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水利力量

2024-05-01 15:58
中国水利 2024年4期
关键词:汇量碳达峰双碳

◇ 纪 平

前不久,我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省长汀县成功签约,以总价180 万元交易10 万t 水土保持碳汇。这次交易对于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标志性示范意义,也是水利行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有益探索、深化“两山”转化的生动实践。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水土保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产生碳汇,即增汇、固碳、减排。相关研究显示,水土保持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汇量的贡献率为43.5%~56.5%,具有巨大的碳中和潜力。国务院印发的《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纳入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的态势,水土保持让山更青、水更美,碳储量也大幅度提升。迈向新发展阶段,面对水土流失治理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如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将水土保持项目开发为碳汇产品,推动其进入碳交易市场,以交易收益反哺区域后续水土保持或生态保护项目,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固碳增汇能力。水土保持碳汇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以水利部门为主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碳汇量尚未纳入国家碳汇核算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碳汇研究与交易实践重任在肩,大有可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水土保持碳汇研究,要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加强水土保持措施碳汇作用、增汇机理研究和技术攻关,完善水土保持项目碳汇理论与方法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和统计制度,提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信息管理技术与水平。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不断试点探索、积累案例经验,是推动水土保持碳汇项目进入碳市场、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重要路径。要深入总结长汀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经验,加快推广到全国适宜的各类型区,以星星之火铸就燎原之势。要持续探索水土保持碳汇开发与交易的途径与机制,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参与水土保持碳汇提质增效,加强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人才队伍培育。

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到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再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水利人交出了一份份绿色答卷。在水利高质量发展征途上,水利人将始终保持主动担当的精气神,创新探索,锐意进取,实干担当,为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汇量碳达峰双碳
“双碳”背景下的智慧高速建设方案探索与实践
碳中和·碳达峰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完形填空
汇量科技段威:将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