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2024-05-03 16:47戴姝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低段

戴姝

摘要: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挖掘单元思辨性学习主题,探索小学低年级“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法,设计“友情调解员、行为分析员、权力评判员、假如我是你、我会更懂你”五大子任务,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思辨意识,发展学生思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作为六大学习任务群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意识与能力,以此来实现国民性改造以及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1]。然而,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往往是由兴趣驱使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真正融入到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中,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思辨思维,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就需要充分考虑低段学生阅读兴趣导向的特点,设计实用与趣味兼备的学习任务。

一、“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一)“四维”目标设计

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一两个理由。根据案例学校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我们进行四个维度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目标设计(见图1)。

(二)“思辨”元素整理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由《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三篇课文构成。三篇课文都是富有哲学性的寓言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根据新课标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要求,对这三篇课文的思辨元素进行了挖掘(见图2)。

思辨元素挖掘与整理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主题和道德情感倾向,以便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

(三)“任务群”的建构

根据单元的特点、材料以及要素等内容,我们设计了“友情、帮助与权力”的单元学习主题,并创设了“友情调解员”“行为分析员”“权力评判员”“假如我是你”“我会更懂你”五个子任务,每个任务主题下面都构建了具体的任务活动(见表1)。

这些具体的任务中,都包含了“讨论”和“表达”两大板块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辩证,在辩证中反思,在反思中發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思维。

二、“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

(一)任务1:“友情调解员”———《纸船和风筝》

1.小组讨论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依此,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在不同智能领域有突出的优势和优异的表现。

小组分配完成以后,教师布置了具体的学习任务:阅读《纸船和风筝》后,讨论友情如何通过物品(纸船和风筝)建立和维护。

带着问题,教师带领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主线和副线,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情感走向。在阅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重要细节,如人物的性格特点,环境的描绘,情感的变化等。

思辨性阅读结束以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友情建设和维护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如:“你认为文章中的松鼠和小熊为何会选择纸船和风筝作为友情的象征?”“他们的友情在经历争吵后,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而后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深入理解友情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2.创作分享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课文整体阅读结束以后,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创作一个纸船或风筝,在上面写下自己对友情的理解[3]。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如彩色的纸张,炫彩的线条,五彩斑斓的颜料等。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既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又可以将自己对友情的理解融入到作品中。

有的学生选择了纸船,他们把纸船看作友情的载体,正如文章中的松鼠和小熊一样,即使遇到风雨,也要坚持向前。有的学生选择了风筝,他们把风筝看作友情的象征,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像风筝一样,高高飞翔(见图3)。

在完成作品后,学生们进行了分享活动。他们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时也分享了自己对友情的理解。这个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小学低段学生喜闻乐道的一种教学方法[4]。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如何在争吵后修复友情,教师组织了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模拟书中松鼠和小熊的争吵。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站在故事人物的角度,体验他们的情感变化,也需要思考如何处理这样的冲突。教师为每个角色设计了详细的背景,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处理冲突的策略,如沟通,理解,宽恕等。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友情的意义,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体会到了友情的价值。

(二)任务2:“行为分析员”———《风娃娃》

1.场景设计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助人为害”是一个与他们认知相悖的概念,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不顾他人感受的“帮助”所带来的后果,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创设风娃娃帮助别人的具体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帮助”所带来的危害。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包括画笔、贴纸、颜料等。学生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对风娃娃行为的理解融入到具体场景中。

在完成场景设计后,学生需要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讨论风娃娃在这个场景中帮助他人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个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创作和讨论,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复杂性。

2.提问讨论

场景设计的任务完成以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帮助他人时,应该如何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供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同时,教师也要求学生尊重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让学生通过讨论,理解到在帮助他人时,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意愿,还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三)任务3:“权力评判员”———《狐假虎威》

低年级小学生的社会认知比较浅显,对“权力”的概念认知往往比较模糊。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权力是什么,权力具有什么样的力量和影响,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亲身体会。教师选取了《狐假虎威》的故事情境,由教师扮演老虎,学生扮演狐狸。通过故事情境的展现,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权力在握时的威力以及一旦滥用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设计了几个关键问题,如“老虎的权力是什么?”“狐狸是如何利用老虎的权力吓跑百兽的?”以及“如果老虎知道了真相会有什么反应?”等。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权力的本质以及权力滥用的后果。在角色扮演和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权力现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权力的概念和滥用权力的危害。同时,也教育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滥用权力。

(四)任务4:“假如我是你”———单元比较阅读

在单元视域下,单篇课文与单元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5]。单元是承载课文的重要载体,而课文则是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单篇课文结束之后,教师应围绕单元主题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探究单元内不同课文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在第八单元学习结束以后,学生对单篇课文的内涵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并讨论三篇课文的异同,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辨阅读与表达能力。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要求学生依据三篇课文的主题———友情、帮助和权力的使用,绘制一个思维导图(见图4)。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可以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思考,清晰地展示出三个主题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非常重要。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图形、颜色、线条等元素,将抽象的概念和观点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同时,学生还需要将这些元素有逻辑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

思维导图绘制完成以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其他同学,并说明三个主题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大有裨益。而接受其他学生的反馈与建议也是一种批判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思辨思维作用极大。

(五)任务5:“我会更懂你”———单元拓展练习

1.分享讨论

在短文写作完成后,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短文分享给全班同学,并讨论个人经历与课文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的分享,尊重他人的观点,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听说理解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非常有帮助。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有逻辑地表述出来,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思考总结

在分享讨论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思考、总结、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思辨性思维,深入分析和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联系文本,从而对友情、帮助和权力使用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你对友情、帮助和权力使用有什么新的理解?你的这些理解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和态度?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能够深化对主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性阅读和表达能力。

总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挖掘单元思辨性学习主题,重组单元学习内容,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思辨性的语文学习活动,能为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凌雪.聚焦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教师,2023(10).

[2] 黄远虹.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低年段思辨性阅读初探[J].教育界,2023(27).

[3] 王加桂.“做中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3(22).

[4] 李冬丽.小学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创设方法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3).

[5]李常全.小学语文阅读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8).

见习编辑/杨馥毓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学习任务群低段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的优化策略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