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裂蒴宜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 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2024-05-02 21:56张伟民高树广王洪庆杨光宇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机收芝麻花期

张伟民 高树广 王洪庆 杨光宇

(1.河南省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南西华 466600;2.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周口 466001)

芝麻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 隶属于胡麻科胡麻属,是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料作物,也是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 芝麻营养丰富,不但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富含芝麻酚、芝麻素和芝麻林素等抗氧化物质, 具有抗氧化、 降低胆固醇和延缓衰老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行业。 目前,世界上有70 多个国家种植芝麻,我国既是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所产芝麻品质位居世界首位。 芝麻在全国范围内均有种植, 在黄淮交界地区形成了核心种植带,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北和江西等省份。 据统计,我国芝麻年产65 万t,但是消费量多达180 万t,预计未来5 年我国芝麻年消费量将超过200 万t,已成为世界上芝麻进口第一大国[1-2]。 但是与玉米、大豆等秋季作物相比, 芝麻缺乏适宜联合机械化收获的新品种,生产中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导致种植面积逐年萎缩[3-5],严重制约了芝麻产业的发展[6]。 进入21 世纪,世界各主产国均加强了优质专用、 适于机械化种植的新品种选育。 2021 年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选育出的我国首个抗裂蒴型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 通过了河南省新品种鉴定, 蒴果成熟干燥后籽粒保存率在97.3%以上,联合机收损失率低于5%,成功实现了田间联合机械收获,从根本上解决了芝麻“一熟就炸”“一碰就落”的技术难题,这也标志着我国芝麻生产进入了机械化收获阶段。 为加快宜机收芝麻新品种的应用及农机农艺融合, 推进芝麻机械化生产进程,2023 年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引进宜机收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 集成全国多家芝麻科研单位高产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及新装备, 在西华县迟营镇开展了抗裂蒴芝麻新品种豫芝ND837 关键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

1 示范基本情况

1.1 示范地点

示范地点位为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场,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北纬33°36、东经114°5)的黄淮平原中部,属黄河冲积平原,沙质土壤,地势平坦,集中连片,田块方正,肥力均匀。 水利设施和田间道路配套齐全,适于机械化作业,示范面积200 亩。 示范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冬季干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水量750 mm, 平均日照时数为1 971 h,无霜期224 d。

1.2 示范品种

示范品种为豫芝ND837, 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选育而成,是我国首个抗裂蒴型芝麻品种。 该品种蒴果密,蒴果成熟后开裂程度低,籽粒不脱落,千粒重2.843 g,粗脂肪含量56.34%,粗蛋白含量17.2%。2019 年河南省特色品种区试试验亩产90.05 kg, 较对照豫芝11 号增产3.41%; 2020 年续试亩产52.08 kg, 较对照豫芝11 号增产2.33%。

2 关键技术措施

2.1 整地

前茬作物为小麦,麦收后及时灭茬,并将秸秆打捆后,清除田间,便于播种和幼苗生长。

2.2 播种

2.2.1 种子处理 播种前采用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迈舒平)包衣处理(一拌),减轻病虫害发生,种衣剂/种子量(体积质量比v/m)为1/100(每100 kg 种子用1 000 mL 种衣剂), 种子晾干后用机械播种。

2.2.2 贴茬免耕种肥精量同播 6 月10 日播种,采用专用精量种肥同播机贴茬播种,等行距种植,行距35 cm,每亩播量150 g,播种深度1.5~2.5 cm,同时每亩施NPK (15∶15∶15) 复合肥20 kg、 哈茨木霉菌肥1 kg(一施),预防土传病害,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

2.3 杂草防除

播种后2 d 内采用96%精异丙甲草胺(金都尔)乳油500 倍液进行封闭除草。 芝麻出苗后到2~3 叶期、杂草3~4 叶期喷施5%精喹禾灵150 倍液防治禾本科杂草。 对于阔叶杂草较多的地块在芝麻封行前选用小型拖拉机牵引中耕耘锄,进行中耕除草、培土等作业, 注意拖拉机车轮宽度和中耕耘锄的作业宽度均小于行宽。

2.4 水肥管理

2023 年芝麻生长期间光照充足对芝麻的生长十分有利,自然降水也能够满足芝麻生长,没有进行人工补水。进入花期后,每10 d 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和硼肥,连续喷施3 次,预防落花落果,确保籽粒灌浆正常。

2.5 病虫害绿色防控

针对芝麻不同生长阶段病虫害发生特点,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限量、减量使用化学农药,实现绿色综合防控。

2.5.1 苗期喷药 芝麻2 叶1 心期采用28%井冈·多菌灵100 倍液+苏云金杆菌悬浮剂50 倍液+NEB 1 200 倍液喷雾,4 叶1 心期施用32.5%苯甲·嘧菌酯悬乳剂500 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00 倍液+10%吡虫啉1 500 倍液, 预防苗期枯萎病和茎点枯病,同时防治小地老虎、甜菜叶蛾、棉铃虫、蓟马和蚜虫的危害。

2.5.2 花期施药 初花期喷施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0 倍液+5%高氯甲维盐乳油1 000 倍液+0.01%芸苔素内酯800 倍液,间隔10 d 后喷施32.5%苯甲·嘧菌酯悬乳剂400 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 倍液+NEB 400 倍液,预防枯萎病、茎点枯病、疫病的发生,同时防治后期棉铃虫的危害。

2.5.3 蟋蟀防控 结蒴后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50 g 加水约250 mL,溶解后与1 000 g 炒香的麦麸均匀混合做成毒饵,于傍晚在田间堆施防控蟋蟀危害。

3 示范效果

示范田于6 月10 日采用免耕种肥精量化播种技术进行播种,6 月14 日出苗,实现了一播全苗,并且苗齐、苗全、苗壮。 7 月8 日进入现蕾期,7 月19 日进入初花期,9 月10 日进入终花期。终花期通过5 点取样法对示范区进行实地测评, 平均密度19 346 株/亩,平均株高169.6 cm,始蒴高度52.8 cm,黄梢尖4.2 cm,单株蒴数87.6 个,单蒴粒数69.1 粒,千粒重2.6 g,没有茎点枯病、枯萎病、青枯病和疫病发生,叶部病害发生较轻,防控效果显著。 芝麻进入成熟期后,停止肥水供应,待田间植株茎秆、蒴果及籽粒自然干燥,含水量低于8%时,于10 月1 日采用久保田Pro688Q联合收割机进行联合机械收获, 收获时机器转速调为2 000 r/min,机收整体损失率低于5%、籽粒破损率低于0.5%, 实收亩产148 kg, 按当年平均价格15.8 元/kg,每亩毛收入2 338.4 元。除去种子、农药和化肥等农资成本120 元/亩,以及播种、中耕、飞防和联合机收劳务用工150 元/亩,每亩净收入2 068.4 元。

猜你喜欢
机收芝麻花期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香喷喷的芝麻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Curr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in sentinel node navigation surger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