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经济现状及优化措施

2024-05-03 03:53刘近元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村经济

刘近元

(邹城市香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邹城 273503)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国民也认识到农村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可是,如今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我国农村地区相较于城市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就业待遇不高,使得农村地区出现大量人才流失的现象,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实现农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现状

1.1 文化素质大多偏低

现如今,与农村相比,城市拥有更加便利的交通,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去往城市发展落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也愈加重视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城市在这些方面有更好的资源,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来到城市。

如此一来,现阶段依然生活在农村的就以老年劳动力居多,存在文化较低的问题,人口外流的现象虽然加快了城市的发展进度,变相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但也制约着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 基础建设不完善

农村经济的发展普遍受到当地环境的制约。我国辽阔的国土与复杂的环境现状,使得我国各个地区乡村之间的发展有所区别,这种差距更多体现在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其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开发程度上,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我国乡村经济总体发展的进程。

东部地区由于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建设,使得东部地区能够更快地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转变整体经济形势,而在我国西部的一些乡村,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基础建设困难。从建设结构看部分地区的基础建设水平不足,复原能力较差,部分农村交通网络并没有及时维护与更新、一般的乡村没有集中供水、电费较为高昂等都是影响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

1.3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新时期下乡村振兴整体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整体经济向着合理化发展。但在实际运行中,我国大部分乡村产品存在着供需不合理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得我国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与国外农产品进行竞争。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乡村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乡村整体较为闭塞、信息不流通,造成农民无法了解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使农民在耕种上无法看清市场具体走向,减少了经济收入。

1.4 人口老龄化严重

我国农村目前拥有留守老年人1 600万以上,乡村人口老龄化明显高于城镇,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全体农村人口的两成以上,并且从目前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其中受影响最主要的便是生产能力的减弱,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得留在农村的多为老年劳动力,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显著下降,不少地区甚至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出现土地荒芜的现象。老年劳动力与年轻劳动力相比,在体力方面有差距,无法实现土地的精耕细作。由于老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对新型的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的接受能力弱,不愿意接受新信息,并且其投资偏好低,抵抗风险能力较弱。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因身体原因的限制难以进行高效的生产活动并且难以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1]。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经济优化措施

2.1 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新型农产品电商创业模式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中,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机会也在逐渐增多,有关部门应积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依据现代市场需要,完善资源配置,在大学生响应号召的同时,应结合自身情况,颁布适宜的政策,使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有助于创业的各项资源,政府部门应设立大学生创业的办事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吸引更多愿意返乡创业的人才,不少返乡的年轻人因为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能够明确目前的市场需求,也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建设,振兴乡村发展[2]。

在大学生回乡创业时有关政府应积极讲解目前农村的经济现状、社会风貌等信息,鼓励大学生通过市场调研找准市场需求,找寻创业机会,提高创业成功率。各个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为大学生解读当前创业政策,系统讲解目前回乡自主创业现状,加深对大学生回乡自主创业认知,为后期的返乡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与政府合作搭建返乡创业平台,保证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政府部门应通过整合大学生创业资源,做好创业基础建设,解决大学生返乡的后顾之忧,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质性的保障,政府在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中应发挥自身职能,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通过改善大学生创业融资环境,加大地方政府政策倾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大学生也应充分发挥自身所学知识价值,紧跟时代转型步伐,深度挖掘创业项目潜力,提升创业成功率。

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许多农产品依旧在使用传统销售模式,农产品销售者难以获取基本的利润,还有可能会出现滞销等问题,例如前几年很多地区在春节前后大蒜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大蒜种植地区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随着时代发展,普通销售模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制约时代发展[3]。

在如今的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电商创业模式在快速发展并趋于完善,大学生应紧跟时代脚步,加快电商创业速度,解决农村地区电商市场运作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合理运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将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机结合,使电子商务能够多元化发展,为大学生返乡自主创业提供更多可能,目前C2B或C2F模式是大学生发展电商的主要模式,通过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打造良好农产品环境的方式提升农村农产品销量。各地区政府应在搭建好农村电商体系后,创新农产品直播形式,找寻适合本地区的特色直播形态,推动地区农产品带货行业可持续发展。结合地区特色,打造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地区品牌影响力,对地区资源进行配置优化,通过分析客户特点与需求,优化自身品牌,强化品牌效应,切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发挥大数据优势,加强消费者品牌意识,推动农产品健康发展。

2.2 开发乡村文创旅游,推进城乡基础建设协调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人们的日常需求也从物质层面更多地转向精神层面,因此在讨论乡村振兴时,可以通过发掘乡村特色文化,将乡村文化旅游作为产业突破口,在突出乡村特色的同时,满足外地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在现有互联网大背景下,应在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将找寻乡村记忆作为主打卖点,明确旅游地标,讲好当地故事,通过发掘当地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观,进一步提升当地特色旅游吸引力。针对当地特色文化开设展馆,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乡村特色文化创新发掘与利用,促进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通过设计特色文化艺术游览路线,积极开展文化体验项目,充分发挥乡村潜在文化价值,提升乡村特色文化竞争力[4]。

在满足游客回归大自然需求的同时,让游客体会到不同的乡村风情,增加游客的游玩体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的绿水青山也能变成金山银山,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引导游客回归大自然,将乡村观光型旅游作为发展重点,切身感受农村人文环境,深度发掘农村旅游优势,通过开展乡村文创旅游,提升农民配套设施,转变农村发展类型,以此优化农村经济发展。

基于近年来的乡村振兴新规划,农村发展除了满足结构改革调整外,也依赖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东西部农村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基础建设差距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应更加重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通过多元化的融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于农村水利、电网、医疗,以及教育方面的投入,为乡村提供更多的发展技术设施,增加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居民收益水平。加强融资资金管理,防止资源的浪费。依据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基础建设与农村发展的结合,在农村地区形成足够的聚集经济,将偏远山区与城市中心进行有机结合,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2.3 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合作创业,提升农产品质量

新型集体经济的本质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农村农民通过联合与合作形成的新型治理机制与利益分享机制,通过平等协商以及利益共享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方式也发生改变,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规模化经营占比日益增大,该方式所需要的资本投入与技术水平并不是单一农户能够解决的。因此,新型集体经济开始出现并发展,在新型集体经济的推动下,盈利水平与规模都在大幅提升。

新型经济集体能够通过整合农业要素的方式形成农村产业集群,不管是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行业,还是在文创旅游等行业都能够通过规模化管理形成规模,降低经营成本,在生产资料的购买方面,新型经济集体能够为农户争取到更加低廉的价格与更优品质的产品,能够显著提升农产品效益。充分利用现有经济政策,加快新型农村合作模式发展。可以通过组建新型农村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方式对社员所需要的各类生产资料进行统一购买,在农产品种植时发挥自身职能,对管理的农田进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在农产品收获后,进行统一销售,加强农产品从播种到收获的管理力度,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发挥互联网思维,积极制定乡村特色农产品开发策略,提升乡村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并且在构建销售体系时,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线上销售活动,助力农产品宣传,提升农产品市场流通率,增加居民收入。

积极参加地区土地流转,将农村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将农户从小型分散经营中解放出来,增加居民收入来源,农户可以将自身所有的土地资源以投资的形式投入到新型集体中,享受投资收益,并且可以在新型集体中利用劳动获取工资收益,在扩大资金来源的同时降低了居民的生产风险,增加收入稳定程度。将土地进行集中以便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设备优势,保证农村市场经营向着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制定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土地集中速度,在保证农村市场效益的基础上,为土地流转后续经营提供坚实基础,依照我国国情,抓住时代发展契机,将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发展[5]。

2.4 实施休闲康养产业,使居民能够老有所依

近些年我国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群的护理需求也在逐年上涨。因此,在进行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应将农村生态养老纳入乡村重要发展目标,鼓励乡村养老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形成乡村特色养老体系,发掘农村特色养老模式。例如可以通过发展“文旅+康养+养老”的模式,形成以康养以及文旅为主,其他产品为辅的产品体系,为游客提供乡村特色疗养模式。对于市郊附近的乡村,可以针对性地开发市郊养老新模式,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利用乡村的特色环境,为广大老年人群提供高质量疗养服务,加快乡村“医疗+疗养+居住”新产品,各个相关部门应积极创新养老新模式,保证乡村特色养老体系发展,使广大中老年群体真正实现“老有所依”。

3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增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积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实现乡村振兴对我国经济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积极肩负时代重任,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完成,提升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生态产业布局,为我国经济转型打下坚实基础,多措并举,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村经济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农产品争奇斗艳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