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新时代的世界汉学

2024-04-30 10:38薛维华
国际汉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汉学家汉学中华文化

□ 薛维华

2023 年7 月3 日,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召开,这是世界汉学迈向新时代的一大盛事。会议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携手绘就现代化新图景”为主题,吸引了中外各界人士400 余人参会。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上看,这都是开启全球文明交流对话和世界汉学研究新篇章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习近平主席向大会发来贺信,指出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希望各国汉学家作为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沟通中外文化、增进理解友谊合作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①《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光明网2023 年7 月3 日,https://politics.gmw.cn/2023-07/03/content_36672093.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贺信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汉学的高度重视,阐明了加强文明互鉴,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宗旨、方法和举措,也表达了对汉学家群体的高度重视与期待。在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大形势、大格局下,汉学有着彰显人类共同价值的使命任务,习近平主席对汉学家也表达了殷殷期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与价值进一步彰显,汉学家在阐述中华文明进而推进其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贡献。

一、习近平主席近年来有关汉学的活动及系列论述

习近平主席十分关注汉学和汉学家工作,在各种会议、访问、调研等不同场合参加过与汉学②本文采用约定俗成方式,以国外关于中国的研究定义“汉学”,将海外中国研究学者统称“汉学家”。相关的活动;以报告、讲话、文章、书信等不同形式,表达和阐述汉学相关内容。通过对相关事项及文字的整体梳理,按其主要内容及其与汉学的主要关联,可以简要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具有纲领性的汉学相关报告

习近平主席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全面擘画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蓝图,其中专门论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22 年10 月25 日,https://www.gov.cn/х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二十大之后,习近平主席在2023 年3 月15 日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2021 年9 月21 日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 年4 月21 日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后,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重大命题。“三大全球倡议”彰显了中华文明鲜明的自主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精神底色,反映了新时代中国鲜明的全球治理观。结合习近平主席致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贺信,大会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鲜明主题,明确了新时代世界汉学的使命与任务。

回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以及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报告等,都涵括与世界汉学相关的重要内容。其中立足全球视野,高屋建瓴、整体分析的重要论述,表达了与汉学研究相关的基本认识、理念与思想,也提供了对于与汉学研究相关的“文明互鉴”“文化传承与创新”“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议题的思考与行动线索。理解、领会这些报告内容对于做好新时代的世界汉学大有裨益。

(二)中外交流史上的汉学往事

习近平主席在大量文章、演讲、报告中,提到中外国家、地区间交往交流的历史、重要的人物事件,其中较为集中地讲述了包括“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等与世界汉学相关的内容。比如,关于中外文明互鉴主题,2014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他提到中国在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方面,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对外来文明的吸纳,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思想、器物文明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变革、西方民族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②习近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261 页。又如,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在2014 年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他指出丝绸之路作为桥梁纽带,经由阿拉伯地区,将中国四大发明带到欧洲,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介绍到中国;③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第313—314 页。再如,关于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在2019 年亚洲文明大会上,他指出中国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对推动人类文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④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198 页。习近平主席在历次报告中反复重申这些内容,也为文明互鉴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外事交流、演讲中,面对不同国家、区域、国际组织时,习近平主席有针对性地讲述汉学相关史实,展现和拉近了中外友谊,增进了人文交流。如:2015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华盛顿当地政府活动中,提及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以及中国工人和美国人民共同铺设横贯美国东西的太平洋铁路的往事⑤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270 页。;同年11 月,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提到新加坡海事博物馆中按原尺寸复制的“郑和宝船”⑥习近平:《深化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亚洲美好家园》,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317 页。;2017 年5 月,他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讲到见证丝路历史的中国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千年“鎏金铜蚕”和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①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429—430 页。;2018 年11 月,习近平主席在对西班牙进行国事访问之际,还在当地发表署名文章,提到将西方天文、历法引入中国的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首位将儒家经典《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语的高母羡(Juan Cobo,1529—?)②《习近平在西班牙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新华社客户端2018 年11 月27 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28030743 1069119&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等。

国外元首也乐于以汉学成果见证与巩固中外情谊。2019 年3 月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中法建交55 周年之际,向到访的习近平主席赠送了1688 年《论语导读》(Confucius ou la Science des Princes)③该书或译为《孔子或君主之学》,是法国学者弗朗索瓦·贝尼耶(François Bernier,1620—1688)为法国王室而作,第一次用法文表达了孔子的思想。首部法文版原著。《论语导读》的早期译本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的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三)关于重要汉学人物的评述

习近平主席对早期汉学代表人物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等人的贡献有过高度评价。他曾说《马可·波罗游记》(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④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80 页。2014 年6 月,习主席在会见意大利总理伦齐(Matteo Renzi)时表示,马可·波罗、利玛窦在东西文明交流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2016 年9 月,他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的欢迎晚宴上致辞中提到,400 多年前的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在1599 年写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据说这是首个传播这句话的西方人。2019 年3 月,习近平通过意大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盛赞马可·波罗东行万里,述作《马可·波罗游记》的事迹;徐光启与利玛窦共译《几何原本》,惺惺相惜。2016 年6 月,习主席在波兰发表署名文章,赞赏卜弥格(Michał Boym,1612—1659)的汉学贡献,并称其为“波兰的马可·波罗”。

习近平推崇启蒙思想家以及他们在“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中的汉学价值。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提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让他深入认识到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也谈到中华文化西传对法国风尚、对西方启蒙思想家产生的影响,在法国凡尔赛宫的装饰中也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⑤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106—107 页。。之后他特别强调,“儒家文化起源中国,受到欧洲莱布尼茨、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这是交流的魅力、互鉴的成果。”⑥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431 页。他也不吝赞美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对张骞、杜环、甘英、法显、玄奘、郑和、陈诚、伊本·白图泰(Ibn Baṭūṭah,1304—1377)等人了然于胸,常信手拈来,流露于其话语之间。在乌兹别克斯坦,他提到曾任云南平章政事的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al-Sayyid Shams al-Din‘Umar,1211—1279)、参 与 南 京 天文台修建的天文历法家伍儒⑦习近平:《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405 页。;在墨西哥,习主席提到著名作家帕斯(Octavio Paz,1914—1998)将老庄思想翻译成西班牙文⑧习近平:《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42 页。;在英国,提到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其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中深入总结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成就⑨习近平:《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307 页。;在德国时谈及国际友人拉贝(John H.D.Rabe,1882—1950)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①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93—94 页。。他还在多国报纸发表署名文章时论及相关国家的汉学家。除上文已提到的利玛窦、庞迪我、高母羡、卜弥格等外,还有当世的汉学家。如:2018 年11 月27 日,习主席在西班牙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赞赏翻译林纾《魔侠传》②《魔侠传》由林纾和陈家麟合作翻译,是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最早的汉译单行本,1922 年2 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推出初版,但只是原著第一部译本。2021 年,雷林科将《魔侠传》回译为西班牙语,由商务印书馆以双语形式出版。的雷林科(Alicia Relinque)等译者:“雷林科等当代西班牙汉学家笔耕不辍,中国大量西班牙语工作者将西班牙语言文化之美传递到中国”。③《习近平在西班牙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新华社客户端2018 年11 月27 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28030743 1069119&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

(四)与当代汉学家的交往、交流

习近平主席重视与汉学家面对面的交往、交流。2013 年3 月,在以主席名义的首次外访活动中,他在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汉学家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院长巴扎诺夫、俄中友协副主席卢基扬诺夫(А.Е.Лукьянов,1948—2021)、俄通社-塔斯社总编辑阿布哈京(Абулхатин Марат Сисенович)、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伯尼(Людмила Дмитриевна Бони)、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俄方院长易福成(Taras lvchenko)等参加会见。习近平表示俄罗斯是最早研究汉学的国度之一,汉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在会上听取了俄方老中青三代学者关于加强汉语教学和当代中国研究、推动文化交流等论题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次年3 月,他又在德国柏林会见了歌德学院北京分院首任院长阿克曼(Michael Kahn-Ackermann)、埃朗根-纽伦堡大学国际人文研究院院长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等“汉学家”“中国通”,感谢他们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努力和贡献。④《习近平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中国政府网2014 年3 月29 日,https://www.gov.cn/хinwen/2014-03/29/content_2649646.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2018 年5 月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与师生座谈,其间也与包括安乐哲(Roger T.Ames)、杜维明等资深汉学家有过交流。习近平主席在与安乐哲的交流中,特别关切并希望他们更多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⑤《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华网2018 年5 月3 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416320273805319&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日期:2023年7 月11 日。

以上可见,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言行、论述都已表明,世界汉学是其治国理政方略中的重要素材、资源与内容。汉学在历史的进程中推进了中外相互交流、文明互鉴,在未来也将继续发挥作用。

二、深刻理解新时代世界汉学的价值与内涵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在百年,甚至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如何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中做好世界汉学研究值得思考。除了梳理基本史实外,还必须更深刻地理解世界汉学的价值和意义、使命与方向,才能秉持对新时代世界汉学应有的态度,思考面向未来做什么样的汉学、如何做好汉学。通过回顾习近平主席的汉学相关活动及系列论述,对应习近平主席致世界汉学家大会的贺信中特别提及的文明互鉴观、人类共同价值,以及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举措等,我们可从文明互鉴的全球观、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全球治理的行动力等方面,给予更深入的理解。

(一)全球观: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理解世界汉学

习近平主席2014 年3 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最早提出“文明互鉴”观。①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76—78 页。习主席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也展开了历史、实证和系统的分析阐述,指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②同上,第78—79 页。同年9 月,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在进一步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文明互鉴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他希望中外学者相互交流切磋,让中国优秀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五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189—190 页。他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出发,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④同上,第192 页。,以“文明互鉴”观指导实践。五年后,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他进一步指出,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⑤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198 页。

以文明之多彩为价值、文明之平等为前提、文明之包容为动力的“文明互鉴”观是一种新的文明观,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总结、对文明冲突论的直接回应,也是在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相处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础。⑥张西平:《文明互鉴:一个新的文明观》,《国际汉学》2022 年增刊,第5 页。以全球文明观而视,世界汉学在文明互鉴中生成与发展。尤其是15 世纪后大航海时代引领的全球化进程加剧,中外交往不断深入,汉学研究成为文明互鉴不断演进的平台。⑦任大援:《汉学是理解文明互鉴的一面镜子》,载《国际汉学》2021 年第1 期,第199 页。世界汉学既是中外人文交流历史中文明交流互鉴的资源,也是它的成果。正因如此,汉学研究本身在文明观下凸显了人文交流的意义,在重视本土性、民族性的同时,也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作出的巨大贡献,为当今世界提供的巨大文化资源与价值。

(二)世界性: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理解世界汉学

中华文化具有世界性意义。中华文化中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思想、理念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汉学是世界性的学问,也是世界理解中华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纽带。我们通过世界汉学,推进交流互鉴,不断传承与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彰显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与世界性意义,使其为全球文明发展作出贡献。面向新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中,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立足本土、全球发展。这是中国学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汉学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所在。习近平主席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强调坚持民族性,但并不与世界性相排斥,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看待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解决好民族性问题,也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⑧《(授权发布)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2016 年5 月18 日,https://www.х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_4.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理解世界汉学也是如此,其世界性蕴含于其民族性之中,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中国特色及其全球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从民族性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于新时代的世界汉学而言,尤其需要不忘本来、兼容外来,做好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大会上,以“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精练概括了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价值导向、精神气质和生存理念。①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198—199 页。这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并贡献和滋养全球文明。以研究中国为旨归的汉学,出自异域、本于中国、传之四海、还要回归世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另一方面,从中国特色而言,要做到、做好“两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22 年10 月25 日,https://www.gov.cn/х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不断吸取时代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着眼世界汉学的发展,由此更好地理解其推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与意义,也是世界汉学与时偕行、守正创新之路。

(三)行动力: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理解世界汉学

新时代的世界汉学,是历史的汉学,也是当代的汉学,同时也是行动中的汉学。我们要以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在全球文明中不断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与中国方略。这是二十大报告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路径之一。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是表述与汉学相关内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巨大场域。自2013 年9 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 月在印度尼西亚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与不同国家、区域及组织机构的交流对话中,都常勾连起“一带一路”的汉学情谊。如2014 年,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他回顾中阿人民交往历史,提起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③习近平:《弘扬丝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140 页。;2018年,在致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他谈及历史上的中拉“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④习近平:《打造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479 页。;同年,在访问西班牙时发表署名文章,他指出丝绸之路联系了古都长安与西班牙塔拉戈纳⑤《习近平在西班牙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新华社客户端2018 年11 月27 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828030743 1069119&wfr=spider&for=pc,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2020年在“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开幕之际,他在贺信中写道“古丝绸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中意文明相映成辉”。⑥习近平:《致二〇二〇“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开幕式的贺信》,载《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262 页。近年来,结合习近平的元首外交行程,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沙特、埃及、马尔代夫等多国发表的署名文章中,都将“一带一路”倡议列为重要话题。

诚如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所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⑦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29 页。“‘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我们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两廊一圈’、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①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载《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31—32 页。在202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已经有150 多个国家、30 多个国际组织和我国签署200 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领域广阔、成果丰硕。与之呼应,三大全球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蓝图,特别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智慧、力量与方略。这是未来做好世界汉学的行动纲领,也不断提示我们,面向新时代、面向未来的世界汉学需要有行动力。在发展学术的汉学的同时,也要做实践的汉学,在未来的工作中,世界汉学要与全球文明、中华文化相结合,从整体上进行认识,破解人类面对的各种困局,展现行动的力量。

三、切实践行新时代世界汉学的使命担当

汉学作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历史角度看,世界汉学有着深厚的学术积累,也显现着深刻的现实关怀。而在当前背景下,如何以汉学为支撑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体系、切实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至关紧要。就新时代的要求与期待而言,我们的工作尚显薄弱,亟须从学科建设、文明互鉴和对汉学家的支持与培养方面补足、补强。

(一)重视学科建设,夯实汉学研究基础

随着世界汉学的不断发展,汉学研究也将步入学科建设的新征程。众多专业领域有待取得进一步突破,需要在强化学科观念、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自我认识、传承创新,不断推动汉学学科发展,提高国际学术地位。以敦煌学为例,过去常讲“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不在中国”,中国学界“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的呼声也与敦煌研究密切关联。2019 年8 月19 日,习近平主席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敦煌学是当今一门国际性显学”②《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国政府网2020 年1 月31 日,https://www.gov.cn/хinwen/2020-01/31/content_5473371.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并注意到世界多国汉学家都在研究敦煌。他希望(敦煌)研究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掌握敦煌研究的话语权,在阐扬中华文化精神、开放文化胸怀、展现文化自信的同时,引导支持各国学者讲好敦煌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开展汉学研究也是如此,在新时代条件下唯有加快沉淀丰厚的学术资源、积聚充分的学术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的汉学研究学科才能更好地在世界汉学之林发声和占据一席之地。结合世界汉学多语种、多国别、跨学科、跨地域特点,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借助交叉学科的发展,在全球知识环流中传承创新,而不是以单一学科切割式地研究和传播中华文化;同时也要整合与明确学科定位、概念内涵,破解学术方法、研究方向等学科发展中的基本问题。面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队伍建设等紧迫任务,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构建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做好跨学科融合、跨语言聚合、跨区域联合,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多语种、多学科、多视角、多平台的发展空间,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新文科带动的汉学研究学科建设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发挥外语的关键作用,推动语言能力建设。习近平主席指出:“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③《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中国政府网2014 年3 月29 日,https://www.gov.cn/хinwen/2014-03/29/content_2649646.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语言是展开汉学这一跨文化研究的基础,是实现国际学术对话的基本和必要条件。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汉学研究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功底和对域外文化的深刻理解。在这方面,外语类高校和院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开展中国语言文学与外国语言文学两大学科的全面交融与共建①张西平:《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外语类大学的新使命》,载《国际汉学》2021 年第2 期,第7 页。,主动推进专业协同,做好国际教育和国际理解的双轮驱动,发挥积极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学术史梳理,整体把握汉学学科的发展,这也是构建体系化学科的基本要素。可通过搜集、整理并分析各国历代汉学家档案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厘清不同国别的汉学发展轨迹及特征,从而探寻世界汉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及规律。目前我们还缺乏一部完整意义上的世界汉学史,亟须对诸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轨迹、方式与基本规律,对象国语境的在地状态和地位,以及在不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专题展开扎实且深入的研究。三是做好文献档案基础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推进拓展中国研究的世界资源。汉学研究的基础是多语种的历史文献,要在中华文化本体和国外文化本体研究场域上双向开拓②张西平:《文献整理是海外汉学研究的基本功》,载《国际汉学》2022 年第1 期,第199 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资源采集与梳理。同时,也要探索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运用,建立健全智库咨询体系和世界汉学数据库、文献档案资料库。只有立足本位、多措并举,夯实汉学学科发展基础,围绕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切关注与回应现实,方能在新时期更好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国之中国迈向世界之中国,与世界人民一道创造多彩的人类文明。

(二)重视交流对话,建立批评的汉学研究

习近平指出:“历史表明,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③习近平:《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载《习近平书信选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年,第94 页。唯有推进文明互鉴、交流对话,才能引领纳新、带动创新。但“偏见往往最难消除”。面对“中国威胁论”,面对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甚至把中国描绘成可怕的“墨菲斯托”,习近平主席引用莱布尼茨的名言——“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④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88—89 页。,强调交流对话的重要性。就汉学研究而言,我们面临学科建设问题,更面临新时代中国形象、中国话语、中国范式的构建问题。除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外,在关于敦煌学、考古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要、重大学术研究领域,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同样给予研究者启示:“长期以来,西方形成了一套文明理论,我们要加以借鉴,但不能照抄照搬。”⑤《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光明网2022 年7 月15 日,https://m.gmw.cn/baijia/2022-07/15/35886913.html,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特别是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些学科、研究领域的建立都与汉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自外而内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而时至今日,它们又都共同承担着向世界阐扬中华文明,“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⑥《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政府网2020 年11月30 日,https://www.gov.cn/хinwen/2020-11/30/content_5565962.htm,最后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1 日。,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时代新使命。而这一过程本身都需要以文明互鉴为前提和方法,更好地推进中外学术交流对话。

我们知道世界汉学从来不是只有西方汉学这一个派别。在世界汉学的研究视域下,多个谱系发展是共存的。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汉学,与东南亚各国的汉学、拉丁美洲国家甚至非洲的汉学,都有其自身的渊源和特色。即使西方汉学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脉络和体系的。在尊重各国汉学传统的基础上,要以批评的视角和方法,引领文明发展的多边主义方向,开拓多语种、多学科、多视角、多平台的研究空间。了解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更为全面地,从历史的、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汉学的多元性、互动性、超越性和当下性,更好地认识到它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面向新时代的世界汉学,我们既要展开跨文化包容性读解,也要展开学术性批判①参见张西平:《建立一种批评的中国学》,载《社会科学文摘》2020 年第8 期,第23—25 页。,同时践行推进全球文明的新使命、新任务,形成切实的交流互动。对接全球文明倡议所提出的“四个共同倡导”,我们可以更好地以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的汉学研究:一是从“共同倡导做好文明传承创新”的角度,充分认识到世界汉学的时代性,自觉地将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与时政中国相结合开展研究;二是从“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出发,充分认识世界汉学的多元性,扎实做好各区域国别研究,将基础性理论阐释和应用性传播实践相结合开展工作;三是从“共同倡导推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着手,充分发挥世界汉学的互动性,将中国立场与国际表达相结合展开研究;四是从“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着眼,充分理解世界汉学的超越性,将差异与共性、整体与系统的研究结合起来开展工作,从而更加突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与汉学理念方法的交流与运用,在全球知识环流中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实现不同文明和合共生。

(三)重视支持培养,促进汉学家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专门人才队伍。我们需要一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国家队,也要有一支有力的国际队,在国际场域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汉学家是我们可以去团结争取、交流合作、发挥作用的群体。他们研究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对中国的研究具有国际化视域和跨学科视角,不仅在学术上卓有成就,在对华政策咨询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影响力也不可忽视。汉学家既是中国学术的世界化、多元化的推动者,也是推进知华友华、消除偏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渠道。我们要通过汉学家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充分利用汉学家的各类优秀研究成果,通过他们的译介、阐释和研究,传播中华文化,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充分利用好珍贵的汉学家资源,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汉学家相关资源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研究、智库建设、中国形象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以其多渠道发声和优秀学术成果为媒介,让世界客观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为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汉学家的作用,加大对汉学家的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具体支持举措上,可以进一步推动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如以国际组织、平台形式,建立专题学会、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汉学家参加研修、培训、会议,从事学术交流、典籍翻译、图书出版等工作。

世界汉学需要新一代国际学者传承。中外友好事业也需要更多更广泛的世界青年接力延续。我们还要特别加大对青年汉学家的培养、培育力度,促进他们的成长。习近平主席在多次演讲、报告中都提到,要深入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旅游等各领域人文交流合作,特别要加强青年群体的交流。2013 年在俄访问时,他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也是中俄友好事业的未来。”②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载《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第11 页。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他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欧洲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③《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全文)》,新华网2014 年4 月1 日,https:// www.х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01/c_1110054309_5.htm,最后访问日期:2024 年1 月14 日。他关心留学生及海外青年,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北京大学留学生、“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等多个海外青年群体回信,也在国际国内场合提出提供政府奖学金支持、研修培训、联谊交流活动等方面的系列举措,欢迎更多国际青年来华交流,希望他们深入了解真实的中国,为促进人文交往、学术交往和友好交往发挥积极作用。这也是我们做好青年汉学家培养工作的新机遇,让更多世界青年关注中国、来到中国,从学习者成长为新一代“汉学家”“中国通”,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四、结 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呼唤中国形象、中国理论、中国话语、中国方法、中国标准的新表达,需要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重视世界汉学,充分发挥汉学家作用、培养新时代的青年汉学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推进全球文明倡议的框架下,面向新时代的世界汉学是在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汉学新形态。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认识、推进研究,从世界汉学的时代性、多元性、超越性、对话性等方面重新加以审视、认识和理解,使之以不同于传统汉学和中国学的姿态,在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担当新使命,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汉学家汉学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著名汉学家史景迁逝世,享年85岁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美国汉学家巴托尔德·劳费尔的首次中国考察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美国汉学家艾思柯译介《红楼梦》研究
海外汉学家影廊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