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众导向引领基层党媒转型探索
——以深圳宝安日报为例

2024-05-06 16:54何一航
中国地市报人 2024年2期
关键词:宝安日报受众

何一航

受众是新闻依存的市场,新闻是受众的客观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作为一家基层党媒,广东深圳宝安日报牢牢把握“党媒姓党”根本定位,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紧紧围绕受众需求,在选题策划、内容生产、全媒体传播等方面推陈出新,推出了一批有一定分量和影响力的优质新闻产品,将“我们最近,当然更亲”办报宗旨落到了实处,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近三年来在宝安、龙华、光明等三个区日均发行7.3万份,摘得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十大地市区域报、传媒中国头部区域报综合影响力10强和全国区县(市)新媒体影响力10强。

贴近受众——记者守牢“责任田”,随时发起“大会战”

作为宝安、龙华、光明三区的区委机关报,宝安日报的主流受众是三区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及对党和政府发展政策、方针、决策等比较关注的企业家、知识分子等。

贴近受众,掌握需求。宝安日报将采编力量“化整为零”,全区各个单位、部门、大型企业均有跑线记者贴近服务、密切跟踪。在涉及全区层面的重大新闻线索方面,宝安日报宝安新闻中心特设“政务小组”,4名记者常驻宝安区委区政府大院办公,深度参与区里各项工作,对于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工作安排,提前掌握、预先策划、迅速安排,实现了重大新闻生产有的放矢,得到广泛好评。每逢党和国家盛事盛会、省市区重要会议,必精心策划,推出重磅报道。为迎接建党百年,宝安日报于2021年7月1日推出《宝安风华》《蝶变光明》《奋斗之城》三大特辑316版,为当天全国版面最多的报纸。

紧扣需求,全员策划。宝安日报鼓励记者打破职务限制,以活动制、战役制组建攻坚团、项目组实施重大活动报道。该团组由牵头人担任临时召集人,报社内所有采编力量根据需要“应召而来”,按照召集人安排开展工作,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指挥战斗。以2023年6月8日举行的“品味基围 精彩福海”——2023深圳宝安基围美食文化节暨非遗文化展演活动为例。该活动由福海街道办主办、宝安日报社承办。当时项目执行小组临时召集人为宝安日报社宝安新闻中心福海街道跑线记者,分管宝安新闻中心的副总编辑以及宝安新闻中心主任、副主任均作为普通组员入列,既参与策划,也分头负责现场布置、特稿撰写、物料制作等工作,真正实现“集中力量打硬仗”。该活动后续不仅环节设计韵味十足、现场布置高端大气,还生产了浏览量10万+的新媒体产品《深圳渔业简史》,成为当年文博会的一抹亮色。

服务受众——一线采访“有战必来”,新闻服务“有求必应”

认可源自服务。宝安日报将“受众服务意识”写入工作规章,要求记者以优质服务保持与受众群体的密切黏性,确保第一时间获取新闻线索、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被读者评价为“无时不在、无事不在”。

一线采访,有战必来。在宝安日报,绝大部分的新闻采访线索并非来自宣传部或者街道、部门负责宣传的同志,而是由当事人或社区干部、网格员直接联系上记者。许多采访线索的报题报备,往往是记者在采访路上电话报告给值班主任。无论题材大小、现场环境如何,宝安日报记者只要接到线索,首先是动起来、跑起来,赶至现场收集一手素材,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报道。比如2020年1月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之时,宝安日报记者除了与其他新闻同仁一样,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还以新闻观察员的身份深入集中医学观察点、核酸检测试验室,为疫情防控收集了大量宝贵的一手素材。与此同时,宝安日报作为社区报,深度聚焦城市烟火气,全力打造反映百姓诉求和基层声音的平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平台,品牌栏目“市民热线”已开办12年,每周三上午由各街道、各部门轮流开展专题接听,市民来电络绎不绝。市民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在档,并联动有关单位一并解决,做到事事有回应、问题能解决。

新闻服务,有求必应。宝安日报要求记者从新闻事件事后生产的“后端”,进入事件进行的前端,做到“有求必应”。比如,在战线有关重点事件的筹划、安排阶段,就介入活动策划、材料起草等环节的工作,既担纲战线单位的“智囊”,又全程参与新闻原始素材生产。在很多单位的活动中,往往是事件筹划告一段落,宝安日报的新闻通稿也准备完毕。有读者评价,宝安日报不是普通媒体,而是“宝安通讯社”,与主要受众之间的关系,从传播者与被传播者转为并肩作战的工作伙伴。这份“实时、泛在”的主动与活跃,正是宝安日报记者强烈“受众服务意识”的体现。

拓展受众——顺应需求“范式创新”,新闻生产“延伸边界”

新闻宣传,不限于纸。

顺应需求,融媒转型。宝安日报专设摄影视频部,所有大型活动、重要报道均派出视频记者摄影摄像,还跨界进入专题片、创意短片拍摄领域,《推窗,遇见山海》获深圳市2022“山海连城”主题宣传片挑战赛一等奖;《静说分类》垃圾分类系列科普教育创意短片全网观看、转发、点赞数累计破千万;2023年11月1日深圳企业家日当天推出创意短片《致敬宝商》,单日点赞、转发、浏览量破10万,成功刷屏深圳企业家微信“朋友圈”;宝安日报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紧跟热点、每日更新,粉丝总量近10万。先后以“8连版手绘画卷+系列短视频+深度报道”的方式推出《潮起宝安湾》《激荡前海潮》《宝安产业画卷》等融合创新产品,获评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创新项目。2022年春节期间,宝安日报社策划实施了“在宝安过年旺得虎”抖音短视频挑战赛,短短两周时间征集到7000多个视频作品,抖音平台话题播放量达到1.2亿次,今日头条话题阅读量达到1.6亿次,成为现象级传播产品,入选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第二届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创新案例。

顺应需求,移动转身。宝安日报将受众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不仅开设“两微一端”账号,承运了滨海宝安、宝安教育、宝安先锋等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矩阵日益壮大,还主动触网“自媒体平台”,开设宝安日报头条号,重要稿件、视频全部上传今日头条,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手机”,被更多人看见。与此同时,宝安日报还同步开设了人民号、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的账号,重磅稿件第一时间上传播发,让“宝安故事”经由网络传遍全国,不断提升基层党媒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结语:

作为深耕深圳大宝安地区30年的权威党媒,宝安日报的实践证明,在媒体形态多元化的背景下,以受众导向引领基层党媒融媒体突围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受众导向应当是基层党媒融媒体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受众、了解受众,以他们喜闻乐见的体裁、形式生产受众需要的内容,传播有热度的信息,让受众易接受、能理解、有共鸣、愿传播,党媒所肩负的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的正向效应才能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宝安日报受众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第十五届文博会举行颁奖大会,宝安收获满满 尽情展示魅力 喜获六座奖杯
宝安艺术家赴汉中取经
朗诵名家宝安“献声”掀热潮
饶凯玉 宝安刻纸画艺术第一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灵感日报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