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服务之光点亮青春

2024-04-29 12:50张希哲
中国共青团 2024年6期
关键词:学联实事学生会

张希哲

青葱的大学岁月里,总有这么一群人,奔波在服务的第一线,身体力行解决同学们的急难愁盼;也总有这么一个组织,活跃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用切实行动排解同学们的后顾之忧——学联学生会。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多次对学联学生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学联学生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联组织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青年工作特点和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为同学做实事”活动,便是学联学生会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时代主题、聚焦主责主业、牢记服务宗旨、彰显担当作为所交出的青春答卷。

2024年3月22日至24日,全国首届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为优秀项目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会组织纷纷晒出金点子、拿出金刚钻、打造金品牌、形成金口碑,服务的热情在这里演绎,青春的火花在这里迸发。

你的服务做得怎么样?走,上台聊聊!

责任在“我”:以学联学生会为主体

谁为同学做实事?是“我”——学联学生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作为党的群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联学生会把小事务和大事业、小成果和大成就连接在一起,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连烨对此深有感触,他回忆说:“我们曾推出‘祖国与你,道句早安活动,国庆节当天为同学发放写有‘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早安礼袋。有同学动情地表示‘这正是我们这一代担起使命的时候。那一刻,我深受触动,让同学们收获喜悦、温情与力量,是我们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3月23日上午,全国学联第二十七届主席团第五次会议在贵州召开。会议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学联学生会要切实增强政治性,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引领广大同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要切实增强先进性,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服务立德树人,引领同学们将“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主题相衔接,释放事业发展新活力,推动学联学生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学联学生会要切实增强群众性,持续开展“我为同学做实事”,发挥朋辈优势,做好陪伴引领,推出一批党政关心、同学喜欢、学联学生会主导的品牌和项目,展现朝气蓬勃、清澈纯粹的良好形象。

以服务为己任,学联学生会从未停下脚步。

“为”谁而生:以学生为服务对象

找准定位、明确路径、摆好姿态,这是学联学生会服务工作的指导“秘诀”。

翻开《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上面清楚地写着“中华全国学生聯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和中等学校学生会的联合组织”。学联学生会找准定位,把党的宗旨内化为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深厚情怀,在党的中心工作中切入“服务同学”普遍性、发展性的需求,把服务工作落脚到通过服务同学进而服务大局上。

全国学联主席徐辉说:“我们正镌刻着奋斗的烙印,要勇敢地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了探索更好服务同学的路径,学联学生会将“我为同学做实事”活动融入“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大思政”体系,帮助同学们全面发展,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储备更多源头活水,进而实现服务大局的目标。

在学校,与同学们朝夕相处的学联学生会组织应当摆出怎样的姿态?徐辉说:“做共同进步的好伙伴,也做带动引领的同路人。”

在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工作的李若杨受邀出席“服务同学青年说”环节,他曾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并于2016年至2017年在全国学联驻会。毕业后,每每想起自己在学联工作学习的收获,李若杨感触颇深:“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学联学生会这个平台赋予的责任和担当。在校服务同学,毕业走入社会后就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国家。”

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动学联学生会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新时代新征程上,高校学生会组织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以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为宗旨,精心设计契合同学需求的服务活动,通过常态化项目提高服务同学的能力,树立学生会组织清新阳光形象,团结带领广大同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

服务之光始终点亮,照耀着每一个青春的身影。

“做”到实处:做实事、做好事

迎着和煦的春风,走入贵州师范大学的校园,随处可见“我为同学做实事”的横幅标语。香樟大道两侧是一个个别具特色的项目展位,同学们络绎不绝、沉浸其中。

大学伊始,怎么样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适应新的学习阶段?贵州师范大学学生会展示了“新起航 心方向”新生适应性提升系列活动,用心理素质拓展、寝室默契大赛、专题团体心理辅导三个方式加快新生融入学校,提升素质;求学路上,在学校生活,在饮食住宿、教学管理、校区通勤等方面遇到问题该怎么办?山西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校领导接待日”活动,让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生近距离接触,畅通双向交流渠道;临近毕业,学生该怎么跨过就业创业这一大难关?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的“科创绘蓝图 筑梦向未来”项目立足人才培养,发挥科研优势,为学生创新创意注入新动能……在一个个别具特色的展位上,充满活力的学子热情地介绍着自己的项目,让优秀的做法与其他高校互学共鉴。

本次全国高校学生会组织“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交流展示活动通过学校自荐、省级推报、全国遴选环节,在1724所高校的3581个服务同学项目中,共选树300个学生会组织服务同学优秀项目集中展示,这些项目涵盖了“思想引领、学业促进、就业创业、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民族团结、助困帮扶、校园治理、文体活动、其他”10个类别,从方方面面展示了各高校学生会组织为同学服务的“金点子”。

当然,千里迢迢趕赴这场盛会,不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项目,在3月23日下午,这300所高校的参会同学在交流中碰撞出了闪耀的火花。

走进“校园治理类”项目的答辩现场,来自扬州大学学生会的代表已经结束了自己的介绍,主持人表示答辩进入提问环节。由专家、老师组成的评委团,由学生组成的学生观察员,其他项目组成员和现场观众依次提问,无一不考验着学联学生会项目的含金量,以及学联学生会骨干的综合素质。

“作为多校区的高校,你们是如何保证这个服务能够有效覆盖每个校区呢?”面对这个问题,扬州大学学生会骨干表示本校学生会构建服务矩阵,优化活动场次,在市区的邻近校区联合联办,偏远校区单独开展,保证项目覆盖。而同为多校区高校,山东大学学生会骨干表示通过大调研、“调研感恩季”等活动激活服务同学的双向反馈,增加了服务的覆盖广度和深度。

“19年里,我们历经3次迭代,发展成为现在的‘校园微商城创业实践平台,成交额超百万,服务学生10万+,满意度近三年达到百分之百。”在“就业创业类”项目的答辩现场,浙江财经大学学生会骨干正在介绍着自己的项目。他们从网购经营模式中得到启发,贴合本地产业优势和同学需求,通过推销产品、畅通物流、模拟征税等,为同学们自主创业搭建实训舞台。

现场选树出学生会服务同学精品项目100个,并经同学满意度测评和学生观察员评议,产生100个“最受同学欢迎”项目:清华大学学生会的时代论坛立足世界前沿,把握时代脉搏,联合资源对话风云人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会的“‘仁和助人 岐黄传道科普宣传周”致力于文化传承,用“四君子汤”式的多样服务助推中医养生惠及学生;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的“麓山论坛”学术年会用23年的时间打造项目化品牌,创新探索“学生+”模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的“‘义小创向未来”项目聚焦学生需求,激活创业源动力……全国学联深入实施“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以来,得到各地各校学联学生会组织积极响应,已成为学联学生会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同学成长的牵引性品牌工作。

“我为同学做实事”的项目种类各不相同,但那颗为同学做实事、为同学服务奉献的赤诚之心始终如一。学联学生会主动作为、秉持初心,正在让项目服务的点点光芒,汇聚成照耀高校学子的耀眼炬火。

猜你喜欢
学联实事学生会
吉林学联学生会组织深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湘南学联绽放永不凋谢的初心之花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实事”怎能都贴上“为民”的标签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港大宣布退出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