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024-05-03 03:53夏工厂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1期
关键词:株距大豆作物

夏工厂

(夏邑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夏邑 476400)

1 种子选择与处理

种子作为关系到作物生长、作物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对作物种植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选择优良合适的品种、进行科学处理,是保证作物生产的关键。根据我县实际的生产模式与自然条件,种植户可自愿对大豆、玉米品种进行选择。为保证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大豆建议种植户选择耐阴、抗倒伏、底荚高度合适,且具有强抗病虫害能力的中早熟品种,例如中黄301豆种;玉米品种需选择耐干旱、抗倒伏的高抗病虫害品种,例如郑单958、豫单9953等。种子处理是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种子依次进行筛选、晾晒、药物处理等步骤,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降低大豆玉米种子患病虫害的概率,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在科学处理下,不仅起到消杀与保护的作用,还为种子提供前期萌芽的营养,有助于提升种子萌芽的质量,保障种子前期的安全生长。首先,对种子进行筛选,筛选出外形破碎、干瘪、霉菌严重的种子,保留大小相差不多、外形饱满的健康种子,以此实现对种子的初步处理。其次,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利用阳光对种子进行二次处理,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灭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同时阳光照射带来的热能,能够控制种子的含水量,提升发芽率,有效激活种子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种子晾晒需要进行连续2~3天,每次2~3 h,同时在晾晒过程中需要充分进行翻动,以此保证每粒种子均被完全晾晒,实现良好的晾晒效果。最后,进行药剂拌种处理。药剂拌种是常见的处理手法,适合对大量种子进行处理,具有效率高、效果好、药效长的优点,同时,采用药剂拌种处理,在起到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作用的基础上,还有助于提高大豆、玉米产量,对提升种植户经济收益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将种子拌入装有科学配比后的药剂瓶中,进行充分搅拌,确保药剂均匀附着在种子的表面,实现有效的处理。其中药剂的种类,需要种植户根据当地常发病虫害对药剂进行选择,比如常发黑腐病、霜霉病,选择0.3%~0.4%代森锰锌、瑞毒霉等药剂,若常发根腐病,可使用70%DTM可湿性粉剂[1]。

2 播种时期

不同地区的种植条件具有一定的差异,包括土温、土壤含水量、天气等方面,在合适的时期进行播种,对大豆、玉米的生长均起到有效地促进作用。若播种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大豆、玉米的生长。首先,从土壤温度方面对播种时期进行选择。大豆一般情况下是在温度较高时进行播种,当环境温度在20℃~25℃时,5 cm深处的土温稳定在7℃以上就可以进行播种。玉米在实际播种中,环境温度在20℃~26℃时,是最佳的播种时期,同时需要保证玉米种植深度7~10 cm处的土温恒定在10℃~12℃可以开始播种。其次,从土壤含水量方面进行选择,需保证土壤含水量超过60%。若含水量不足60%,需要种植户进行灌溉,以此提升土壤中的含水量。当土壤抓起来成团,落地就散,且湿润不积水时,土壤含水量普遍在65%左右,这时就可以进行播种。

3 种植栽培的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一种全新的栽培模式,通过将大豆与玉米进行带状式间作,发挥玉米边行优势,使光资源、土地资源等得到充分利用,有效提高大豆玉米的产量。我省针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进行详细指导,推出大豆4~6行、玉米2~4行的种植模式,其中4∶2、4∶4、6∶4是主推模式。4∶2种植栽培模式,是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进行间作复合种植,其中玉米与大豆之间的行距需保证在65~70 cm之间,玉米带行距应保持在40 cm左右,大豆带保持在35 cm左右的间距。同时,玉米种植的株距需保证在13~15 cm,大豆株距应在10 cm,若土壤肥力充足,玉米、大豆的株距可以适当进行缩小。4∶4种植栽培模式,是4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进行间作,4行大豆进行等行距种植,间距保持在40 cm、株距保证在12 cm左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隔60 cm,进行等行距种植,行距保持在60 cm,株距在11 cm左右。6∶4种植栽培是我县主要采用的模式,为6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进行间作。6行大豆带保持40 cm的行距、12 cm的株距,4行玉米带保持60 cm行距、12 cm株距,其中,大豆带与玉米带的间距在60 cm。为进一步加快种子播种速度,在种植过程中,我县通过使用播种机分别对大豆与玉米种子进行播种,有效提升种植的效率[2]。

4 田间水分管理

水分是作物生长的必要需求之一,保持水分的充足对大豆玉米的生长具有积极作用。总结我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灌溉经验发现,受高温天气影响我县灌溉的质量并不理想,导致大豆玉米出苗质量不佳,缺苗断垄现象尤为严重,使我县大豆玉米产量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受阴雨天气的影响,使大豆出苗周期延长,这就导致大豆玉米存在长势不匀的问题,影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田间管理。为解决上述问题,需重点关注田间水分的管理,满足大豆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保证大豆玉米的正常生长,减少缺苗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大豆玉米种植的产量。针对大豆的田间水分管理,需要重点关注大豆开花结荚期水分的灌溉。大豆在该时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需要种植户适当加大灌溉量,以此保证土壤中水分的充足,为大豆开花、结荚提供充足的水分。若水分灌溉不足,容易导致大豆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影响大豆的产量。因此,若大豆开花结荚期遇上高温干旱天气,种植户要及时进行灌溉,以此有效提高大豆的产量,保证经济收益。针对玉米的田间水分管理,需要着重关注抽雄前后水分的灌溉。玉米在该时期若无法获得充足的水分,就会影响玉米的授粉,从而导致玉米穗出现果穗小、缺粒、穗粒少现象的发生,甚至出现空棒的情况,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种植户在该时期要及时进行浇灌,保证水分的供应。

5 差异性肥料管理

大豆、玉米是不同品种的农作物,大豆对钾肥需求量较高,而玉米则对氮肥、磷肥需求较多,这就导致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模式中,肥料管理需要格外注意,若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肥害的情况,不仅导致肥料浪费,还影响大豆玉米的生长。对此,要加强差异性的肥料管理,对大豆玉米不同的肥料需求进行满足,确保肥料施加科学合理,为大豆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保障大豆玉米的健康生长,实现大豆玉米产量与质量的双提升。针对大豆的肥料管理,需要重点关注大豆分枝期以及初花期的肥料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混合有机肥,以及钼、硼肥。同时,适当施65~70 kg/hm2的尿素,以此促进大豆花与荚的发育,实现有效增产。针对玉米的肥料管理,需要着重关注氮肥的施加。在播种时采取种肥同播使用氮磷钾复合肥作为基肥。在苗期种植户需对弱苗追施氮肥,使玉米苗变得更加健康。在拔节期种植户需要对弱苗、小苗适当多施加肥料;在大喇叭口期,种植户需要在已施加肥料的基础上,增施40%氮肥,促进玉米穗的发育[3]。

6 田块间杂草防控

在农作物种植栽培过程中,杂草常常会生长在作物之间,吸收农作物添加的养分、水分,抢夺促进作物生长的阳光和田块有限的生长空间,阻碍作物之间的通风。同时,杂草作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放任杂草的生长会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对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具有反向影响。因此,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杂草作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危害,加强田块间杂草的防控,采取科学合理的除草措施,有助于保证田间养分被大豆玉米全面吸收,防止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提高产量与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第一,采取免耕播种,在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直接播种大豆、玉米的种子,在杂草还未生长起来的时期,大豆与玉米对有限的生长空间进行抢夺,使蕴藏在土中的杂草种子无法生长,从而实现对杂草的有效防控。免耕播种的方法与传统深耕深翻工作相比较,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助于实现田地间生态的有机循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第二,合理选用除草剂,大豆与玉米是不同的作物品种,对除草剂的选择具有一定差异。针对种植大豆的田块,可以选择使用灭草松、乙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高效氟呲等。以氟磺胺草醚为例,在实际使用时,先配置出68~132 ml的25%的氟磺胺草醚水溶剂,再将水溶剂兑水20~30 kg,最后把兑水稀释后的溶液灌入到喷洒农药的设备中。针对种植玉米的田块,应选择硝磺草酮、烟嘧磺隆等。以硝磺草酮为例,100 g/L的硝磺草酮每亩可使用70~100 ml。第三,科学使用除草剂。除草剂作为化学药物,合适的剂量能够在满足除草需求的前提下,将对田地、作物的伤害降到最小,若剂量过多则会引发药害,导致土壤长期存有除草剂,对此,种植户需要合理对除草剂进行稀释。另外,为起到良好的除草效果,掌握好喷施时间是关键,一般在雨后或者露水较大的早晨进行,如果在高温天气下进行,会存在诸多的风险,不仅无法起到除草效果,还会增加喷施人员中毒风险。同时,下雨天气也不宜喷施除草剂,这是因为除草剂会与雨水进行混合,使除草剂浓度变低,导致效果变差[4]。

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的下降、质量的降低,是农作物正常生产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我县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发现,病虫害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影响大豆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还影响作物籽粒的发育。对此,应从物理、生物、化学等方面,采取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措施,及时进行处理,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将病虫害影响控制到最小,从而保障大豆玉米的正常生长,促进大豆玉米产量与质量的提高。首先,从物理方面对病虫害进行防控与处理。最常见的物理防控方法就是灯光诱捕法和性诱捕器等诱杀方法。灯光诱捕法是利用害虫对光的趋向性特点,设计的诱杀方法。在易发虫害的时期,种植户通过购买多盏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设备,将设备在夜晚时进行通电,实现对玉米螟、卷叶螟、斜纹夜蛾等害虫的捕杀。通常杀虫灯杀虫范围较为有限,范围普遍在3.33 nF以内,因此种植户需要合理放置杀虫灯,以此有效减少虫害数量。性诱捕器是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信息化合物对虫害进行诱杀,通过降低昆虫的交配,减少田间虫卵数量,实现有效的防控效果。其次,从生物方面进行病虫害防治。生物防治主要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方法,通过利用生物之间的生物链关系,对害虫进行消灭,实现有效的保护。以虫治虫是通过引入害虫的天敌,利用天敌对害虫进行捕食实现消灭害虫的目的。针对我县导致“症青”问题发生的点蜂缘蝽等刺吸性害虫,可引入有球腹蛛、长螳螂、蜻蜓等昆虫实现对慈溪性害虫的有效消灭。在引入天敌前,需要确保天敌不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以此为大豆、玉米的正常生长提供保障。最后,从化学方面对病虫害进行防控,通过喷施农药,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在喷施农药前,要科学对农药进行配比,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以国家《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作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要选择毒性低、效果好、残留少的化学农药,以此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保护种植环境[5]。

8 结语

综上所述,以高质量的栽培技术推动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优质的新型农业种植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业的稳步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是近年新推出的全新种植模式,为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优势,实现高产高效,要牢抓种子选择与处理、播种时期、田间水分管理、差异性肥料管理、田间杂草防控、严重病虫害防治的七大要点,保证大豆、玉米的健康生长,提高作物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此推动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株距大豆作物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