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2024-04-30 12:26孙艳婷张永美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职业院校思政

孙艳婷,张永美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 济南 2502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对新时期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英语是学生打开世界大门的钥匙,是接受国外先进文化思想与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在英语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实施英语课程思政,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意识形态主阵地,为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掌舵领航。当前,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在教学内容、开展形式、实施手段与考评等环节还面临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思政课”的建设。对此职业院校要在英语课程中明确课程思政的实施价值,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一、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价值透视

(一)有利于挖掘英语课程的育人元素,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

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是职业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2]英语课程作为看世界的窗口,涉及了大量国外的人文文化与思想价值观,如果不进行科学的引导,容易使学生陷入思想认知偏差。对此,职业院校实施英语课程思政,通过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有效衔接国内外先进的文化意识和价值理念,深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知识及行业动态。同时,还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意识偏差,实现对学生英语知识和思政内容的双重输入,促进学生思政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同步提升。“通过中西方思政概念框架的对比,明辨西方思想政治、信念的是非利弊”[3],有效发挥英语课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二)有利于中国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发扬,促进中外文化的良性交融发展

任何语言都具有文化烙印,扎根于文化之中。语言和文化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由此也就决定了英语教学的内容与指向。英语本身是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语言工具,掌握英语语言能力之后,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通讯便利,深入了解国际文化,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在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暗含着中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为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全球信息打开了方便之门。尤其是专业领域内全球头部企业的文化环境、发展理念、价值取向、精神信念、行为准则等,成为职业院校英语课程的重点讲授内容。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蕴含着丰富的通识意蕴。”[4]挖掘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实施英语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英语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还要注重发挥其思维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通过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价值体系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对专业领域内的中外文化对比中,收获价值性的文化体验,不仅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利于推进中外文化的良性交融发展。此外,英语课程思政强调尊重学生自主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统一,在职业院校英语课程落实“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育人”的同时,还能够将更多中国精神、中国智慧融入英语课程所承载的文化对比中,实现中外文化的交融。职业院校实施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英语课程中的文化内涵,聚焦反映中国文化精髓的教育元素,有利于赋能学生的民族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阐释与传播,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传统,并获得价值甄别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促进学生对中外文化的正确理解。

(三)有利于形成英语课程思政育人范式,赋能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

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不仅仅是落实课程思政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扎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职业院校实施英语课程思政,除了讲授必要的英语学科知识外,还融入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等意识层面的内容,无论是融入方案、实施手段还是开展形式,在教学量变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创新性的质变,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范式,从而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的创新发展。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人文性和职业性的特点[4],其内容具有职业文化属性,实施英语课程思政,不仅丰富了英语教学内容体系,还实现了英语与思政的融合,有利于英语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英语课程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英语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术观点、实践成果、模式创新等,均可以应用于其他学科的课程思政中,为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范式。

二、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层:实施课程思政的意识薄弱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本质是通过营造隐性和柔性的教育环境,将新时代思政教育思想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以实现英语课程系统性与思政教育协同性的耦合,实现英语课程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5]然而,在传统的观念中,英语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拉近与其他国家距离的“工具”,英语的“工具价值”充斥着整个课程教学,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究其缘由,主要在于职业院校教师的英语课程思政意识薄弱。一方面是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缺乏足够的重视,片面地认为思政教育的主体实施者在于思政教师,缺乏主体意识,对于大思政教育观念的认识不足,在英语课程教学中,仅仅注重对英语知识的讲授,未能及时通过挖掘英语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元素来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功利化问题,往往将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主要目标,对于课程思政的贯彻落实不足。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的文化科目成绩相对薄弱,英语水平也相对较低,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的现实,往往只是象征性的点到为止,很难进行深层次的课程思政内容挖掘。同时,在职业院校中,教育重心围绕职业技能展开,英语课程被置于“副科”地位,工具属性成倍放大,英语课程甚至成为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学分获得的工具,英语教师在学校大思政教育政策要求下,也仅仅是对思政教育中的内容生搬硬套、文化元素照本宣科、价值理念生拼硬凑,存在较为明显的形式主义,这很大程度限定了英语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范围。

(二)内容层: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不足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学科,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然而,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面临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不足的困境。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从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材内容编排来看,涉及较多的是国外文化内容,本土传统文化元素的占比较少。以英语专业文学方向课所用的教材为例,课文素材选取以西方文化为主,过于注重西方文化讲解,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元素的有机融入,忽略中国文化价值选择。尽管部分英语教师在建设“大思政课”的号召下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但是囿于英语教材对所谓“原汁原味”的内容追求,很难深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无法适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三)教法层: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落后

当前,无论是“大思政课”建设,还是课程思政开展,都属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创新尝试。职业院校在推进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暴露出来的教法问题相对突出,导致英语课程思政教法改革缓慢,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具体表现在:一是英语教师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各自为政,思政元素的开发与英语学科知识结合不紧密,融合性较差。部分英语教师生搬硬套地加入时事政治内容,将英语课程变成了第二思政课程。二是英语课程思政强调理论知识的传输,缺乏实践运用。广大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缺乏系统设计,在英语课堂上涉及思政的板块,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未能采取有效手段巩固升华思政融入成效。

(四)评价层: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如何构建科学合理、量化和质性评价相融的评价体系,以检验并保障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向而行,是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命题”。[6]当前,在教学考评层面还存在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首先,缺乏对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质量的专项考评体系。目前,广大职业院校面向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侧重于围绕英语学科相关维度进行,如课程组织、课堂教学、师资能力等,缺少对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的内容编排新颖性、融入方法多元化、教学手段创新性等专项考评指标。其次,缺乏对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评价指标。职业院校英语课程在内容上既涉及国外文化,还涉及专业知识,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还纳入了思政的相关内容。但是,目前英语课程的考评重心依然在应试层面的卷面成绩上,并未对英语课程思政的内容合理性做出测评。同时,当前职业院校英语课程的考核以作业、试卷等形式为主,考核的内容也大多是英语知识和应用技能,缺少对学生英语思政素养的考评,无法准确评价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三、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对策

(一)把握“切入点”,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针对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中思政元素挖掘深度不够的问题,需要找准切入点,从提升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出发,深化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发挥思政育人的协同效应。一是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职业院校要想自上而下建设“大思政课”,需要不断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素养,提高其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认知。无论是教师平常自我修养,还是课堂教学,都要保持较高的课程思政认同感,要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思政对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自我修身,促进思想升华。二是鼓励英语教师加强学习,掌握课程思政教学本领。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其个人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目前来看,大部分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还无法有效落实和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对此,职业院校需要通过线上线下专项培训、集体学习、自我学习等途径来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在英语课程教学中更加有效地挖掘思政元素,向学生传达党的思想方针、政治立场,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纳入英语教学的内容体系中,使英语课程教学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同时,增强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把控能力,要能够立足职业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将思政元素、英语文化、专业知识三者有机结合,从思政教育的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找准“契合点”,增强中外文化的交融发展

职业院校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在于共同的文化属性,英语课程侧重西方文化,而思政教育主打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要找准二者之间的“文化”契合点,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发展。一方面,强化本土文化无形中的融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能力。在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解读和介绍西方先进文化,也要传播和讲授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同时形成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清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反映的健康、理性的伦理思想有利于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人格的完善。英语教师要利用原生的英语语言介绍国内外文化,在文化比较板块中融入中国优秀文化元素,在文化交融过程中,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准确表现出来,由此,既实现了英语教学,又传播了中国文化,使学生真正了解本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发展,实现中外多元文化共存和交流。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对于西方文化,要注重取其精华,实施立德树人,要注重利用国外优秀先进文化来塑造学生正向的思想认知。例如英语教材中所介绍的国外健康生活方式,可以用来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文化对比与借鉴中,消除学生的拜金思想、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错误思想。例如英语中涉及的国外节日文化,可以与中国传统节日相对比,结合时下社会出现的外来节日乱象,对学生开展别开生面的课程思政教育,杜绝崇洋媚外。通过中外文化对比交流,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也会更清楚地认识、更自觉地珍惜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与广泛弘扬。

(三)抓住“关键点”,创新英语思政的教学手段

新时代“大思政课”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基本性质是思政课,鲜明特色是时空多维。英语课程是建设“大思政课”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要抓住“关键点”,通过创新教学手段来实现时空多维度的协同发展。

首先,创新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从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设计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开发课程思政教育模块,全方位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同时,从英语教材可能涉及的专业文化、职业道德、风俗民情等方面入手,提炼和发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文化属性,基于专业课程教学视角有机融入思政元素。

其次,大力开展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教师要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丰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载体,促进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获取,主动探究英语文章背后的文化寓意。为了将英语课程思政教育从纸上谈兵落实到身体力行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并不局限于课堂,还要积极延伸至社会甚至国际交流活动中。例如,以中国红色故事为主题的英语情景剧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培养学生爱国情怀。除此以外,职业院校要做好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保障工作,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和优化课程思政教师配置,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定期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强化课程教师的思政能力培训、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提升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为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的多样化奠定条件。

(四)明确“发力点”,完善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务,对其实施评价不能仅凭有无内容渗透、方法创新与课时设置来判断,还应该建立一体化的评价体系。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共同颁布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多元多层、科学有效的高校思政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完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机制”[7]。基于此,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思政要以“评价”发力,加快完善英语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推动课程思政的高效开展。

第一,完善学科专业下英语课程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职业院校英语教师课程思政的成效评价。围绕英语课程思政评价的需要,建立涵盖内容质量、融入手段、教学方法等各个层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课程思政评价融入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同时,将课程思政纳入英语教师项目评审、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的框架体系,增强思政元素在英语教师考评中的占比,对英语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与教育水平进行测评。

第二,坚持隐性考评和显性考评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英语学科中学生思政素质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既要诊断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广度、深度和效度,又要诊断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过程中思政实践的参与度和思政目标的达成度。比如,对于“语言技能”的评价,既要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英语运用和英语示范程度,还要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在生活中使用英语表达和交流的程度[8]。总结性评价,要将英语课程思政评价与英语测试内容相融合,不论是在平时的作业、测试和综合实践活动中,还是在考试中,都要强化课程思政内容的设计与考查。通过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作业与试卷评价的多种方式,对学生职业素养、现代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进行综合考评。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职业院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