠久历史和人文精神,在亲身参与中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国防教育植心田,红星闪闪照少年。“少年军校”是江津青少年以军健体、以军促智、以军养德、以军炼志的重要平台,随着“少年军校”系列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已有上万名江津青少年直接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崇军拥军在江津青少年群体中蔚然成风。“少年军校”已经成为江津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亮点品牌,将为江津第八次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双拥江津军校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歌颂梧州双拥模范城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做好“双拥”工作 增进鱼水深情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