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探析
——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视角

2024-05-02 06:00刘红梅翟小宁
教育评论 2024年1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五育体系

●刘红梅 李 森 翟小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如何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吹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号角,是新时代我国教育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为我国教育事业在新征程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之一,是马克思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对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生动体现

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这些论述高瞻远瞩,既是立足新时代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也为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以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教育要始终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个鲜亮底色,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人的全面发展指“在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不断获得自由和发展的过程。”[3]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持续提升、人的个性解放和社会关系的进步等方面的内容。[4]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步骤,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则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动能。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新提法不仅明确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且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深刻的思想内涵。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育的发展要以科学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新时代具体化和系统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一方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同马克思主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同一性,提倡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培养,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丰富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

新的伟大征程上,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并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来看,德、智、体、美、劳“五育”在建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既各具独特地位和价值又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协调性。德育在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中居于首要位置;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支持”[5];“体育”则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美育”是其他“四育”的升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劳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践基础,且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6],是培养其他素养的路径和手段。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不只是五育都开设,而是基于五育的融通性,强调五育之间的整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活动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7]即,德智体美劳绝不是“五育并举”或是“五育”的简单拼凑和叠加[8],而是将“五育”聚集于人才培养的全部环节,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共同为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二、深刻认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独特价值

(一)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党和国家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更加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为人才培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从而有利于扭转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的局面。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规律,更新观念;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培养机制的改革;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因地制宜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核心要义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是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要义。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融通和整合,从而科学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全方位积极应对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的战略需求,积极推进把“五育”融入到教育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教育国际化水平等教育改革中,合理分配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资源,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

(三)持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此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突出了“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的重要性。这一要求的凸显充分说明,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人才日益成为制约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指出要“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9]。这要求我们立足新时代,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面对教育发展、国家建设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在我国教育事业和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教育国际合作,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持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三、积极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是要通过实践探索来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理想蓝图的描画,也为新时代我国教育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智慧和能力,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是紧密结合的,缺少了任何一个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会打折扣,人才培养体系也会不完整。因此,教育应积极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彼此配合、协调发展的联动育人机制,不断提高育人实效。

(一)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对“为谁培养人”的明确回答,也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如前所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人的能力持续提升、人的个性解放和社会关系的进步等方面的内容。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的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满足教育发展、国家建设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德育,要在学生的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锤炼品德修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辨是非曲直,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加强智育,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努力实践,走好人生道路,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加强体育,要在强健体魄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健康身心,锤炼意志,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做到身体强、意志强,准备着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加强美育,要在提升美育素养上下功夫。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遵循美育特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劳育,要在加强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技能水平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10]

(二)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要强化人才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落实的中间环节,人才培养目标能否达成与培养过程直接相关。人对于自由而全面的向往和追求,最终目的是能够实现人的发展与进步。[11]通过强化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学生创造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从而有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1.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直接的途径,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入课程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尤为重要。第一,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要深入把握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思路,探索如何优化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第二,要明确课程的定位,合理配置课程资源,为课程实施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打造课程的特色。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完善德智体美劳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对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自身不足的评估进行针对性地选课。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如,立足学校发展的目标和特色,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探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课程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增强了思政课的理论性,还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第三,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作用。“第一课堂”是基础,在育人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时空延伸[12],有助于克服“第一课堂”在时间、空间、育人对象上的局限性,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既要发挥好“第一课堂”在育人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和知识素养,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灵活多样、自由开放的特点,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是引路人,是燃灯者,要不断用知识和品格塑造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教学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方式,教与学的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要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离不开对现有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创新。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在课程开始前通过测评或者摸排的方式,了解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要根据课程性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德育课程可多采用讲授法,便于学生掌握德育重点和难点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智育,可以多采用启发法,启发学生发现自身亮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体育,可以多采用演示法,将动作要点和方法加以演示,以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美育,可以多采用指导法,提升学生对美育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劳育,可以多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3.强化资源保障

一方面,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专业化师资队伍。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出台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和措施,吸引和引进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储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加快教学平台建设,推进教学改革,优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为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和资源。注意处理好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比例的设置两个核心问题。[13]合理配置资源,保障教育教学有序进行。此外,要关注“五育”与其他课程的交叉融合问题,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三)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要完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在教育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科学的评价结果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个性解放。实现人的个性解放,就要充分考量个体差异、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明确评价的主体。不仅要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家长、政府和社会等主体的协同评价的作用,坚持统筹兼顾。要针对不同评价主体及其所处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进行分类设计,并稳步推进评价的科学性。其次,制定有效的评价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从“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七方面,制定了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体方案。[14]这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标准提供了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最后,探索多种评价方法。探索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开展过程评价、通过代表性成果方式进行结果评价、通过质量监测进行增值评价,通过文本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评价,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积极探索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体现。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的教育必须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刻认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价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以全面育人为基本导向,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培养过程、完善评价体系,不断引导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并培养出具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努力答好时代提出的教育之问,交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答卷,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五育体系
七律·吾校
五育并举,协同育人
坚持五育并举,引领学校未来发展
五育并举 德润童心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