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盐碱地油葵高产栽培技术

2024-05-02 21:56刘春琴冯晓洁刘福顺徐恩军王庆雷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3期
关键词:油葵沧州市沧州

吴 娱 刘春琴 冯晓洁 刘福顺 徐恩军 王庆雷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河北沧州 061001)

油葵原产于美洲,是我国第四大油料作物,油葵提取的葵花籽油含有大量油酸、 亚油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5.0%~73.9%,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葵花籽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 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 可以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延缓衰老,增强活力,被誉为“健康营养油”[1]。 油葵具有多种特性,其生育期短,平均100 d 左右;适应性广,抗旱耐盐耐瘠薄,可以改良盐碱地;耐低温,平均气温在5℃以上即可生长;经济效益高, 沧州春播油葵的种植效益可达到冬小麦的1.66 倍[2];观赏性好,可用于乡村旅游观光的开发,目前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很强发展势头的经济作物。

沧州市地处环渤海平原中心地带[3],东部沿海,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年平均降雨600 mm 左右,降雨多集中在6-9 月。 沧州市目前盐碱地面积408.58 万亩, 约占耕地面积的1/2, 是受盐碱危害十分严重的地区, 土地距离海边越近含盐量越高[4-5]。 油葵具有耐盐碱性[6],是用于开发盐碱地的少数经济作物之一,张旭龙等[7]通过油葵对盐碱地土壤改良的影响研究, 证明油葵对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显著。 立足沧州盐碱地特点, 在盐碱地种植油葵,既能减少油料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同时可提高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 因此沧州市发展油葵种植有一定的地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2018 年以来沧州市油葵种植面积在1 200 hm2以上,产量在3 406~4 573.3 t。 与普通作物相比,种植油葵管理简单,省工、省水肥、省农药,成本较低,是沧州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优选经济作物, 目前沧州市油葵种植在整地、播种、收获环节上,基本上可以实行机械化作业,但是在种植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盐碱地油葵种植缺乏优良品种, 管理人员知识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产量减少,收益降低。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油葵种植经验,对沧州盐碱地油葵品种的选择、整地、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沧州地区播种油葵可实现1 年2 熟, 应选择生育期90~100 d 的早熟性好、秸秆矮、高产、稳产、出油率高、抗逆性强的杂交品种,如美国矮大头DW567、DW667 等,建议选择正规公司生产的药剂包衣种子。

2 播前选地整地

油葵在土壤含盐量<6g/kg 的盐碱地上可以正常生长, 但是不同的盐碱度地块上生长的油葵成活率和产量也有一定差异。选择盐度<4 g/kg 的地块,可以保证油葵的产量,平均产量可达到3 000 kg/hm2。 选择平坦地块,播种地块应避免重茬,注意和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在播前翻耕土地,用大型拖拉机进行深翻>25 cm,每亩随翻耕底施复合肥40~50 kg。播前清除田间杂草、农作物秸秆、粪堆等,可减少虫源,提高肥水利用率。

3 适时播种

沧州地区油葵播种要遵循“春早播,夏晚播”的原则。 油葵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 在土壤温度达到5℃左右时即可进行播种。 由于沧州地区的雨季集中在6 月中下旬至9 月上旬, 油葵种植要避免花期和成熟期遇到雨季,花期遇到下雨易造成授粉不良,秕粒多,结实率低,成熟期遇雨季容易发生病害且易倒伏,尤其是易发生菌核病,造成烂盘,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 因此沧州市春播时间以在3 月上旬至4 月上旬为宜,盐碱度高的地块适宜早播,轻盐碱地可以适当晚播。 夏播应尽量晚播,在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为宜。

4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有助于减少地面水分蒸发, 降低地表返盐的概率。 播种多采用机播,亩用种0.8 kg 左右,双行种植,行距40 cm+60 cm,株距25 cm。 人工可采用穴播的方法,每穴2 粒,等行距种植(50 cm)或双行种植(40 cm+60 cm),株距25~30 cm,播种宜浅不宜深, 深度为3~4 cm。 播种后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兑水30 kg,喷施于土表,预防苗期杂草。

5 覆盖地膜

由于沧州地区为旱作区, 一般选择在雨后 “抢墒”播种,遇无雨天气可灌水造墒。 春季播种后要覆盖地膜,每个双行覆盖1m 宽的地膜。 盐碱地种植油葵地膜覆盖是关键,沧州春季干旱少雨,覆盖地膜可以保温保墒, 有利于油葵的发芽和生长, 提高成活率,从而大幅提高产量。 夏播正好在雨季,可直接裸地种植。

6 田间管理

6.1 破膜放风

待油葵出苗、子叶展开后要及时将地膜破开,预防日晒造成的烧苗。 时间选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在幼苗旁边破一个小口,露出幼苗即可,不要全部破开,以利于土壤的保温保墒。 遇到降温,大风天气可延缓破膜。

6.2 间苗和补苗

油葵出苗后,要进行间苗处理。 当出现2~3 对真叶时及时间苗,去除长势弱小的小苗,每穴留1 株健壮幼苗。 缺苗位置要及时补苗,注意间苗和补苗时间不要晚于4 对真叶时,以保证油葵长势均匀,从而取得更好的收获。

6.3 中耕除草

进行中耕除草, 整个生育期要进行2~3 次的耕翻土地。 第1 次耕地在定苗后要注意浅锄, 主要是为了消灭杂草, 增温保墒; 第2 次耕地要深锄, 起到松土的作用, 增加土壤透气性, 促进根系生长。耕地深度保持在7~10 cm, 中后期还要进行清除行间杂草。

6.4 打杈叶

生长期间要对于腋芽的分支进行去除, 腋芽萌发过多,会让植株营养分流,影响果盘、籽粒的发育,要及时进行打杈处理。 打杈越早越好,油葵从现蕾期到开花期间,要打杈2~3 次,促进主茎花盘的生长。

6.5 人工辅助授粉

昆虫授粉不足时,增加人工辅助授粉,时间从油葵70%花朵开放后进行, 将相近的花盘对在一起轻轻摩擦即可,或采用粉扑法,每隔2~3 d 进行1 次,可进行2~3 次,上午9:00-11:00 进行,可提高油葵的结实率,大面积种植时,可在田间设置蜂箱,在油葵开花10%之前每5 亩地放置1 箱蜜蜂授粉。

6.6 肥水管理

油葵比较耐旱, 一般不需灌溉, 遇严重干旱年份, 需在现蕾开花期浇足关键水, 同时期结合追肥, 亩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8~10 kg, 并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 能够明显提高油葵结实率和产量。 当田间出现大量积水时, 要及时排水, 防止病害迅速发生。

7 常见病虫害及防控技术

7.1 沧州油葵田病虫害发生情况

沧州市春季苗期病害发生较少, 成熟期易发生菌核病、褐斑病等。 通过多年调查,沧州市油葵成熟期菌核病是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病害, 尤其以盘腐型危害最重, 遇连续阴雨天气易发, 严重时可造成85%以上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苗期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经调查以蛴螬、地老虎危害居多,害虫通过咬食幼苗根颈部,导致植株长势减弱,表现为叶片萎蔫、植株倒伏、挖开根部会发现虫体或咬食的缺刻,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整株死亡。 成株期主要有白星花金龟、棉铃虫等为害花盘和籽粒,造成花盘穿孔腐烂,部分区域发生为害率>90%, 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7.2 防控措施

7.2.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轮作倒茬,一般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 年以上轮作; 发现病株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合理密植,防止种植过密导致的通风不良,加重病害发生。秋季深翻土地>25 cm 以消灭越冬虫源;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以防肥料中带有虫卵;清理田间残株,防止其中夹带的虫源。

7.2.2 物理防治 3 月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前,在田间放置黑光灯、 振频式杀虫灯、 糖醋液等诱杀金龟子、棉铃虫等成虫。

7.2.3 生物防治 田间施用白僵菌1.0~1.5 kg/亩或绿僵菌0.6~1.2 kg/亩或苏云金芽孢杆菌120 g/亩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7.2.4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用50%辛硫磷乳油或高巧进行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药剂喷施:病害防治在现蕾期喷施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预防菌核病、褐斑病等。 虫害防治喷施2.5%氯氟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5 000 倍液, 可预防白星花金龟、棉铃虫等,喷施2~3 次。 注意开花期不要喷药,以防杀死有益昆虫影响授粉。

8 及时收获

植株上部茎秆及叶片变黄, 花盘背面变成黄白色,籽粒变硬饱满时即可收获。 收获过早,熟期不足,易造成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收获过晚,籽粒易在田间脱落,影响产量。 收获后立即晾晒并及时脱粒,防止霉烂造成损失。

猜你喜欢
油葵沧州市沧州
种一片油葵
种一片油葵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26.67公顷油葵盛开“致富花”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
沧州市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