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

2024-04-30 04:30吴永华郝菲菲
新长征 2024年4期
关键词:中国式原理矛盾

吴永华 郝菲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大原则,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从辩证唯物主义中汲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对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物质统一性原理,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遵循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现代化进行的百年探索这一实际。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探索一以贯之的主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四个现代化”,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再到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实现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只有从这一实际出发,才能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中国现代化新境界,开启了中国现代化新进程的理论意蕴。

从现实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指的是我国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具体国情这一最大的实际。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现阶段发展面临着人口规模巨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具体国情。因此,从这一实际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符合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的现代化,是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基础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相统一的现代化,是既在和平中谋发展又在发展中促和平、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

二、坚持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和化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

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是指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遵循事物的矛盾运动原理,就要学会矛盾分析方法,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矛盾和基于自己国情的特殊性矛盾,又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以优先解决主要矛盾为突破口化解各种矛盾。

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看,我们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共性指的是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解决的普遍存在的现代化问题,如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制度创新等,因此发展现代化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然而,历史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之特殊性在于人口规模巨大,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于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公平正义;在于协调两个文明的关系,既要物质富有也要精神富足;在于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于走和平发展道路,既要自身发展又要维护世界和平。因此,我们首先要直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对待矛盾,我们不仅要直面矛盾,更要化解矛盾。化解矛盾就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我们既要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角度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顶层设计,又要突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统筹效率和公平的现代化,是同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增强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现代化,是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深化中国同世界良性互动关系的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三、堅持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中揭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规律,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最终目的,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遵循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两者不可分离。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首先源于我们党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了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的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中规避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产生的资本中心、两极分化、物质至上和霸权主义,积极探索文明发展新出路,走的是共同富裕和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生命力,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不证自明。最后,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的实践探索,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探索。我们党尤其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从而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进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作者:吴永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郝菲菲,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中国式原理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中国式民主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