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看《红楼梦》中饮食文化英译的识解运作*

2024-05-03 13:46刘月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目标语言翻译者源语

刘月梅

(闽南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中,饮食文化作为小说中重要的元素,不仅在描写人物性格、情感交流等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随着全球化与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将《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进行英译,不仅有助于推广中国文化,还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为饮食文化的英译提供新的认知视角,并为跨文化翻译和认知语言学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1]。通过对《红楼梦》中饮食文化英译的识解运作进行研究,可以为饮食文化的英译提供新的认知视角,并为跨文化翻译和认知语言学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认知语言学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一)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

它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认知活动的产物,反过来,通过语言的运用,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地塑造和改变。在文学翻译中,原作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常常与目的语文化有所差异。译者需要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来理解原作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以便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意义和风格。

(二)认知语言学关注语言的识解过程

它研究了人们如何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来获取意义。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通过对源语文本的识解来获取其中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目的语文本。认知语言学提供了识解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帮助译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并通过合适的转换和调整,将其传达给目标读者。

(三)认知语言学强调文化的影响

它认为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没有文化的支持,语言无法发挥其完整的意义。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需要考虑到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在表达文化特色的时候。通过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文化内涵,并寻找适当的目的语表达方式,以确保译文能够被目标读者准确理解。

(四)认知语言学强调译者的主观认知和创造力

它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和决策是关键因素,影响着译文的质量和效果。认知语言学提供了一些启发和指导,帮助译者在面对翻译难题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译者可以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挖掘源语文本中的信息,进行识解和转换,并在目的语文本中呈现出适当的风格和语言特点。

总之,认知语言学在文学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帮助译者深入理解原作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提供了识解和转换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并鼓励译者发挥主观认知和创造力,以传达原作的精神和意义[2]。通过应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文学翻译可以更好地实现意义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

二、《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

(一)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

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外化表达,还反映了社会阶层、家庭关系和性别角色等方面的差异。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英译中对饮食文化的识解运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直译: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将食物名称和饮食习惯翻译成英语,以保留原著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色彩。例如,将“燕窝”翻译成“birds' nest”,将“宴席”翻译成“feast”。

2.意译:对于某些涉及文化差异较大的食物或饮食习惯,可以进行意译,以使英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例如,将“官府厨子”翻译成“imperial chefs”,将“熏鸡翅”翻译成“smoked chicken wings”。

3.文化解释:对于一些特定的饮食习俗和传统,可以通过文化解释来传达其背后的意义和重要性。例如,解释“四喜丸子”是象征着幸福和团圆的传统菜肴。

重要的是,译者应注意保持文学作品的风格和修辞手法,以确保英译版能够准确而又适应英语读者的理解和欣赏。

(二)《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元素的特点

《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元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豪华奢侈:《红楼梦》中描绘了丰富、精美的宴席和各种珍馐美味。这些饮食文化元素反映了贵族阶层的豪华生活和奢侈品位。

2.社交与亲情:饮食在《红楼梦》中既是社交的载体,也是亲情的表达。宴席和聚餐成为人们交流情感、团圆享受的机会,同时也展示了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情意。

3.阶层差异: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还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差异。贵族阶层享用珍馐美味,而庶民则有着简单和朴素的饮食习惯。

4.贤良淑德和美食:《红楼梦》中,贤良淑德的女性形象与美食紧密相连,通过制作和品尝美食,展示了她们的才情和温柔贤淑的特质。

5.借用饮食象征世态人情: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还被巧妙地用来象征和映射人物的世态人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心态和命运转折。

饮食文化在《红楼梦》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情节和描写中,更是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和身份,彰显了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它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情感、人物和故事情节相互交织,为整个作品增添了层次和丰富性[3]。

三、饮食文化英译的困境和挑战

(一)跨文化翻译的特点和挑战

1.跨文化翻译的特点

(1)文化差异:跨文化翻译需要处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传统习俗和表达方式,因此翻译工作需要考虑到这些不同,以确保信息准确传达且符合目标文化的习惯和理解。

(2)语言障碍: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可能导致直译可能不合适或产生误解。翻译者需要仔细选择合适的词语、短语和句子结构,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3)语言和文化的演变:语言和文化都是不断演变的,新的词汇、习语和文化现象需要被纳入翻译中。翻译者需要时刻保持对目标文化的了解和与时俱进的认识,以处理这些新的语言和文化元素。

2.饮食文化英译的困境和挑战

(1)语言限制:饮食文化涉及特定的食物名称、烹饪方法和习俗,这些与特定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在翻译中,必须找到对应的词汇和解释,以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体会到原著中的饮食文化元素。

(2)文化差异:饮食文化与每个文化的习俗和价值观紧密相关。在进行饮食文化的英译时,翻译者需要考虑如何传达原著中的文化背景和意义,以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

(3)难以简洁表达:饮食文化涉及许多细节和特殊信息,这些信息在翻译中无法简洁直接地传达。翻译者需要重新构思和调整表达方式,以使翻译的结果既准确又流畅。

(4)文学效果的保持:在翻译饮食文化时,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如何保持原作中的文学效果和修辞手法。这涉及如何保留原著中的情感色彩、文化氛围和艺术风格。翻译者需要在语言选择、词汇运用和句子结构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保持原著的文学品质。

总的来说,跨文化翻译的饮食文化英译面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信息的准确传达之间的平衡[4]。翻译者需要在保持原著意义和文学效果的同时,适应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以有效地传达饮食文化元素。

(二)《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难以直接翻译的原因

《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难以直接翻译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1.文化差异:《红楼梦》是一部描述清朝贵族生活的小说,其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这些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饮食习俗和观念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可能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

2.语言障碍:《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涉及许多特定的食物名称、烹饪方法和食品制作技巧,而这些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翻译者需要寻找适当的词语和解释来传达原作中的细节和意义。

3.社会背景和历史知识:《红楼梦》是一部写于18世纪的小说,描述了当时贵族社会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习俗和观念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异,需要翻译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社会背景,才能准确地传达原作中的饮食文化元素。

4.艺术性和修辞手法:《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其中融入了许多艺术性和修辞手法。在翻译饮食文化时,翻译者需要考虑如何保留原作中的文学效果和情感色彩,以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

总之,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社会背景和历史知识的问题,以及文学效果和修辞手法的变化,导致《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难以直接翻译[5]。翻译者需要借助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翻译技巧,以确保对原作中饮食文化元素的准确和有效传达。

四、认知识解的运作机制

(一)认知识解和语义转换的概念

认知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是指对某个概念或知识领域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它超越了对事实和表面知识的简单记忆,涉及对知识的内在结构、关系和应用的深入理解。认知识解是个体对某个概念或知识领域进行意义上的理解和推理的能力。

语义转换(Semantic Transformation)是指在语言或符号系统中将信息或意义从一种表示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表示形式的过程。在翻译领域中,语义转换指的是将源语言的意义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意义,以实现跨语言的沟通和理解。这个过程涉及在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概念的对应、调整和转化。语义转换要求翻译者考虑语言特色、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等多个因素,以保持翻译结果与原文意义的一致性。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进行认知识解和语义转换的工作。首先,翻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表达意图和中心思想。这就涉及对原文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相关领域知识的熟悉。然后,翻译者需要将原文的意思转换成目标语言中的相应表达方式,以实现意义的传达和信息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语言和符号系统的规则和规范,将原文的意义转换成目标语言中恰当、准确、通顺的表达方式[6]。

因此,认知识解和语义转换是翻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能,对于准确、有效地传达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认知识解在饮食文化英译中的作用和运作机制

认知识解在饮食文化英译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理解和准确传达:认知识解帮助翻译者深入理解原始文本中的饮食文化概念。饮食文化涉及特定的食物、饮食习俗、烹饪技巧等。通过对概念的全面理解,翻译者能够准确把握原始文本中所传达的饮食文化信息,并保持在目标语言中的一致性。

2.内在关联的理解和传达:认知识解帮助翻译者理解原始文本中饮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饮食文化通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宗教或社会意义。通过掌握原始文本中饮食文化的相关信息,翻译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捕捉文化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适当表达。

3.意义转换与文化调整:认知识解帮助翻译者将原始文本中的饮食文化意义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的相应表达方式。这涉及将概念、符号和语言结构进行转换,以使目标读者能够理解原始文本中的饮食文化信息,并在目标文本中产生类似的文化关联。

4.文化适应和有效传达:认知识解帮助翻译者在翻译饮食文化时适应目标文化的习俗、风俗和观念。翻译者需要在传达原始文本的饮食文化信息的同时,将其与目标文化的饮食文化背景进行对比和调整,确保翻译结果在目标文化中具有意义和接受度。

认知识解在饮食文化英译中的运作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和获取文化知识:翻译者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饮食文化相关的知识,包括历史、传统、宗教以及社会背景等,建立起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

(2)概念和意义理解:翻译者通过对原始文本中的概念和意义进行分析和理解,掌握并把握住饮食文化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信息。

(3)语言和表达的转换:翻译者通过对原始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以准确传达饮食文化的意义。

(4)文化适应和调整:翻译者在意义转换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文化的习俗、风俗和观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确保翻译结果在目标文化中能够被理解和接受。

总之,认知识解在饮食文化英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概念理解、内在关联的理解、意义转换和文化适应等运作机制,翻译者能够准确传达原始文本中的饮食文化信息,并使其在目标文本中产生相似的文化效果和意义。这样能够帮助读者真正理解和接受源文本所传递的饮食文化信息。

五、认知识解在饮食文化英译中的局限性

(一)认知识解对于完全传达源语文化意义的限制

尽管认知识解在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使得完全传达源语文化意义变得有限。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限制。

1.语言的局限性是认知识解无法完全传达源语文化意义的一个主要限制。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因此,即使具有丰富的认知识解,也很难用目标语言完全准确地表达源语文化所传达的意义。有时,源语词汇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在目标语中无法用单词或短语来表达。

2.文化差异也是限制认知识解传达源语文化意义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拥有独特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会背景。即使具备足够的认知识解,翻译者也无法完全理解和传达源语文化内涵,因为这些文化内涵通常根植于特定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环境中,并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目标语言文化[7]。

3.翻译者个人认知和经验的局限性也可能限制了认知识解的应用。每个翻译者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背景、文化经验和认知能力。这使得不同的翻译者对于源语文化的理解程度和传达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即使是具有相同认知识解的翻译者,也可能因为个人认知的偏见或局限性而无法完全传达源语文化意义。

4.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可能制约着认知识解的应用。饮食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差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变化,饮食习俗和实践也会发生变化。对于那些没有亲身体验过源语文化的翻译者来说,他们可能无法完全把握源语饮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和变化。

总之,认知识解对于完全传达源语文化意义存在一定的限制。语言的局限性、文化差异、翻译者个人认知和经验的局限性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都可能影响到认知识解在翻译中的应用。尽管如此,认知识解仍然是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翻译者更好地理解和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

(二)认知识解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能带来的影响

认知识解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能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产生一些影响。

1.不确定性是认知识解中的一个重要特征。翻译者在理解源语文本和选择目标语表达时,往往需要基于自己主观的认知识解进行决策。然而,由于个人经验、背景和语言能力的差异,翻译者的认知识解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即翻译者无法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能够准确传达源语文本所传达的意义。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翻译结果出现偏差。

2.主观性是认知识解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每个翻译者都有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因此,他们对源语文本的理解和目标语表达方式可能存在主观的偏好。这种主观性可能导致不同的翻译者在相同的翻译任务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最终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这种主观性可能引入个人意见和偏差,导致翻译结果失去客观性。

3.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能对翻译结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它们可能导致翻译结果与源语文本的意义不一致。由于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存在,翻译者可能无法准确把握源语文本所传达的意义,从而在翻译过程中产生误解或错误判断。这种不一致性可能导致翻译结果失去准确传达源语文本意义的功能。

4.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能导致翻译结果缺乏一致性。由于不同的翻译者在相同的翻译任务中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翻译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这种缺乏一致性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混乱和不清晰,降低了翻译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5.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能降低了翻译结果的可验证性。由于翻译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翻译者的选择往往缺乏客观的依据和明确的标准。这使得翻译结果很难被验证和评估,无法确定其质量和准确性。

简而言之,认知识解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可能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产生一些影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翻译结果与源语文本的意义不一致,缺乏一致性和可验证性;主观性可能引入个人意见和偏差,导致翻译结果失去客观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意识到这些影响,并努力减少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影响,以提高翻译结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六、结语

《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英译识解运作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红楼梦》中饮食文化的英译识解运作涉及多个认知过程和语言现象。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运用自身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知识,对源语文本中的饮食文化进行理解、识别和表达。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通过认知分类和概念映射、语义加工、语音和语法等多种手段,将源语中的饮食文化转化为准确、自然的目标语表达。同时,译者还需注重识别和传达源语文本中的隐喻、象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地传达源语文本所蕴含的饮食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目标语言翻译者源语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教材插图在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及实例探讨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概念任务下中英双语者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