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套作高产优质高效特性解析

2024-05-02 10:18李素兰
河北农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套作当量红薯

□文/李素兰

玉米套作是指在玉米行间或行内套种其他作物,主要有红薯套作、蔬菜套种、大豆套作等。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玉米套作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模式,成为目前农民增收增效玉米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效益不高,为了提高种植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使得玉米套作成为研究热点。

一、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春玉米,该品种为杂交玉米,生育期115天,株高220 厘米,穗位高95 厘米,穗长17 厘米,行粒数30 粒,百粒重47 克。玉米套作红薯、大豆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其中玉米与红薯、大豆套作面积均为1.5 米×3 米(3 行);玉米套作方式为行间套作红薯;红薯与大豆套作面积均为1.5 米×3 米(3 行);玉米套作方式为在玉米行间套作红薯、大豆。试验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玉米套作红薯、大豆产量分别为758.4、80.3 千克/亩。其中玉米产量按小区试验结果折算。在玉米套作红薯、大豆的不同种植模式下,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种植红薯、大豆,每个小区种植3 行(中间为5 行)。大豆于4 月25 日播种,密度为12 万株/公顷;玉米于4 月5 日播种,密度为5.25 万株/公顷;玉米收获后,对田间植株进行收获和考种。对玉米套作红薯、大豆进行单株调查与考种:①在玉米套作红薯、大豆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小区单株调查生长情况;②在玉米套作大豆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小区单株调查单株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③在玉米套作红薯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小区单株鲜重、叶绿素含量;④在玉米套作大豆的不同种植模式下,各小区单株鲜重、叶绿素含量。数据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采用SPSS19.0 进行统计分析。利用SPSS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玉米套作红薯和大豆的产量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密度后春玉米套作红薯和大豆的产量均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

二、玉米套作对红薯、大豆品质的影响

红薯、大豆品质受各因素的影响,而在玉米套作条件下,由于各因素相互间的影响,使得各因素的变化更加复杂,这是导致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与套作前相比,玉米套作后春播红薯粗纤维含量和蛋白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

三、玉米套作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土地当量比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所能生产的农产品量,即单位面积上所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在玉米与红薯套作条件下,土地当量比在1~2 之间,即玉米套作红薯的土地当量比为2,而玉米套作大豆的土地当量比为1.5;从玉米套作后红薯的土地当量比来看,玉米套作后红薯的土地当量比为0.5,而玉米套作大豆的土地当量比为0.5。这表明,套作后红薯和大豆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玉米套作红薯、大豆土地当量比来看0.5~0.7 之间,玉米套作红薯和大豆土地当量比为0.7,而春播红薯和大豆土地当量比为0.7。这表明玉米套作后春播红薯、大豆面积明显减少,但从全市总量上红薯、大豆明显增加的,而玉米基本保持原来的总量。

四、品种选择

玉米套作模式的实施,要保证春玉米品种的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红薯品种应选择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的品种。玉米套作模式要根据当地土壤类型及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土壤类型较差、气候干旱少雨的地区,应选择耐旱品种;土壤类型较好,气候湿润多雨的地区,应选择耐涝品种。适宜种植密度是保证玉米套作模式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玉米套作模式下,大豆适宜种植密度为12 万~14 万株/公顷,红薯适宜种植密度为7.5 万~10 万株/公顷。在玉米套作模式下,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玉米与红薯或大豆的种植密度。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玉米套作模式下种植密度,以实现玉米和红薯的高产优质高效。

五、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套作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密度越大,产量越高,达到一定上限后密度越大,产量越低,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

(一)玉米。在玉米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套作条件下,6 万株/公顷以上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穗数和穗粒数均呈下降趋势。套作模式中,6 万株/公顷以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也在增加。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玉米生长后期光照不足、温度升高和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导致的。在春播时,应根据当地土壤肥力、品种特性以及气候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一般应选择种植密度在5.25 万~6 万株/公顷左右为宜。

(二)红薯。红薯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杂食作物,在春玉米套作中,红薯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了红薯的产量。研究发现,红薯的种植密度对红薯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以每亩种植密度对红薯产量影响最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每亩红薯产量呈降低趋势。这与目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即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红薯的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春玉米套作中,红薯密度对玉米产量影响不显著。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春玉米套作中以玉米为主,具有较高的生物量[2]。因此在春玉米套作中需要增加种植密度。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玉米套作在不影响红薯、大豆等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增加了红薯、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促进了两种作物的生长,提高了产量;玉米套作对红薯、大豆等作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促进了红薯和大豆的生长发育,增加了两种作物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2)增加了两种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促进了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促进了两种作物生长,增加了两种作物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

猜你喜欢
套作当量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蒸红薯,学一招
远离套作之嫌,力创真我之文—以2019年浙江高考考场作文为例
坚强的红薯
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分析
超压测试方法对炸药TNT当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环空附加当量循环密度的计算方法
V94.3A燃气轮机当量小时(EOH)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