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路径研究

2024-05-01 19:54傅佐东黄旎妮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广西红色资源

傅佐东,黄旎妮

(1.广西艺术学院;2.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这是党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统战工作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保障国家的政治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红色资源在统战工作中的应用正逐渐受到统战系统的关注[2]。红色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奋斗的精神密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前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3]广西丰富的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不仅拥有充分的条件,而且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提升高校统战工作效果的必要之举,也是增强师生“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新途径和方法。

一、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的条件基础

广西红色资源有着种类丰富、分布广泛、题材丰富、历史连贯、价值内涵深刻等特点,为广西红色资源融入广西高校统战工作提供了充足条件。

(一)广西红色资源类型多样

井冈山大学的张泰城教授曾将红色资源分为红色旧址、红色建筑等十种[4]。耿琪认为,红色资源可分为历史遗迹、博物馆等物质红色资源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精神红色资源两类[5]。蒙思敏将红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并进一步按照遗迹、建筑、器物、精神等分为六种类型[6]。在这些分类方法中,蒙思敏的方法较为客观,但其将革命思想、标语、口号归为红色精神资源可能存在不准确之处。综合来看,将红色资源分为物质类和精神类较为妥当,但精神类红色资源通常通过物质、作品来体现。广西红色资源可以具体分为红色遗迹、红色建筑、红色器物、红色文艺(歌谣、舞蹈、报刊、标语、口号、摄影、影视)和红色论著五大类。

(二)广西红色资源分布广泛

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互为载体。广西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单体370多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8处[7]。广西红色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历史上发生过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具体地区,如湘江战役发生地、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等。例如,百色市共有99处红色资源,其中右江区10处,田东县20处[8]。百色市的红色资源以百色起义为核心,沿着邓小平在右江的足迹,集中地分布在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这四县(区)。桂林地区的红色建筑有181处,其中灌阳县77处、全州县41处、兴安县22处、资源县21处、龙胜县18处、灵川县2处。

(三)广西红色资源题材丰富

一是以革命领导人为题材。例如,雕塑作品以邓小平、韦拔群等人物为主题创作,部分纪念馆以革命领导人名字命名(如邓颖超纪念馆)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主题创作的歌谣。二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题材。例如,昆仑关战役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等。三是以某部队为题材。例如,桂林市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等。四是以革命人使用过的物品为题材。例如,百色起义纪念馆收藏的张云逸穿过的大将服、使用过的武器等。五是以革命人住所为题材。例如,邓小平故居、雷经天故居等。这些丰富的题材不仅反映了广西红色资源的多样性,而且为红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形式。

(四)广西红色资源内蕴价值深刻

一是蕴藏可贵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包括英勇抗争不畏强敌的爱国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等。例如,《工农革命要团结》中“大家为共产生,不怕死不要钱。”[9]《雾散天会晴》中也有“穷人闹革命……苦菜也甜心”,表达了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7]。二是传递革命人的高尚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红色资源,我们可以深刻理解革命领导人和战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以自己的行为甚至生命诠释了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理想。例如,湘江战役中,“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红军师长陈树湘。三是展示革命作风。例如,邓小平等根据中共“四大”提出的对“不识字、识字不多,不善听纯粹理论”同志要结合“切身的实际问题”用新计划、新方案开展工作。他们把红七军政治主张向群众宣传,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四是彰显人格魅力。例如,邓小平虽然经历了“三落三起”的一生,但他在治党、治国、治军中体现出伟大的革命人格、领袖人格。五是传递军民情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因此,广西红色资源处处体现着这种军爱民、民拥军的军民鱼水情。例如,“鱼爱水鸟爱林,人民热爱子弟兵”等歌谣,表达了军民如鱼水般的密切关系[10]。

二、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的应然与实然分析

(一)应然分析

广西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统战工作的应然,是指广西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统战工作的关联性和价值维度,是广西红色资源对高校统战工作的价值体现。

1.领导主体一致性

红色资源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0]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因此,二者的领导主体具有一致性,都是中国共产党。

2.价值内蕴引领性

广西红色资源具备深刻的价值内涵,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面对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思想文化挑战和理想信念的多元纷扰,广西红色资源能够起到明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定力的作用。

3.实践互联互助性

广西红色资源与高校统一战线之间的互联互助性主要指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一方面,红色资源是在百年建党的过程中创建的,在这个过程中,党和革命领导人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而创建者中也包含了统一战线阵营中的广大成员。另一方面,高校统战工作作为党的统战工作的一部分,承担着在新时代探索红色资源新内涵、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

(二)实然分析

广西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统战工作的实然,是指广西红色资源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是从现实的维度探讨广西红色资源运用于高校统战的工作情况。

1.红色资源整理工作欠缺

目前的资料和调查显示,尽管广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这些资源的系统整理尚未进行。广西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介绍相对零散,缺乏专门系统地介绍广西红色资源的文献。

2.红色资源挖掘运用程度不深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数据库)资料,以“广西红色资源”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章只有206篇,且缺乏专门的研究综述。这与广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我们对广西红色资源的研究还非常不足,对广西红色资源的挖掘运用也只是停留在简单事件、意义、价值的分析运用上,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和应用。目前,各高校对广西红色资源的利用主要侧重对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开发,挖掘力度不够[10]。

3.红色资源与高校统战工作结合研究不多

作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数据库)中检索“广西红色资源高校统战”相关文献未能找到结果。而事实上,广西红色资源与高校统战工作有着很大的关联度,是可以互相结合运用的。

4.红色资源与教学的结合度不够高

目前可查阅的教材中,把广西红色资源系统整理作为高校专门教材的情况还没有,红色资源只是被部分引用融入教材。正如赵彩晴所述:“主要以开展活动为主,实践型大部分活动还是流于形式且缺乏实践创新。”[11]

三、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的路径探索

(一)以红色资源价值内涵引领党外知识分子“五个认同”教育

广西红色文化的核心社会作用体现在其深刻的价值性,其中的价值内涵是关键维度。广西红色资源蕴藏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充分运用广西红色资源就要充分运用其中的红色文化,发挥红色文化中蕴含价值的引领与导向作用。将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是要传递红色文化中价值内涵,通过深刻学习红色文化中的精神,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培根铸魂。我们可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地运用广西红色资源,讲好党、革命、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增强党外知识分子“五个认同”,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层含义的理解,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信心。

(二)用红色资源丰富类型引领党外知识分子专业发展

广西红色资源的丰富题材通过红色遗迹、建筑、器物、文艺(包括歌谣、舞蹈、报刊、标语、口号、摄影和影视)以及红色论著五大类得以体现。这些类别中的每一种都包含了众多具有丰富实物和背后动人故事的实例。广西红色资源的这五大类别能够完美融入高校的多个专业,尤其是艺术类专业,能为师生提供创作灵感,帮助他们创作出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具体来说,我们应把握红色资源的内在价值以指导艺术创作,即利用广西红色资源中的思想内容来引领和指导艺术类专业创作的思想。这种创作既可以直接采用红色资源的题材,也可以是从红色资源的思想内容中汲取灵感进行创作。我们应从外观、形态等外在特征角度来指导艺术创作,即以广西红色资源中的作品外观、形态、风格、工艺、动作、神态等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我们通过这种内在和外在的双重塑造,最终创作出既有形式美也有思想深度的优秀艺术作品,进一步促进专业的发展。

(三)以红色物质资源促进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教育

广西丰富的红色资源为高校统战工作开展实践教育提供了独特的条件。为了更有效地将广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统战工作,我们应该注重充分利用红色物质资源,以促进实践教育,让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实践中进行情感体验,接受红色教育。在开展高校统战工作时,我们可以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和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深刻理解革命智慧并汲取前进的动力。活动可以包括参观红色遗迹、建筑,重走红军路等,让大家了解红色故事,感受红色精神的力量,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此外,访问革命老区、观看和演绎红色文艺作品、体验穿红军服和吃红军饭等体验式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大家深入体验红色文化,而且能促进参与者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的实效。

(四)组织强有力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参与挖掘整理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整理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文化的具体表现。对广西红色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且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方式。高校内部集中了众多党外知识分子,具有丰富的学科背景和全面的技术能力。因此,组织一个学识渊博、技术过硬的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参与广西红色资源的整理,既是切实可行又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开展整理工作,我们可以根据党外知识分子的学科背景进行分类,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选拔人员,不仅可以保证红色资源整理人员技术过硬,而且能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刻的理论阐述。

(五)把红色资源多维融入高校教学

将红色资源多维度融入高校教学需要利用课堂主渠道、编辑教材、建设红色资源体验馆、编撰多民族文字版本等方法。

第一,抓好课堂主渠道,积极传播红色资源。学校可以通过结合红色资源开设各类必修和选修课程,创建特色课堂。例如,学校可以开设红色文化思政选修课、红色文化示范课堂,以及红色艺术课堂等,以此为平台,积极向学生介绍和传播红色文化和精神。

第二,按照广西红色资源类型,编撰《广西红色资源手册》,列为高校辅助教材,同时为今后开展广西红色资源研究提供完整材料。我们可以根据广西红色资源的类型,如红色遗迹、建筑、器物、文艺和论著,分专题章节进行收集和整理,形成系统的资料。对于红色遗迹、建筑、影视等内容,我们可以采用照片加说明的形式进行展示,为后续的广西红色资源研究提供完整的参考材料。

第三,建立广西红色资源VR展馆,形成体验式红色教育场所。为了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领会红色资源的价值魅力并获得更真实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红色资源VR展馆和体验式场馆,使用声光电效果,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第四,将《广西红色资源手册》译为不同民族文字版本供各族人民学习。我们可以将《广西红色资源手册》译成不同民族的文字版本,用以介绍广西红色资源,让各族人民更深入、更全面了解广西革命史、广西人民的奋斗史,了解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更好地促进“五个认同”,更大程度地促进民族团结。

第五,制作广西红色资源视频专辑和特殊文字版本。通过将广西红色资源转化为视频形式,我们可以更直观地向人们展示广西红色资源,从而便于红色文化的传播。此外,为了照顾特殊群体的需求,视频的制作还应包括手语介绍版本,以便听力障碍人士观看。同时,视频也应制作盲文版的文字介绍,让视觉障碍人群能够了解红色资源,以实现广西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传承的全面覆盖。

广西红色资源广泛融入高校统战工作,可以让红色资源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征程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是广西人民共同努力构建美好广西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广西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追忆红色浪漫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