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保种技术

2024-05-03 15:09石晓雨姚智磊季相山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尼罗保种亲鱼

石晓雨,赵 燕,姚智磊,邵 蓬,季相山*

(1.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2.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罗非鱼属于脊椎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大陆,是广盐性热带鱼类[1]。生活中,通常将罗非鱼属的种类统称为罗非鱼,全球已知的罗非鱼品种多达600余种[2]。罗非鱼多位于中下层水域,杂食性为主[3]。在仔鱼期,主要摄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成鱼期,主要摄食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摄食一些有机物碎屑[4]。罗非鱼适应环境能力极强,生长迅速,且性成熟早,从受精卵孵化到性成熟仅需6个月,且怀卵量较大,这导致罗非鱼雄性生长速度多快于雌性,发展全雄罗非鱼养殖意义重大[5-6]。

早在1958年,我国就尝试引进罗非鱼,到1998年,我国罗非鱼养殖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国外罗非鱼养殖的快速发展,中国产罗非鱼的海外销售份额减少[7]。2019年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约为6.23 × 106t,我国罗非鱼年产量约为1.62 ×106t,约占全球罗非鱼总年产量的26%[8]。虽然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占比在下降,但目前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出口的主要对象有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9]。

罗非鱼历经多年来的不断引进和培育,已有较多的罗非鱼养殖品种如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红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奥尼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吉丽”罗非鱼、“桂非一号”罗非鱼、“壮罗一号”罗非鱼[2,10]。随着培育的新品种日益增多,如何经济高效地保存这些新品种的优异种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经济、高效的罗非鱼保种技术。虽然斑马鱼室内养殖技术已很成熟,但罗非鱼室内养殖技术研究的人较少,经过长期摸索,课题组总结出了一套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保种技术。

1 保种用室内小水体养殖系统的构成

整个系统由养殖缸、充气系统、控温系统、水体净化系统等组成,系统一般分3层,养殖缸2层,净化过滤缸1层。

1.1 养殖缸

养殖缸材质为钢化玻璃等。养殖缸分三种类型,苗种培育缸大小20 L左右即可,幼鱼培育缸大小约50 L,养成缸或亲鱼培育缸大小200~360 L即可。养殖缸的形状以方形最佳,可以尽可能减少占用室内面积。

1.2 充气、控温系统

养殖系统应配备罗茨风机、充气管道、充气石等用于充气,一般每20个200~360 L的大缸就需要配备一个160 W以上的罗茨风机,每个缸中放2个以上的充气石。养殖系统应配备自动控温装置,含加热棒和温控器,能将系统中水体的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控温精度±0.5 ℃,加热棒的功率以1000 W左右为宜。

1.3 水体净化系统

水体净化系统由水泵、水循环管道、滤材、滤棉、紫外灯等组成。水泵的功率以50~120 W为宜。2层放置的养殖缸,在上部或下部放置1层过滤缸,过滤缸体积与养殖缸大小基本一致,在过滤缸中放置加热棒、温度探头、滤材、滤棉等。滤材以石英砂、活性炭等为主。

2 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人工养殖技术

2.1 鱼苗的放养密度

初孵仔鱼放养于20 L的苗种培育缸中,每缸约150条;2月龄的幼鱼转移到50 L的幼鱼培育缸中,每缸约150条;4月龄的鱼转移到养成缸(约200 L)中培养,每缸约50~100条;6月龄的成鱼可继续在养成缸(约200 L)中培养,每缸约10~20条;1年龄的亲鱼可转移到亲鱼缸(约360 L)中培养,每个缸约5条。

2.2 养殖用水

养殖用水一般为自来水或蓄水池中的水,pH为7.5~8.5。在放鱼前将其加入水循环系统中,晾晒并爆气1~2 d后使用。

2.3 饲养管理

初孵仔鱼可喂食粉末饲料(鲟鱼或鳗鱼料),加水混合成直径约1 cm的球状后喂食。喂食量根据鱼的生长情况,一般每次3~5颗;喂食频次一天早中晚3次最佳。2月龄的幼鱼可喂食微粒饲料,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10%左右,投喂2~3次/d。3月龄后的鱼可喂食颗粒饲料,粒径大小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及时更换,每天投饲量为鱼体总重量的6%~8%。

2.4 日常管理

每天上午喂食前吸出缸底的残饵和粪便,清洗过滤棉。2 d换一次水,换水量为总水量的20%。饲养期间如果缸内出现浑浊现象,及时清洗滤材。水循环系统的清理一般2~3个月一次,可使用高锰酸钾或其他消毒剂浸泡12~24 h,使用刷子清除缸壁及管道附着的青苔等杂质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2.5 疾病的防治

预防:每次转移鱼之前,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 min,杀灭鱼体表面的一些细菌和寄生虫;在新的水体中加入适量的消毒剂,常用的消毒剂有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泡腾片和戊二醛消毒液等。

疾病治疗方法:先捞出病鱼用3%的食盐水浸泡5~10 min消毒,适当减少投喂量,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体干净,增加溶氧。对于一般细菌性疾病可采用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拌饲料投喂3~4 d,可取得良好效果。

3 室内小水体尼罗罗非鱼人工繁殖技术

3.1 亲鱼的培育

一般情况下初孵仔鱼经10个月的培育就能达到性成熟,挑选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较好的鱼用作亲鱼,亲鱼养殖于室内小水体养殖系统中,养殖缸体积约360 L,保持水温26~28 ℃,保持水质良好及溶氧充足,投喂2~3次/d,可投喂粗蛋白含量40%的颗粒饲料。

3.2 亲鱼配组

选取9条性成熟的雌鱼和3条雄鱼作为亲本,按照雌雄3:1的比例放置在3个鱼缸中,以此可构建3个家系。在养殖期间,保持水温26~28 ℃,投喂2~3次/d颗粒饲料,并注意观察亲本摄食情况。

3.3 受精卵的口腔孵化或体外人工孵化

受精卵的口腔孵化:每天观察雌鱼口腔是否含卵,发现雌性亲本含卵后,一般情况下尼罗罗非鱼受精卵5~6 d就可孵化出仔鱼。

受精卵体外人工孵化:若发现雌性亲本含卵,3~5 d后将鱼卵取出,放置于商业化的鲷科鱼类孵化器中孵化,控制水温28 ℃,保持水质良好及溶氧充足,水体中加入0.1~0.2 mg/L的亚甲基蓝,一般情况下尼罗罗非鱼受精卵5~6 d就可孵化出仔鱼,孵化后4~5 d卵黄可完全吸收,仔鱼自由游动,即可转到苗种培育缸中养殖。

猜你喜欢
尼罗保种亲鱼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科莫多巨蜥VS尼罗鳄,谁会赢
写在亚马逊
花䱻亲鱼池塘套养培育及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注水在四大家鱼亲鱼中繁育的作用
罗非鱼保种越冬三个方式
加强春季亲鱼培育管理确保繁殖顺利进行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
请为见死不救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