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4-05-03 13:46王海亮周雨婷张淑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王海亮,周雨婷,张淑丽

(1.佳木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黑龙江省社会组织与社会建设基地 佳木斯大学基地,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大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最有朝气的群体,是我国推进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参与力量,发挥着重要的生力军的作用。新时代,如何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现实课题。目前,学界对此研究还处在初始化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呈现浅表化,还没有形成整体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可借鉴和参考的高水平著作和论文不多,笔者通过学习仅有的不多成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日常观察,做了如下思考和总结,以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阶段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学雷锋运动”中孕育,在弘扬雷锋精神参加社会志愿服务中萌发。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现如今的常态化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正在向更大范围、更基层的地方蔓延,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志愿精神也不断影响着更多人。

(一)孕育—萌芽阶段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而在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1],学雷锋,做好事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1978年,共青团中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上百万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掀起了“学雷锋”的思想热潮,并广泛参与到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为人民做好事的实践活动中。学雷锋活动极大地激励了广大有志青年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提升了青年为社会建设奉献青春的热情,树立了中国青年学生的新形象,也推动了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同时,学雷锋活动由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向侧重构建社会文明实践方向转型,为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981年,联合国志愿组织与我国开展合作,决定互派志愿者,开展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这标志着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开始受到国外的影响。1987年,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中学生心声热线”,成为广州志愿服务首个“全国第一”,拉开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序幕。此后,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成立了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并被民政部确认为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1990年我国第一个正式注册成功的志愿者社团在深圳诞生。1992年的香港义工直接参与指导在广东省佛山市建立了义工团,许多有志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了早期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当中,成为当时的青年志愿者,这推动了当时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虽然当时的实践力量相对来说社会影响有限,但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实践,对于我国当时的社会风尚构建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二)形成—巩固阶段

1993年,北京大学学生组织成立“爱心社”,自觉践行志愿行动,为美化校园环境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充分肯定。1994年,在共青团中央的支持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真正有了组织保障。各高校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建立起校级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开始利用寒暑假积极开展志愿服务行动。1996年共青团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学校团组织要把志愿服务和中学生成人仪式活动以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校积极引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同时,中宣部、教育部等也联合启动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扩展、参与渠道不断增加,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开始逐步规范化。

从1998年6月开始,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联合实施了大学生支教项目,明确青年志愿者行动是“跨世纪文明工程”[2]要抓好的第一个重点项目,也以此为标志,该项目的实施引起了全国各地市、高校的广泛响应。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西部发展当中。当时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树立建功立业的青春梦想,义无反顾奔赴西部,走到基层,为当地的教育、医疗、农业等基础事业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在这一阶段,我国不断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构建志愿者工作机制,开始实施注册志愿者制度,大学生志愿者从招募到走向服务的全部流程都开始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框架逐步形成。

(三)提升—飞跃阶段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迈入了新阶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共录用了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74615名志愿者,这7万多名的志愿者当中,主要是以北京当地的大学为招募主阵地,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大学生昂扬的精神风采。同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这场地震牵动着全体国人的心,千百万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抗震救灾一线,他们在灾民安置、清理现场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志愿者超过了60万人,也让志愿者成为了广州的一张新名片,打下了广州作为“志愿者之城”的基础。2011年的深圳大运会按计划招募了127万名志愿者,其中包括2万名赛会志愿者,深大、深职院、信息学院和有关中学2.2万名学生申请参加,他们成为赛事志愿者的主力。2014年的南京青奥会招募了2万名赛会志愿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招募了2.7万名赛会志愿者和1.2万名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大型赛会,也遍布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大学生志愿者在各大赛会中始终秉承着志愿精神,践行着奉献社会、关爱他人、不畏艰辛的志愿承诺。这一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招募、培训、管理、考核等体制机制得以不断构建与完善。广大志愿者们也表示,参与志愿服务的个人体验相较从前有了质的飞跃,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日渐成熟,取得了显著成效。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迈向新台阶,大学生志愿者也用行动书写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新篇章。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社会各界和高校也更加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尽管大学生志愿服务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受限于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仍有进步空间。

(一)志愿服务制度有待完善

为了不断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加强志愿者的基本保障,各地相继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但对比分析后发现,条例内容较为笼统,且缺乏落实监管。部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对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考核、保障政策的落实上,表现出相对松散的状态。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一份基础的意外保险,甚至部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连基本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都没有落实,更没有建立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档案。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流程缺乏规范与监管,从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形成积极的志愿服务动机,也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长期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志愿服务保障不够

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够长期开展,各类资源保障不可或缺,如果缺乏维持大学生志愿服务长久发展的物质与资金保障,那么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虽然志愿服务是非营利性的事业,但其想要实现正常运转,仍然需要物质保障为基础,资金保障为支撑。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高校专项资金以及社会捐赠。“虽然一些高校志愿服务获奖项目在得到赛会资金支持和评审认可后,撬动了社会资金”[3],但政府财政的支持力量有限,高校的专项资金支持微薄,社会资金不够稳定,靠这些有限的拨款无法满足扩大活动规模、提高活动质量的需要,大学生志愿服务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三)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利用不够

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多隶属于校团委,其信息发布、日常管理、后期维护等工作主要由团委干事兼任,存在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很难维护好平台信息的发布和日常管理。且有部分高校为了方便信息沟通,会选择创建工作微信群、QQ群等用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的发布,而忽视了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此外,部分高校局限于其所在地区的志愿服务需求,与所属地区政府机关在志愿服务资源竞争上缺乏优势,志愿服务活动的数量以及优质程度不足,志愿服务资源拓展困难,这也使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发布的活动信息质量不高且更新缓慢。

(四)志愿服务团队打造意识不强

打造志愿服务团队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之一。部分高校缺少独立规划团队意识,在高校的整体预算中给予志愿服务团队打造方面占比较低,直接导致了志愿服务团队结构松散、机制不健全,存在志愿者人数多,但指导老师人数少的状况。大学生志愿服务实际运行中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团队的认可度。志愿服务团队打造意识不强也表现在部分高校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到位上,有些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志愿者协会,甚至缺少统一的注册制度和管理平台,学生毕业离校后,志愿活动与时长记录丢失,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统一调度和志愿活动的高效组织,也降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效率,成为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之一。

(五)大学生内驱动力短期化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以及实际认识不足,并不能对参与志愿服务所带来的个人提升做到深入理解。甚至部分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理解还存在偏差。这也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并不能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来开展,往往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任务,完成一项志愿服务任务取得了学分便不再继续参与志愿服务,违背了志愿活动与志愿精神的本意。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本校甚至本地区所提供的志愿服务平台缺乏专业性、志愿服务活动较少且很难匹配到与专业一致的志愿服务项目,个人不能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真正得到能力提升,无法有效地感受参与志愿服务的实际价值,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脱离,使得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呈现出内驱动力短期化的问题,严重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我国高度重视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4]的要求和任务。鉴于此,探索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的健全,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成为当下学者研究的重点方向,很多学者认为“志愿服务的推进手段可以横向扩展到边,纵向深入到底”[5],为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弘扬志愿精神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一)优化落实志愿服务条例

我国的志愿服务条例从无到有,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并根据实际发展进行着调整。这也体现了对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视以及做出的巨大努力。但当下的志愿服务条例,仍然存在内容表述笼统、具体标准缺少权威解释的问题,还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因此,政府部门要切实扛起责任,联合好文明办、民政局、共青团、青年联合会等组织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主要在保障大学生志愿者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和提升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上优化细则,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配套规章和制度。还要做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情况信息把控,建立线上线下沟通平台,为大学生提供能及时表达诉求、反馈问题的路径与渠道,切实掌握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制度的落实保障情况,为监管机制的实施做好准备工作。同时,志愿服务的监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细化他们的事权与责任,做好定期检查工作,若发现志愿服务中存在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二)提供充足的条件保障

大学志愿服务组织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孵化摇篮,各级党团组织和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构建保障与激励机制,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充足的资源补给,这既是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外部因素,也是保障大学生志愿者自身需要的基础环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也需顺应系统性原则,如政府可以积极协调各类社会公共资源以及拓展多渠道的资源支持,校企联合、各高校联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一定的专项经费,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购买保险,也要报销志愿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以及法律援助等各类费用,并从法律和经济保护的视角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等要积极响应落实相关政策,严格按照志愿服务条例落实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各项保障与激励措施,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不断完善激励制度、社会实践加分政策,细化评奖评优加分细则,完善学分保障,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

互联网时代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中也要吸收互联网这一时代红利,充分利用好互联网优势,积极打造上下联通、模块规范、功能齐全的“互联网+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此平台,在网络上呈现志愿服务的活动成果,做好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发挥优秀志愿者的模范带头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同时各高校也要积极开通自己的志愿服务平台,做好平台的构建、信息的更新、后期的维护工作,利用网络的广泛性、共享性、互助性、快捷性和虚拟性,为大学生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的网络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示自己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目标、志愿者招聘标准以及激励政策,鼓励广大学生奉献自我、服务社会。

(四)打造优质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大学生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也要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高校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需求,打造优质志愿服务团队。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城市特点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发掘自身需要及自身特色,着力培育若干个具有地域特色及高校特征的志愿服务项目,做好优质项目的宣传与推广,从而带动整个大学的志愿服务工作纵深开展。在重点项目建成后不断辐射其他项目,“以优带全”,打造更优质、更符合实际、志愿内容更充实丰富的志愿服务团队,其中,志愿活动内容应具备覆盖范围广、涉及专业性强的特点,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项目中能寻找到与自身专业相匹配、自身需求相一致的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从“大水漫灌”到“专业高效”的转变,在实践中加深大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并将专业知识应用在实践中,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增知识、长才干、强信念、拓素质,达到实践育人的功效。

(五)激发大学生志愿者主观能动性

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是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一种间接形式。高校要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到三全育人体系之中,与“青马工程”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不断拼搏奉献、关爱他人、服务社会。通过志愿服务帮助大学生志愿者获得更多工作技能、规范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他们“智能化、多样化的服务能力”[6],对大学生志愿者而言,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在今后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做到专业、规范和有针对性,遇到问题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信心与满足感,增强他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底气。同时,在志愿服务中,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服务于被帮助者,也是众多志愿者自身的优质课堂”[7],以此不断正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体现自身的价值。此外,“提升全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实意义和行为价值的理解与认同”[8],让大学生志愿者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善意与赞美。这些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大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也促使志愿服务更加有活力,更加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