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4-05-03 03:53承梦云王立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人才

承梦云,王立国

(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0 引言

2017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指出: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爆发的历史交汇期,强调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数字经济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下,农业农村发展急需探索新模式、新动能、新产业来激活内在的巨大潜能。目前,专家学者对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关键节点上,探究其数字化实现的路径是十分必要的。

1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3S等数字技术,分析农业生产环节中的数据,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经济建设、治理结构改革,量身打造农业农村区域发展方案,打造“数字乡村”。自2018年“数字乡村”的概念被提出后,相继出台了多项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数字技术用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和治理结构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政策具体实施层面,进一步完善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政策体系,统筹部署、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已经初步形成[2]。目前,数字技术在农村的投入使用促进了农村治理的网格化、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将数字技术进一步与农村的经济社会相融合,能从产业效率、变革生产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

1.1 数字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最为显著。在目前农村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下,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难以形成规模型的循环链,这在较大的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进程。数字技术作为一种驱动力,可以与乡村产业的供销要素相结合,焕发乡村内生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技术要素投入乡村建设能够有效推进数字资源与乡村实体经济相结合,推动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在供需双端有效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在供给侧,利用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实现大规模生产。智慧农业系统利用精确的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检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制定农作物专属的生长计划,并通过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使用现代化农机,完成精细化作业,能够有效帮助农产品增产增收,同时完善农业基础数据库。在需求侧,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在生产中强化消费导向,优化供需匹配[3]。实现定向定量生产,能够有效避免因供需不匹配导致的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带来的“增产不增收”问题。

1.2 数字经济推动农村治理机制改革

在我国,由于城乡差距的客观存在,农村基层治理长期处于低效率、粗放式的管理状态。将数字技术引入农村政务服务,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能够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直接方面,通过数字化简化行政流程、提升治理效能,乡镇政府线上办公更加透明,办事流程简化,同时有利于村民线上参与乡村治理以及更好地监督政府的工作。间接方面,三维实景BIM运用于村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周期,结合移动端的党建服务、文明实践、人房信息,乡村自治、环境整治等功能实现动态实景治理,为乡村布局调整、土地高效利用、新业态实景招商提供了身临其境的可视化的工具,为村民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形式。此外,数字技术的合理利用还有效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近年来,一些乡村已经完成了“互联网+政务” “互联网+党建”、智慧乡村等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并相应地建立了数字化管理体系。这些平台和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党建、三资管理和村庄治理等领域,有效地提升了基层治理的工作效率。

1.3 乡村振兴实践反作用于数字经济建设

依托数字经济,打造绿色集约的数字农业、智能现代的智慧农村、培养有数字意识的现代化农民、形成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的全方位乡村振兴[4]。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不是单方向促进关系,乡村实现数字化的同时也为数字经济提供了更加开阔的应用空间。首先,在乡村建立农业生产数据库,延伸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数字技术运用于农村可以有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创业就业率,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村民消费水平提高,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从而为推动数字经济向农村地区纵深发展提供市场空间,扩大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的空间。其次,数字经济进入农村的生产生活,可以培养有数字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为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田野实践经验、积极性更高的劳动力队伍。最后,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基层治理实践,为丰富顶层设计提供基层数字化治理经验。数字技术广泛搜集基层治理数据,反映乡村发展状况,丰富了基层治理的实践经验,为数字技术投入更广泛的乡村治理中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从而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2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数字经济融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能够从多个方面推动农村的发展,但是目前农村数字经济相对薄弱、人才供给相对短缺、政策实施监管覆盖面不全等现实困境客观存在。正确分析目前面临的困境是针对性解决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一步。

2.1 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数字乡村建设根基不稳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迈进,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当前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5]。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推进,5G网络、宽带等基础信息服务设施在农村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普及,为数字技术推动农村产业、治理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从整体来看,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相对较低、传统基础设施改造也需加强。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74.4%,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8.8%。农村相对孱弱的数字化基础设施难以支撑起数字化转型的重任,且数字乡村、数字农业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也稍有不足,乡村相关的研究更是落后于社会整体水平。总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农机农药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应加大力度跟上乡村振兴的整体步伐。

2.2 政策监管覆盖面不全,监管推行力度亟待增加

目前,乡镇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数字技术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在国家的号召下制定并推行有关政策,但是政策的向下推行的过程中,多重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村委会受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干部个人能力制约,无法充分发挥政策向下推行职能,无法与政府机构形成有效合力;而政府方面由于顾及下乡企业给乡村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展开拳脚对下乡资本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管,从而导致下乡资本持续吸血乡村产业。例如,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了“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的乡村产业,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资本下乡假借产业振兴的名头套取政策优惠使农户成为单纯的原料提供者,不能真正地盘活乡村产业。总之,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监管不到位和村委会功能虚化皆会影响乡村内部的结构和秩序稳定,从而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形成阻碍。

2.3 乡村人才供给相对短缺,信息化人才队伍亟待壮大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信息化人才能够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建设注入发展动能。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信息化人才主要包括三方面:利用先进农机直接参与生产的现代化农民、为数字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的技术人才以及有数字化管理意识的农村基层干部。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无法满足数字化管理的要求,加之农村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有限的发展空间、较低的生活水平形成了农村人才引进的桎梏。近年来,由于政策引导,部分乡村有机会引进一批信息化人才,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数字技术融入乡村振兴,但是仅仅依靠政策倾斜及人才的乡土情怀无法真正地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总之,多数乡村仍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信息化人才尤其是领头雁缺失等问题,乡村社会难以形成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投入乡村振兴中去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亟待扩大。

3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推进路径

引入数字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而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全过程的结合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阶段性的问题。为了摆脱以上发展困境,可以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三个方面进行推进。

3.1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以推动要素流动与技术落地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一环。真正把数字经济跟乡村振兴的有效结合考的是生产端数据,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对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对于集约型和模式化的农业生产来说,数字化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对农业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但是对于农村来说,落后的基础设施导致碎片化的生产,更多的农业生产是分布在碎片化的田间地头上的,而这类生产数据的采集是相当复杂的,目前实际可以投入运用到农村的数字技术并不能达到准确搜集此类生产数据的程度,这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措施方面,政府要继续支持农业技术,重视现代化农机的研发生产,加大力度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则需要认真推行政府有关政策,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并发挥村委会优势,宣传有关政策帮助村民理解并合理利用基础设施进行乡村建设。

3.2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以肃清数字乡村建设环境

保证数字经济融入乡村建设中坚持正确方向,保证下乡企业发挥积极带动作用,保持农户的建设积极性,需要政府和村委会共同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政府方面,既要采取措施保证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下乡企业持续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也要加大监管力度,防止企业利益导向而对乡村资源进行掠夺式、毁灭式的开发。继续扑下身子察实情、谋实招,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夯实“三农”压舱石。村委会则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肃清人情政治与有效管理之间的“灰色地带”,在上级部门的指引下建立并完善适合本村的治理体制机制,将数字经济引入乡村治理提高治理效能,强化责任意识,积极进取,提高实际管理能力,保障发展中村民的利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多主体协作,形成完善的协同治理机制,实现居民、企业、村委会和政府之间相互监督,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确保农村产业向好发展,促进农村资源合理利用,为数字技术进入乡村提供良好的组织环境。

3.3 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以激发农民内生动力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人才是一大驱动力,农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外部引进和内部转化同样重要。一方面,通过政策支持及资源倾斜等方式进行趋势的调控,提高人才福利待遇、优化人才成长空间,从而激发信息人才回到乡村进入乡村的动力。人才进入乡村后还需要配备一套完善的人才成长和评价体系,使信息化人才进入乡村后能够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不能只靠外部引进,相对的,原住民的转化更加重要,有田野实践的高素质农民是最具乡村建设优势和潜力的人群,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其在建设乡村中的能动性,是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此,将建设乡村振兴的信息化人才分为三个群体,针对基层部门从业人员和农村居民,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其数字意识和参与建设的实际能力。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基层部门从业人员首先要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发挥好乡村建设的领头雁作用。办好乡村的事,需要基层领导部门充分理解政策、推行政策,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并强化监督保证政策的实施。在乡村居民中普及数字知识,使其深入了解数字技术的应用逻辑、切实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好处,奠定数字技术应用的群众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人才
人才云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