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耕地地力的提升效果

2024-05-03 03:53姚海军周建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化肥农作物有机肥

姚海军,周建申

(1.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山东德州 253016;2.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山东德州 253016)

0 引言

生物有机肥富含有机质,有利于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重要来源,主要作用于农作物生长。在新整治土地中,由于土壤结构被破坏,大量养分流失,施加生物有机肥后,可以改善地力,提高农作物的抗害能力。在施加肥料期间,过多的肥料,会导致土壤肥力过剩,过少的肥料,则难以保障效果,因此,采用试验法,探讨生物有机肥对地力提升效果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情况

试验区位于山东省,海拔在400 m左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1℃~14℃之间,年降水量在550~950 mm之间,且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土壤适合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相关部门对土地进行整治,整治后土壤中的氮含量为1.022 g/kg、磷含量为0.55 g/kg、钾含量在9.5 g/kg。

1.2 材料准备

试验种植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品种为先玉335。整治土地施加的生物有机肥料为混合肥料,其中包含45%左右的尿素,14%左右的普钙、24%左右的硫酸钾,配合牛粪进行施加。生物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在48%左右,活菌数在1.80X1010/g以上,总养分含量在5.5%左右,有机肥中的含水量在30%以内[1]。

1.3 试验设计

为了解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地力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试验数量为9个。对试验区进行划分,每个试验区的面积控制在20 m2,采用随机排列的方式,并对试验现场进行保护。试验设计处理方法共计分为三组,分别为不施加肥料、施加生物有机肥(7 800 kg/km²)、施加化肥(尿素+普钙+硫酸钾)。试验时间为2022年4月份,土壤深耕在20 cm左右,采用一致的田间管理措施。试验期间,定期采集15 cm耕层内的土壤样本,经过自然风干后进行测验,判断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变化。

2 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地力提升效果分析

2.1 土壤氮元素变化

氮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养分之一,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能够为植物提供必需的氮肥。此外,有机肥中的氮以有机形态存在,释放缓慢,能够持续供应植物所需的氮肥,减少养分的流失。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在施加肥料之后土壤中的氮含量有所增加,考虑到在肥料添加进土壤中之后,作物会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在后续未添加肥料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氮含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8月份,由于玉米农作物处于成长快速期,对土壤的养分需求增加,且气候环境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对氮元素也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在三种处理方法下,施加生物有机肥土壤中的氮元素增加,在施加化肥后,土壤中的氮含量增加并不明显,不施加肥料的氮元素含量,呈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对比而言,施加生物有机肥比较不施加肥料的氮元素全期增长量平均值达到45%左右,对土壤氮元素增加的作用十分明显[2]。

在6月份,增长量达到50%左右,在7月份的样本分析中,氮元素增量在38.5%左右,在8月份达到48.7%左右。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使得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有所增加,且在生长阶段农作物会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加快了农作物的生长。在9月份,不施加肥料的土壤氮含量在0.98 g/kg左右,施加化肥的土壤氮含量在1.25 g/kg左右,施加生物有机肥的氮元素含量在1.58 g/kg左右。

2.2 土壤磷元素变化

磷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是合成DNA、RNA和ATP的必需元素,对植物的能量转移和储存起着关键作用。生物有机肥中的磷元素能够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在不同月份内,土壤中的磷元素变化程度明显,磷元素对于促进植物根部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增加植物的营养吸收能力,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形成。在6月份,玉米处于开花期,与不施加生物有机肥相比,施加化肥后的磷元素提升量在4%左右,施加生物有机肥后的磷元素含量增加比例在7%左右。在施加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快速实现了磷元素的循环交换,使得土壤中的磷元素含量增加。该阶段的农作物并未处于根系快速生长阶段,对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程度并不明显。

7月份后,采集土壤样本进行试验,验证不同处理方法下土壤中磷元素的变化情况,比较6月份而言,土壤中的磷元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农作物在根系发育和生长阶段,吸收了土壤之中的氮磷元素,三种处理方法的下降幅度分别在5.8%、4.6%、8.7%左右,虽然磷元素因植物吸收而有所减少,但相比较不施加肥料和施加化肥而言,施加生物有机肥后的土壤中的磷元素有所增加。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施加了生物有机肥后,农作物对土壤中磷元素的吸收程度更好。在8月份,土壤中的磷元素含量有所增加,其中施加生物有机肥的增加率在5%左右,比较其他两种处理方法而言增加量最高。但在9月份采集的样本中,土壤中的全磷含量均有所减少,减少量分别在5.2%、9.9%、6.8%。这是由于施加化肥导致磷酸盐形成,被其他植物利用所导致[3]。

对土壤中磷元素变化进行分析,施加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的磷元素含量增加最为明显,且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程度最好。在施加生物有机肥之后,其不仅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磷元素,在难溶性磷转化期间,也作用于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使得土壤终端营养成分更加均衡。

2.3 土壤钾元素变化

钾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养分,是参与植物生长调控和糖类转运的关键元素。生物有机肥中的钾元素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提高农作物抗旱、抗寒、抗病等能力,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施加生物有机肥之后,玉米作物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有所增加,使得植物生长更加健康。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中钾元素的变化,施加化肥和生物有机肥两种处理方式下钾元素的变化程度并不明显,与不施加肥料相比,化肥和生物有机肥施加后,土壤中的钾元素增加量在8.5%左右。在农作物生长初期,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后分解速率增加,钾元素含量增加,在6月份增加明显。采集7月份的土壤样本进行检验,7月份土壤中的钾元素含量降低,农作物生长吸收了土壤中的钾元素,土壤中的钾元素降低比例分别在0.8%、2.9%、5%左右,在农作物生长期间,化肥和有机肥持续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钾元素。在8月份,则土壤中的钾元素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三种处理方法的增长量分别在4.2%、12.8%、15%左右。9月份采集的土壤样本中,施加生物有机肥的钾元素含量增加比例在10%左右,作物不再吸收土壤中的钾元素,余量钾元素在土壤之中储存[4]。

2.4 土壤有机碳组变化

有机肥富含有机碳,施用有机肥后,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会明显增加。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它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此外,有机肥中的溶解性有机碳也能够提供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在三种不同处理方式下,不施加肥料土壤中的有机碳组变化并不明显,使用化肥处理的有机碳组含量,增加量在10%左右,施加生物有机肥后的有机碳组增加量在40%左右。因此,比较而言,生物有机肥对土壤中有机碳组的变化影响十分明显,使得土壤结构更加良好。有机碳组包括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两种,使用总有机碳分析装置,进行氧化法-比色法的测定,其中有机碳含量增加在35%左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增加在5%左右,具有显著性。

2.5 土壤酶活性变化

生物有机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产生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等多种酶。这些酶在土壤中可以催化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促进土壤中养分的循环利用。过氧化氢酶可以促进有机质的氧化分解,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蔗糖酶可以促进糖类的分解,提供植物所需的能量。对比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施加生物有机肥后土壤中的酶活性增加比例在30%左右,不施加肥料和使用化肥对酶活性的变化影响并不显著。

2.6 农作物产量对比

比较三种方法对农作物的影响,佐证生物有机肥对新整治土地地力的提升效果。不施加肥料的玉米产量在520 kg/667 m2左右,施加化肥的玉米产量在650 kg/667 m2左右,施加生物有机肥的产量达到695 kg/667 m2,表明生物有机肥使得土壤中的肥力有所增加,土地地力得到极大程度提升。

3 生物有机肥在新整治土壤地力提升中的应用要点

3.1 合理控制肥料施加量

在新整治土地中施加生物有机肥的目的是提升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结构。但生物有机肥施加量会严重影响土壤地力,相关技术人员应思考如何合理控制生物有机肥的施加量,以实现最佳的土壤改良效果,保障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在新整治土地中,应对土地综合调研,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对有机肥的需求量不同。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需要施用更多的有机肥以改善土壤肥力;反之,如果土壤肥力较高,那么施用有机肥的量就可以相应减少。此外,不同的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量和类型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施用生物有机肥的量也应根据作物的需要调整。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环境条件,对有机肥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会有影响。例如,在沙质土壤中,由于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可能需要施用更多的有机肥,而在粘质土壤中,由于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好,施用有机肥的量可以适当减少[5]。

在明确生物有机肥施加条件的前提下,相关技术人员应进一步明确生物有机肥的应用要点。在施加肥料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应开展土壤测试工作,细致了解土壤的肥力水平、pH值、有机质含量等基本情况,为确定有机肥施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需求,选择含有所需养分的有机肥。例如,如果土壤缺乏氮素,那么可以选择含有较多氮素的有机肥;如果土壤缺乏钾素,那么可以选择含有较多钾素的有机肥。技术人员在根据有机肥的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计算出所需的有机肥施用量之后,可结合实际情况,将其直接作用到农作物的根部,或者采用与土壤混合的施加方法。通常情况下,在新整治土地中,有机肥应在作物生长前施用,以便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和利用。但由于农作物不同生长周期对生物有机肥的需求不同,技术人员也可以结合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采用分期施加有机肥的方法。

3.2 注重肥料的混合使用

在新整治土地中,施加有机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使得土壤中的肥力得到改善。但单一增加生物有机肥难以确保土壤肥力达到最佳状态。混合其他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因此,技术人员应思考如何正确混合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其他类型的肥料,将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生物肥等合理混配使用,充分利用有机肥中的营养元素,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肥料混合施用中,生物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而化肥则主要提供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因此,混配使用生物有机肥和化肥,可以实现营养元素的全面补充,提高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例如,在玉米种植中,技术人员根据玉米的生长特性和营养需求,制定具体的混配施肥方案。在玉米种植前,先施用堆肥或者鸡粪等生物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在玉米出苗后,施用一部分氮肥,以促进玉米的早期生长。在玉米大面积开花期,再次施用氮肥和磷肥,以支持玉米的大面积开花和果实的形成。在玉米灌浆期,施用钾肥,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在施肥过程中,化合物有机肥和化肥的混配比例,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作物种类和生长期调整。另外,为了防止养分流失和土壤环境的恶化,技术人员应尽量采用深施肥和分期施肥的方法,避免一次性施用过多的肥料。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整治土地中施加有机肥,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性能有着积极影响。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使得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得到增加,有机碳与酶活性变化明显。因此,施加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营养物质的交换与循环条件,使得养分含量更多,在农作物生长前期,能够为土壤提升养分,在后期与化肥同时施用地力效果更加稳定。

猜你喜欢
化肥农作物有机肥
土壤污染与农作物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