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息阅读的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2024-05-03 16:47赵春玲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赵春玲

摘要:五常市雅臣小学(以下简称为雅臣小学)坚持以红色文化品牌教育为主线,以课程标准为基石,构建了课内外一体化阅读体系,确立全时空、全人员、全领域、全素养的全息阅读目标,深入持久开展读书活动。学校秉持“以书会友,做最好的自己;学会阅读,让学生终生受益”的理念,致力于打造一座有温度、有故事、有品质的书香校园。

关键词:全息阅读;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雅臣小学是一所以抗日英雄汪雅臣将军的名字命名的红色小学,学校自2014年成立以来,就确立了“以书会友”这一读书工作主题。在阅读的沁润下,雅臣教师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业型教师,又不断从专业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在建设书香校园的道路上,教师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全息阅读模式,引领雅臣学子从小争做读书人。

一、秉持全息阅读理念,丰富课程体系

全息阅读是相对于单一化阅读的一种兼具全面性、立体性、真实性的阅读实践活动,是以环境打造、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多样化的课程形态、阅读方式为抓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的阅读方式变革[1]。秉持这一理念,雅臣小学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学校特点的全息阅读体系,以课程标准为基石,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确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视野的全息阅读目标。

(一)整本书阅读

学校每一个学期的计划中都非常详细地规划了各年级课程里的晨诵内容、整本书阅读、全息阅读书籍等。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活动,针对阅读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尝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各种类型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内落实阅读策略教学,创设与人交流的情境,同时搭建课内外阅读“桥梁”,以此促进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思维走向深入,拓展更广泛的课外阅读。

(二)多学科融合阅读

学校积极引导师生在语文阅读的基础上,拓宽阅读格局,驱动阅读跨向其他学科,实现课内外、各学科的整合,为学生构建起综合立体的阅读模式。开发形成螺旋上升的分阶阅读課程,从课程中激发阅读兴趣、提高识字量到体会精神内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在读与思、听与说中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雕琢语言之美,逐步形成基于教材、丰富教材、发展教材、创造教材的阅读格局。

(三)日常阅读

学校坚守红色育人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学校的每日常规中,通过阅读让每个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都能被看见,鼓励学生成为有思想、敢表达的人。

每天:用晨诵开启新的一天,学生在早晨进行英语朗读,晚上进行静心阅读。

每周:在图书馆进行学生阅读分享课、教师阅读推荐课。

每月:组织一次家校阅读分享会、一次班级书香晋级。

每年:开展师生阅读论坛、读书漂流、校级书香院士、书香家庭评选。

持续推进日常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让他们在阅读中丰盈灵魂、启蒙思想,找到自己和世界的对话方式,感受自我的存在。

二、重视核心素养培育,开展多彩活动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运用阅读单、思维导图、读写单等,启发学生不断思考问题、梳理关键信息,并进行概括提炼、感悟提升。小做法、大用途,这些都成为了培养雅臣学子核心素养的有力支撑。

(一)举办读书节

学校结合世界读书日、孔子诞辰日举办校园读书节,通过制作海报、推送公众号、悬挂标语等方式,营造读书节氛围。以校园红色文化为载体,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展诗词诵读大会、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故事大赛等,以读、诵、讲、写、做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插上乐享阅读的翅膀,打开一扇扇阅读之窗,开启一道道阅读之门。遴选出的优秀节目参加北大荒集团组织的“迎七一·向未来”诗词朗诵会、哈尔滨市青少年诗词诵读比赛,还在省全民阅读版权宣传仪式活动现场展示,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舞台熏染书香,同赴一场诗书的精神之旅。学校每年不定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辅以形式多样的讲书活动,学生们从初读一本书,到理解一本书,再到不断演练,最后呈现出一个个情节饱满的故事……从口头语言表述到肢体语言的配合,将书香内化于心。

(二)组建读书队

学校以红色文化品牌教育为主线,在校长带领下组建了“教育思政读思悟践”团队,由党员教师、优秀班主任共20人组成,以阅读红色书籍为主,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后期又根据教师专业成长需要陆续成立“赋能”“比翼”两个读书团队,分别由各学科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组成,并不断吸纳新成员。选择阅读辅助教学类书籍,每月至少阅读一本书,并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读书汇报交流展示。分享喜“阅”,读书有“痕”,将读书所得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以读促思、以读促教,涵养教师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更准确地把握阅读书籍的品质,学校多次分批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返校后进行二次培训,以“理论+课堂实践”的方式共同探讨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的阅读书籍和课程,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力求做到科学、专业指导,为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把握方向。

(三)作家进校园

在五常市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作家走进校园,讲解写作知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创建校报《燃·梦》,鼓励全校师生踊跃投稿,每月在校刊“叮咚心语”“我来说我”“作文沙龙”等板块发表。《作文成功之路》杂志还将雅臣小学设为选稿基地。

三、营造全员读书氛围,创设阅读空间

强调阅读环境的全方位覆盖,实现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时时处处可阅读的“全时空”阅读,涵盖多个学科,涉及儿童成长的多个领域[2]。为引领全校全时段全员“全息阅读”,让每一位师生都成为真正的“读者”,雅臣小学特别建立了图书馆、师生阅览室等专属阅读空间,让校园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角落都有书籍的影子。

(一)进行环境改造

学校图书馆在整体建设过程中,重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营造。通过对走廊、转角处等区域的空间打造,创建主题学习场景、高频互动场景等。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真实体验,让阅读融合多种元素在校园里自然地发生,为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场景化阅读。

(二)组织线上伴读

全息阅读氛围的营造,既丰富了雅臣学子的生活,又无声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校通过录制音频开展线上伴读活动,先后在校园微信公众号开创了以课文朗读为主的“雅臣朗读者”栏目、以名著阅读为主的“雅臣讲书人”栏目、以课外多题材内容为主的“雅臣童诵”栏目等。采用师生讲读、生生讲读、亲子共讲等形式,每天早、午定时播放。截止目前,已推送300余期,真正让伴读从线下走到线上,从教室走向家庭。

四、拓展沟通交流方式,搭建展示平台

读完书如何将书中的内容化为己用,变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如何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读书生态,以周围阅读环境感染学生?如何看见榜样的力量,让一朵又一朵书香少年之花绽放?带着这些思考,雅臣小学在摸索中建立了四级阅读交流平台。

(一)班级交流平台

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图书角,由师生共同参与取名、建设、环创等环节,每月教师带领学生将精心挑选的课内外书籍放入图书角,各班级学生将已读完的图书与图书角书籍进行交换,实现班级图书的流动。学校定期举办阅读作品上墙、阅读课的写绘作品、阅读单作品展览等活动,让班级的墙壁会“讲话”,让教室会“生长”。

(二)年级交流平台

学校在各年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结合学校文化和班级学生特点建造各具特色的图书漂流站,在各个班级选拔漂流推广人。学生选书、放漂、分享心得、读书“采蜜”,从发现书到欣赏书,真正让图书“漂”起来,让学生“阅”成长。

(三)校级交流平台

学校秉持“带领学生去正视差异,通过教育去科学引导,给每个学生绽放自己光芒的机会”的理念,举办各类读书活动。每位学生的作品都会在公共区域展示,最后汇聚成属于学生自己的作品展。

(四)家校交流平台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学校倡议家长和学生共同行动起来,布置家庭阅读区域,打造家庭书房。学校定期推送分阶推荐书目,分享书目挑选量标,开展亲子阅读展示以及“晒书房———最美家庭书房”系列活动。2023年10月,黑龙江省“童阅书香”家庭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在雅臣小学成功举办。

建校10年来,雅臣小学致力于打造一座有温度、有故事、有品质的书香校园。学校坚持以各类活动串联不同的阅读任务群,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参与度和积极性;以情境化任务高质量推进阅读教学;更加关注在过程中促进家校联动。以个人评价、班级评价、家庭评价为三大抓手,对学生阅读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及时评价,为自主阅读、活动及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从开启“书香个人”活动,到“书香班级”评选,再深入“书香家庭”评选,阅读已经成为师生、生生、亲子互相推动、互相欣赏的一场愉悦旅行。

参考文献:

[1] 徐燕娟.儿童全息阅读内涵解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1(Z4).

[2] 王萍.基于儿童立场的“全息阅读”课程建构研究[J].現代教育,2021(5).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书香校园建设策略
经典开启幸福,书香润泽人生
小学班主任要如何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对拓展农村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功能的探索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浅谈书香校园的创建途径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书节活动实践与思考
创建读书会 营造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