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调查报告

2024-04-29 12:50团吉林省委
中国共青团 2024年6期
关键词:伟大成就成就爱国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三件大事”“三个历史性胜利”“十六个方面成就”等理论概括对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出全面总结,给予高度评价。非凡十年伟大成就既是新时代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结晶,也是教育引领青年一代自信自强的生动教科书。团吉林省委围绕“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题,以23890份14—35岁青少年群体和学校教师的調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结合座谈交流、典型案例征集、个案访谈等,梳理形成调研报告。

一、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新特点

(一)理想和现实:在“奋斗”与“躺平”中摇摆

一是广大青少年对于新时代伟大成就与奋斗的基本关系有正确认识,主流积极向上。二是相较于乡村青少年,城镇青少年对当前处境和国家发展的认识更为积极。三是青少年对于“奋斗”和“躺平”的理解更趋于复杂,根据实际情况与具体条件的不同会产生相应变化。

(二)主义和问题:“大节”无亏,“小隙”堪虑

一是青少年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了解度、感受度、认同度排序为:认同度>感受度>了解度,呈现出“情感认同大于理性认知”的鲜明特征。二是青少年能切身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的不断向好。三是青少年受多种社会思潮影响,对于一些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存有不同看法,呈现出“‘大节无亏、‘小隙堪虑”的新特点。

(三)利己和利他:价值认同与行为选择的落差

一是大多数青少年对新时代伟大奋斗征程中涌现出的一系列典型人物和事迹给予高度评价。二是在一些具体行为选择上,部分青少年仍存有较大的利己主义倾向,例如,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的各类因素中“工资待遇”(66.71%)高居首位,优先考虑“国家需要”的仅有三成(30.26%)。

(四)小我和大我:青春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有待加强

一是大部分青少年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二是近七成青少年(69.3%)认为“二者辩证统一,个人成长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三是部分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的模糊、错误认识也不容忽视。

(五)民族和世界:大国心态与“平视”的一代

一是新时代青少年不再“仰视”这个世界,在各领域对比中,选择“中国超越西方国家”的比例(52.14%)远高于“中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的比例(19.48%)。二是青少年更加自信的大国心态也体现在其相应行为实践中。三是仍有少部分青少年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二、伟大成就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一)新时代伟大成就逐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伟大成就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中已占有一定比重。国家思政课统编教材在历次改版修订中不断丰富融入新时代变革与成就相应内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

(二)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关于将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瓶颈问题,受访师生认为主要包括:“只是思政课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其他课程及活动涉及不多,尚未形成合力”(45.50%)、“学生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44.81%)、“缺少相应的专门素材和资源”(44.61%)等。

(三)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推进有待进一步深化

横向上看,青少年对于“环保成就”“国安成就”“社会成就”更加了解、认可;对于“思想成就”“战略成就”“党的领导成就”缺乏了解、认可。纵向上看,青少年对地方层面成就的了解与认同,总体上低于对国家层面成就的了解与认同。

(四)新时代伟大成就教育队伍有待进一步强化

在新时代伟大成就的了解度、感受度、认可度上,总体呈现出“教育管理者/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青少年”的样态分布。但青少年群体“四个自信”程度均高于“其他专业课教师”;“历史文化”方面,思政课教师自信程度最低。

三、对策建议

(一)建构“知史爱国”“明理爱国”“自信爱国”三位一体的教育理路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进一步守正创新、赓续发展,形成从“知史爱国”“明理爱国”到“自信爱国”的完整逻辑理路。要注意把握六对辩证关系:一是新时代伟大成就“是什么”与“怎么来的”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各领域成就之间、特别是理论成就与实践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三是国家整体发展成就与地方发展成就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新时代伟大成就与我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之间的辩证关系;五是新时代伟大成就与其形成的历史基础和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六是基于十年成就再创新辉煌与青少年个人未来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探索“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递进式成就教育内容体系

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应遵照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体悟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应用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编排不同学段教育内容和呈现方式,可分为五个阶段:小学低年级阶段侧重成就启蒙与体验感受教育;小学高年级阶段注重成就事迹与励志筑梦教育;初中阶段侧重成就发展与基本方面教育;高中阶段侧重成就展望与“四个自信”教育;大学阶段侧重理论习得与社会实践教育。

(三)将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教师培训研修全过程

应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精彩一课”等精品赛事项目中纳入成就教学内容,“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丰富新时代伟大成就教师培训内容。并定期开展能力培训、交流研讨、科研实践,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一体化的培养、考核、管理机制。

(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

应持续开展党、团、队相链接一体化教育,深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格局,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不断规范和加强少先队推优入团、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五)面向社会重点培育建设一批新时代伟大成就主题教育基地

学校应以“大思政课”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依托,积极拓展校外空间,建立一批新时代伟大成就主题教育基地。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当地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与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融合参观体验、红色旅游、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
伟大成就成就爱国
Great Achievements of the New Era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解读之五
了不起的成就
失恋“成就”的CEO
回顾五年成就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追寻光辉历程共筑伟大成就——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