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地区大棚青椒越冬栽培常见气象灾害及防范

2024-05-06 08:45沈春林苏生平
长江蔬菜 2024年6期
关键词:压膜棚膜沿海地区

沈春林,苏生平

(1.东台市梁垛镇农业农村局,江苏盐城,224214;2.东台市西瓜产销协会)

江苏省东台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瓜菜生产区域之一, 常年种植瓜果蔬菜6 万hm2以上,其中青椒种植面积近20 万亩次,涌现了年种植面积达333.33 hm2的专业村如南沈灶贾坝等,和果蔬椒香等一批绿色食品品牌。 其主要种植模式有越冬春提早栽培、晚春栽培和越夏连秋栽培,其中越冬春提早栽培每667 m2效益一般在5 000 元以上,高产田块可超过20 000 元。 但由于苏北沿海地区受季风和海洋气候影响,大棚青椒越冬栽培难度较大,一般10 月播种,12 月移栽定植,翌年3 月开始采收,7 月底结束,需品种设施农艺多方配套。

1 苏北沿海地区大棚青椒越冬栽培常见气候灾害及特点

江苏北部沿海地区, 受季风和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多低温寒潮天气,并经常伴有大风和雨雪。在越冬青椒生产季节,其主要气象灾害及特点如下。

1.1 低温连阴雨

室外温度长时间保持在0℃左右, 光照强度不足2 000 lx,且伴有5~7 d,甚至7 d 以上连续阴雨。其对青椒主要伤害是有效积温少,光照时间和强度不够,影响根系生长和花芽分化,表现叶片显黄,根系须根发黑,易感染灰霉病等病害。

1.2 大风寒潮

属偶发性气象灾害,平均发生3~5 次,风力在8 级以上, 有时伴大幅降温甚至暴雪。 其对大棚青椒生产的为害主要表现在将大棚吹倒, 棚膜撕裂,对青椒枝叶形成直接破损、冻伤和闪苗,有的甚至将青椒连根拔出,并造成青椒僵果和落花落果。

1.3 雨雪侵害

偶发性气象灾害, 其中因雨后造成渍害居多。主要表现为积雪未能及时清除,造成棚膜负重过大压垮大棚,造成冻伤;冬春相交受对流天气影响,经常出现大中型过程性降雨,因沟系配套性差,造成积水浸渍椒根甚至漫过畦面,或棚内因雨后未及时散湿造成青椒渍害,甚至因湿度过大病害流行。

2 苏北沿海地区大棚青椒越冬栽培应对气象灾害主要措施

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以前,苏北沿海地区是不种植越冬青椒的,主要是设施栽培刚起步,且蔬菜主要集中区仅仅在县城附近。 面积小,生产布局相对简单,茄果类等蔬菜主要在晚春生产。 全国分田到户后,农民有了部分种植自主权,但技术上存在障碍,无法开展越冬栽培。薄膜覆盖技术流行后,开始出现大棚早春栽培,但越冬栽培仍很少见,直至20 世纪90 年代中叶开始探索大棚多层覆盖, 并在青椒栽培上取得成功。 总结多年生产实践,其应对气候灾害主要措施如下。

2.1 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多层覆盖设施抗灾能力

针对原有模式棚架抗压强度不够, 防风能力差, 一是在大棚选址上尽量选择有风障的地块,或在迎风方向用竹篱笆设立挡风墙; 二是选用强度相对较高的不锈钢管(6 m 宽大棚用直径25 mm,管壁厚2 mm 以上热镀锌不锈钢管)作大棚支架,并遵守国家和省有关钢架大棚建造标准搭建大棚, 确保横向钢管间距不大于1 m,棚头撑杆不少于4 根,纵向拉杆最好用专用套筒连接, 两侧应加上压膜槽和网上压膜绳,有条件的应埋下地桩,将压膜绳系在地桩上以增强抗风能力; 三是选用强度高透光性好高温无滴消雾膜(10 mm 厚PO 膜),同时注意检测是否有漏眼破洞,防止风从洞眼入导致大棚整体倒塌;四要尽量改长棚为长度50 m 左右短棚,防止一坏俱损。

2.2 积极实施抗灾应变早准备

一是注意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确保气象信息灵通;二是准备抗灾物资,主要有可以加强的撑杆,预备补救的薄膜和替换折断的钢管,清沟理墒的铁锹,抢排积水的水泵,加强大棚的压膜绳,补膜洞眼的胶水及补栽的菜苗; 三是积极查看设施状况,尤其是气象灾害正在发生时, 要早进入大棚调查情况,确保灾情早发现早解决。

2.3 坚持科学抗灾防灾

对于长期低温连阴雨天气, 主要是结合在棚内安装温湿计(或自动测温仪) 掌握棚内温度湿度状况,对温度可能走低(温度降到13℃以下)的可采取增加覆盖层次,或浮面覆盖无纺布、遮阳网或作物秸秆以增加保温能力;对可能出现的长期寡照,有条件的可在棚内拱棚加装节能白炽灯(功率在15 W 以上,每667 m2装8~10 只),也可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揭开内层覆盖薄膜,或在棚上喷洒药剂(每1 m2棚膜用细大豆粉7.5~10.0 g,越细越好,对水150 g,浸泡2 h,用细纱布滤去渣,然后装入喷雾器内,对棚膜均匀喷雾。可使大棚薄膜上的水滴迅速滑落下来,并可保持棚膜15~20 d 不再结水滴) 实施除滴消雾以增加透光率。

对于突发暴雪暴雨时,首先是解决积雪或田间积水,消除因暴雪压垮大棚,或暴雨造成内涝倒棚的风险, 对于少数已发生跨倒大棚应尽早实施补救,同时对受灾发生冻伤的青椒苗采取叶面喷水喷肥,促进其恢复生长。

对于大风寒潮,主要着眼于防风防冻,一是加固大棚,消除漏风隐患;二是尽量安装风障,减少大风寒潮正面侵扰;三是在田间点燃(16:00 左右,每667 m2点3~5 堆,间距20~30 m,注意离棚膜适当距离,防止暗火烧膜)作物秸秆形成烟幕消除重霜和减轻冻害。

2.4 选用耐低温耐弱光青椒品种种植

经过多年探索和生产实践,目前在东台地区已经普及推广了在低温弱光条件下正常生长和坐果的青椒品种, 主要有豫艺墨秀、 大果168、 洛四-98A、苏椒五号、镇研838、汤老师3 号、经典大椒、欧丽214、苏椒958 等。

2.5 普及膜下水肥一体化

鉴于大棚多层覆盖, 棚内传统施肥劳动强度大,在选用优质高效基肥基础上采用膜下滴灌是节工节本增产增收最好办法之一,具体措施是每667 m2用豆磷脂生物菌肥5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50 kg+硼肥1 kg 作基肥;用96%金都尔(精异丙甲草胺)乳油40~50 mL 对水40 kg 喷雾,人工化除后安装滴灌系统, 平均每2 行青椒合一路滴灌支管,一般6 m 宽大棚用四路滴灌管,注意出水眼向上。 管上覆盖地膜,要求棚内地膜全覆盖,不留土面,以防止膜下水分从土面蒸发出来,增加大棚内湿度,进而增加病害发生风险。 滴灌追肥应在坐果后实施,一般每采收1 次,随水追肥1 次,每次每667 m2可用20%氮磷钾水溶肥(20-20-20)3~5 kg,滴水掌握在3~5 m3,旱时多滴,湿度大时少滴。

2.6 加强对青椒栽培管理

一是注意防病治虫;二是整枝打杈,摘除黄叶;三是防控旺长和倒伏;四是勤采摘收获;五是注意食品安全,防止农残超标。

猜你喜欢
压膜棚膜沿海地区
2018年广西北海沿海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不同棚膜覆盖对大白菜农艺性状及棚内环境的影响
透明硅橡胶结合压膜双层转移托盘间接粘接托槽技术的效果评估
一种便于调节切割位置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用压膜装置
威海沿海地区雾的气候特征及相关影响因子分析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误区:非沿海地区人人需要补碘
沿海地区主要指标(2013年)
改良式透明压膜保持器临床疗效分析
浅谈PCB贴膜不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