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4-04-30 18:00李鑫肖泽梅陈金莉张国群贺英姿
护理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老年人农村

李鑫 肖泽梅 陈金莉 张国群 贺英姿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ergency preparedness for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areas in Hunan province

LI Xin, XIAO Zemei, CHEN Jinli, ZHANG Guoqun, HE Yingzi

School of Nursing,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Hunan 41021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O Zemei, E?mail: 13667394045@163.com

Keywords  rural areas; the elderly; emergency preparedness; disaster literacy; family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y; influence factor

摘要  目的:调查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灾难素养和应急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公众应急准备现状评价量表、灾难素养评价量表、家庭应急准备能力问卷对湖南省岳阳市坪头村、坪上村及源冲村3个村的35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的应急准备现状、灾难素养、家庭应急准备能力总分分别为48.11(43.00,54.00)分、(66.08±20.67)分、51.01(49.00,53.00)分。农村老年人灾难素养、应急能力与应急准备现状均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灾难素养、对应急准备的态度、是否接受过应急教育或培训、关心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情况的程度、原来从事的职业及对灾难事件的预期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应加强农村老年人灾难素养和应急能力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其应急准备水平。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灾难素养;家庭应急能力;影响因素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4.08.027

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居世界第1位,且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也位居世界第1位。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18.7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2015—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将从1.40亿人增至3.65亿人左右[1]。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农村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逐步严重,逐步加强、优化农村的防灾能力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老龄化要求重视老年人的自我独立与自我实现,支持老年人发挥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如何鼓励老年人进行角色觉悟与认知转变需要深入探讨[2]。应急准备是指在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所采取的准备行为或活动,是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降低灾害后果的重要基础[3]。每年突发的自然灾害对我国农村地区产生巨大威胁[4],我国公众应急准备行为水平总体较低,呈现出应急培训和参演程度不足、制定逃生计划行为缺失、应急物品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如何引导农村居民在突发自然灾害情境下做出相对理性的积极应对行为决策显得尤为重要。灾难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运用灾难信息的能力,并能在灾难缓解、准备、应对、恢复过程中运用信息做出明智的决策,是评价个人内在的灾难品质,灾难素养的积蓄可使个人面对灾难时表现得从容淡定[5]。我国农村老年人灾难应急观念淡薄,增强灾难应急意识、培养灾难素养是当务之急。应急能力是指在遇到特殊的应急环境下,及时地观察环境的变化,并果断地做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综合能力。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地区更是频繁遭受灾害的侵袭,而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性所带来的城乡居民在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使得农村居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行为决策方面显得更为缺乏理性[6]。突发灾难事件中通过及时、正确地引导与教育,可有效地降低受伤率和死亡率,为农村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增强农村老年人的应急意识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2年6月—7月选取湖南省岳阳市坪头村、坪上村及源冲村3个村357名农村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岁;长期居住于农村;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楚的农村老年人;有精神疾病史或听力、视觉有障碍的农村老年人。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1.1 一般资料问卷

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原从事职业、政治面貌、家庭平均月收入、房屋类型、居住情况、工作情况、体质指数、生活自理程度、是否购买商业保险、是否接受应急教育或培训、是否接受应急演练、家庭有无灾难应灾计划、自认有无应灾能力、是否经历突发事件、对灾害事件的预期、是否知晓应急准备知识、家庭是否配备应灾设备、和家人讨论应对灾害事件的频率、对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情况的关心程度、自觉健康状况、是否有应急准备行为、对应急准备的态度、对自救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1.2.1.2 公众应急准备现状评价量表

由王东等[7]编制,包括主动学习(4个条目)、应急风险感知(5个条目)、应急态度(4个条目)、处置自我效能(2个条目)和应急准备认知(3个条目)5个维度,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計1~5分,其中条目16~18为反向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应急准备状态越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10。

1.2.1.3 灾难素养评价量表

由罗彩凤等[5]编制,此量表包括知识性灾难素养(7个条目)、信念性灾难素养(6个条目)、判别性灾难素养(5个条目)、行为性灾难素养(10个条目)4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很不符合”至“很符合”计1~5分,得分越高,表示灾难素养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

1.2.1.4 家庭应急准备能力问卷

由蔡红兵[8]编制,包括防控灾难知识(6个条目)、社会联系(3个条目)、风险感知方面(14个条目)3个维度,共23个条目。防控准备知识和社会联系2个维度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强烈反对”至“强烈同意”计1~5分。风险感知方面采用Likert 2级计分法,“是”计1分,“否”计2分。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0。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课题组成员进入农村进行入户调查,征得研究对象的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说明研究目的和填写方式,问卷匿名填写,当场发放并收回,因视力或文化程度低不能独立完成作答者,由小组成员代填。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7份,有效回收率89.25%。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使用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灾难素养及应急能力的相关性;不同特征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得分比较,符合偏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的采用秩和检验;应急准备现状得分经对数转换符合正态分布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农村老年人一般资料

357名老年人中,男169人,女188人;年龄60~80岁,平均71.0岁;民族:汉族353人,其他民族4人;婚姻状况:已婚275人,未婚3人,丧偶76人,离异2人,其他1人;政治面貌:党员42人,普通群众315人;工作情况:仍在工作19人,退休139人,在家务农199人;有过保险93人,无264人;有接受过应急演练19人,无338人;家庭有灾难应灾计划79人,没有278人;认为自己具备应灾能力133人,不具备224人;经历过突发事件56人,没经历过301人;了解应急准備知识116人,不了解241人;患有疾病198人,不患有疾病159人;对自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了解28人,基本了解128人,不了解201人。

2.2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评价量表、灾难素养和家庭应急能力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见表1)

2.3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得分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2.4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与灾难素养和应急能力的相关性(见表3)

2.5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应急准备现状得分进行正态性转化后作为因变量,将应急准备现状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灾难素养得分和应急能力得力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灾难素养、对应急准备的态度、是否接受过应急教育或培训、关心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情况的程度、原来从事的职业、对灾害事件的预期是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表5。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条目均分为2.67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略低于金蓉等[9]研究结果(3.18分)。金蓉等[9]调查对象为社区老年人,而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农村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灾难相关信息获取途径相对较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灾难事件和灾难应急准备事件较不关心,不善于主动学习和参与应急方面知识或培训的学习,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因而其应急准备水平不高。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差且管理难度高,发生灾害事件的可能性较大。且农村老年人多从事农业,经历灾难事件的次数较多,因而总是能够特别留意各类风险警示信息。但由于文化程度和经济等条件限制,对于专业应急知识和技能(如救灾设备使用、心肺复苏技术等)还有所欠缺,农村老年人在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中缺乏信心,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能保持冷静。农村经济条件差,许多应急工具都不具备,因而在判断和应对灾难方面存在不足。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应对灾害的能力,需保证农村老龄人在生活中有充足的避难物资和设施,以维持他们稳定的应急准备生活。

3.2 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

3.2.1 灾难素养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与灾难素养呈正相关,灾难素养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具备较好的灾难素养,如家庭有应灾计划或自身参加过培训演习的老年人,其应急准备现状越好。良好的灾难素养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应急准备水平。一般来说,农村老年人能否在灾难事件中顺利逃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老年人本人的灾难素养,灾难素养越高的农村老年人,其应急准备现状越高,在灾难事件中能逃脱的概率越大。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原因,在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少,覆盖面较低。同时,农村老年人受教育水平较低,基层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存在不同程度侥幸心理,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对国家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灾难事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目前乡镇直接进行的防灾减灾宣传规模不大、影响不广,主要采用横幅、展板、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比较单调,难以引起农村老年人的关注。同时,防灾减灾的理论知识较多、缺少实践,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备灾准备不足。灾难素养的积累可使个人面对灾难时表现得从容淡定,正确应对。因此,乡镇工作者应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宣传,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举办专题知识讲座、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促进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意识的形成和增强,从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应急准备现状。老龄化严重引起社会的重视,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下,逐步加强、优化农村的防灾能力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应合理规划农村避难场所,保证避难场所就近,避难空间充足,避难道路平坦,无台阶、陡坡,无发生二次灾害,确保避难场所安全且具备较强韧性。

3.2.2 对应急准备的态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应急准备的态度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1),对应急准备呈积极态度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优于对应急准备呈消极的老年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老年人成为灾难应急救援的重点对象。陶书毅[10]研究显示,农村老年人在面对灾害来临、家人伤亡、财产损失等问题时,心理上会产生不适感。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可以秉持“增能”的理念,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老年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帮助老年群体正确认识灾害、防御灾害。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备灾重视程度较弱,且获取备灾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单一。由于农村老年人缺乏备灾信息或知识储备不足,农村老年人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相关信息的报道并不感兴趣,也不常与家人或朋友探讨各类应急准备方面的话题。虽然农村老年人对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非常有信心,但如果接到突发事件的官方预警信息,他们却不会非常关注,其灾害事件准备现状依然不充分。农村老年人在灾害中的弱势地位凸显,特别需要在灾害社会工作中给予这一群体特别关注。因此,在积极老年化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工作人员应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观看视频、专题讲座等教育培训、实际演练等多种方式,加强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帮助农村老年人树立积极抗震防灾观。同时,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管理网格、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倡导农村老年人对应急事件和应急准备持有积极的态度,普及一些常用的应对灾害事件的知识与技能,警惕他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灾难事件,帮助老年人增强灾难素养,进而提高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水平。

3.2.3 是否接受应急教育或培训

本研究结果显示,是否接受应急教育或培训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1)。接受过应急教育或培训的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好于没有接受过应急教育或培训者。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教育或培训的途径和场地受限,因此,在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方面相对薄弱。王炫文等[11]研究显示,在对老年群体应急培训经历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仅有少数老年人有过应急培训经历。随着我国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不断兴起并壮大,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优势上,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要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组织机关、学校、医院等开展防汛抗旱、防震减灾、防风防雷、地质灾害防御、消防安全、事故防范、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活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演练,使农村老年人了解应急逃生的过程,避免在灾难事件来临时出现混乱和慌张的情况,提高其应急技能。在积极老龄化基础下,目前,许多城市、社区编制了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但是却极少有农村编制方案。因此,农村乡政府应实施积极老龄化政策以适应我国老龄化严重的国情,积极开展防震减灾教育活动,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

3.2.4 关心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情况的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关心本地区传染病发生情况的程度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对灾害事件非常关心的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好于一般关心及不关心者。黄玉满等[12]研究显示,农村老年人已经成为传染病防控的重要人群,应采用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灾害为暴露在危险时发生的事件,其给社区带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损失[13]。老年人的身体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缓慢退化[14],体质减弱、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薄弱更易受灾害影响。而老年人自身患有慢性病也导致其免疫力下降,易被传染病感染。因此,基于积极老龄化政策,农村老年人了解本地区发生的常见灾害事件(火灾、车祸、传染病等)尤为重要。村委会工作人员应及时通报农村该地区发生灾害的情况和程度,鼓励老年人且家人可以通过乡村广播获取相关信息,及时告知并警惕,必要时配置一定的医务人员和看护人员。同时可以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农村老年人进行定期的宣传教育及健康检查。

3.2.5 原來从事的职业

本研究结果显示,原来从事的职业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1)。大部分农村老年人一直都是农民,只有少部分农村老年人原来是工人或者是其他职业的从事者,原来是其他职业从事者的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好于原来是工人或者是一直是农民的老年人。因为从事其他职业的农村老年人,比如乡村教师和乡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更高,更容易接受教育或培训,对于应急知识也相对更了解。农村地区条件相对比较差,农村老年人没有经过较标准的培训和正式的教育,应急准备知识和技能较缺乏。因此,政府工作人员应积极在农村地区开展灾害应急宣教和培训,建立体系化的应急宣传、演练机制,提高应急防控对象与应急管理主体的重视程度,促使农村老年人主动学习应急方面的知识,主动参加应急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应急能力。

3.2.6 对灾害事件的预期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灾害事件的预期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认为灾害事件会发生的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好于认为灾害事件不会发生者。相比于城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更是频繁遭受灾害的侵袭,作为农民会更加关心灾难事件的发生,所以大多数农村老年人认为灾害事件可能会发生。陶书毅[15]研究显示,自然灾害会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物质财产和社会生活诸方面造成多重的伤害,老年人自身的防灾减灾能力需增强。因此,在农村老年人成为灾难事件重大急救对象的背景下,可以开展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成立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互助队,促使农村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应灾观念,对灾难事件持有积极的预期,提高农村老年人自我应急准备能力,促进农村老年人参与应急防控工作。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灾难素养、对应急准备的态度、是否接受应急教育或培训、关心本地区灾害发生情况的程度和原来从事的职业是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较少。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发展迅速,老年人数及失能、半失能人口多,一旦发生重大地震灾害,老年人是应急救援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而且老龄化社会出现“老龄化社会型灾害”,农村老年人应当树立积极的防灾减灾观[16]。我国农村老年人灾难应急观念淡薄,增强灾难应急意识、培养其灾难素养是当务之急。应急准备能力相关研究多着眼于突发事件,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自身特点,因此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13]。加强农村老年人应急准备、灾难素养和应急能力教育培训,提高其应急准备,灾难素养和应急能力水平需要全社会参与。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应该积极鼓励、倡导并帮助农村老年人学习并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在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形势下,农村老年人的应急能力不足,甚至会出现恐慌、害怕等不良情绪。突发灾难事件中通过及时正确地引导与教育,可有效地降低受伤率和死亡率,为农村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湛,彭希哲.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治理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18(12):134-155;202.

[2]  李宏洁,张艳,杜灿灿,等.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5):1222-1226.

[3]  黄春萍,丁华,宋姝娟,等.公共卫生应急工作能力量表的编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32(6):528-534.

[4]  程玲.江苏省农村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18.

[5]  罗彩凤,袁秋霞,吕妃.灾难素养评价量表的编制与验证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5):399-402.

[6]  姜韵欣.农村居民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积极行为决策影响因素研究——以九江市都昌县部分农村地区为例[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8.

[7]  王东,宁芳,马宁,等.北京市居民公众应急准备现状评价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5):703-706.

[8]  蔡红兵.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药品储存与应急准备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9]  金蓉,谭迷,高宇雄,等.社区老年人应急准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1,36(15):86-88.

[10]  陶书毅.農村地区灾害形势对老年人的影响及社会工作介入初探[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3):9-12.

[11]  王炫文,雷悦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老年群体卫生应急素养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3):173-175.

[12]  黄玉满,邱祖彪,黎志芬,等.广西农村地区老年人艾滋病相关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1):1106-1109.

[13]  魏吉利,白文辉,卢颖,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应急准备能力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1):3960-3964.

[14]  宋明方,张婉,向平,等.基于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农村老年人老化期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19):3542-3546,3564.

[15]  陶书毅.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探析[J].老龄科学研究,2014,2(3):45-54;64.

[16]  苏幼坡,陈艳华,陈建伟,等.老龄化社会重大地震灾害老年人的应急救援[J].世界地震工程,2015,31(4):31-35.

(收稿日期:2023-03-23;修回日期:2024-03-20)

(本文编辑 曹妍)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老年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